摘要:康熙五十一年“斃鷹事件”後,八爺黨遭到康熙皇帝的打擊和清洗,除了阿靈阿等少數人還在暗中支持他外,留給外人的多以“尚得人心”而論,但就這一點而言,八阿哥的政治能量依然存在。自“斃鷹事件”之後,一廢太子的那個公推結果被康熙皇帝一手推翻,八爺黨的重要成員之一老九胤禟,和老十四關係逐步走近。

老十四胤禵曾是八爺黨堅定的支持者。康熙五十一年“斃鷹事件”後,八爺黨遭到康熙皇帝的打擊和清洗,除了阿靈阿等少數人還在暗中支持他外,留給外人的多以“尚得人心”而論,但就這一點而言,八阿哥的政治能量依然存在。

八阿哥胤禩受挫之時,老十四胤禵自己開始活躍起來,積極謀求儲位。康熙五十七年以前,胤禵曾結交理學大學士李光地,翰林院編修陳萬策等人,“待以高坐,呼以先生”。胤禵之所以這麼做,是博取士人和官僚的好感,爲自己樹立好的聲譽,以取得康熙皇帝的器重。

此時的老十四胤禵,其爵位還只是一個貝子,貝子上面還有貝勒、郡王和親王,所以,胤禵要想上位,還必須在爵位上有更高的擢升。當然,這一切,都取決於康熙皇帝的安排。而此前一段時間內,老十四胤禵雖然支持八爺黨,但是在八爺黨集團內部,他並非最爲活躍的人物。

爲什麼說老十四胤禵是比八爺胤禩更陰險的奪嫡皇子?

自“斃鷹事件”之後,一廢太子的那個公推結果被康熙皇帝一手推翻,八爺黨的重要成員之一老九胤禟,和老十四關係逐步走近。這體現在老十四胤禵於康熙五十七年被任命爲大將軍王第一次出征時的情景。

老十四胤禵對老九胤禟說:“皇父年高,好好歹歹,你須時常給我信兒。”“但有欠好,就早早帶信給我。”(《文獻叢編》第一輯)胤禵的目的並非真的關心自己父親康熙的建康和性命,而是希望把握時機,相機而動,爲謀求儲位能夠發揮主動性。

胤禵在出發前,胤禟也每天到他家商議,希望胤禵早點征戰成功,好回來當太子。胤禟稱老十四胤禵“才德雙全,我兄弟內皆不如,將來必大貴。”並當胤禵面說“早成大功,得立爲皇太子。”(《文獻叢編》第一輯)

老十四胤禵在西北平叛,康熙皇帝給予他的的確是最高的禮遇。從貝子封爲“大將軍王”,雖然沒有名號,貌似“假王”,但是既已爲王,自然在政治上又多了一份能量。

康熙六十年,老十四胤禵平叛後回京述職,老三胤祉和老四胤禛已爲親王,康熙皇帝派二人往京郊親自迎接胤禵,可見老十四胤禵當時的聲譽和呼聲有多高。

爲什麼說老十四胤禵是比八爺胤禩更陰險的奪嫡皇子?

現在看來,康熙任命老十四爲大將軍王,到西北平叛,可能的目的有二,一是對老十四進行培養,希望他能在新皇帝繼位後幫助新帝。這是滿清皇室的優秀傳統,讓皇子參與政務,磨練能力,既爲挑選繼承人,也爲他日新帝尋找助手;二是八阿哥胤禩被打擊後,九子奪嫡唯老四胤禛左右逢源,但是老九胤禟等人還在爲八爺黨活動,爲了保護胤禛,轉移朝野的目標,康熙皇帝將老十四推出來,成爲九子奪嫡的標靶。

但是康熙六十年,胤禵回京述職之後,隨即又派他回到西藏駐守,如果他是康熙默定的儲君,爲什麼在此關鍵的時刻又將他打發走了呢?

以上就是歷史上老十四胤禵謀求儲位的基本情況。無所謂陰險,因爲在滿清政治體系之下,皇子們參與政治是優秀傳統,只要不威脅到皇權,你爭我奪顯然是被允許的,就看誰的手段更高明,若以此論,老四胤禛纔是最爲陰險者。

如果我們從電視劇《雍正王朝》來看,老十四的確很陰險,甚至超過老八胤禩,我們來舉例說明。

第一件事:一廢太子當晚,胤禵僞造太子手諭,調兵圍困八大山莊。可以想知,胤禵早就僞造了這份手諭,就等時機了,但是他自己沒有出手,卻去找老八胤禩,讓老八胤禩拿出去,這明顯是要坑害老八啊,被老八胤禩識破拒絕了。不知道胤禵是怎麼七轉八彎到老大胤褆手裏了,着實也將老大害得最後“永遠圈禁”。

爲什麼說老十四胤禵是比八爺胤禩更陰險的奪嫡皇子?

第二件事:在西北又僞造信件,策反八爺黨重要成員鄂倫岱,收買鄂倫岱。康熙六十大壽的時候,胤禵讓鄂倫岱帶回去一塊天石賀壽,可是卻讓鄂倫岱故意將天石留在八爺府,讓八爺胤禩以死鷹偷樑換柱,嫁禍老八胤禩。胤禩希望以此亂局,結果失敗,康熙沒有追查。可見,老十四胤禵又玩弄了老八。

第三件事:雍正即位之後,老八允禩到景陵找老十四允禵,希望他入夥再幹,老十四給老八允禩甩了一句“你們落下風的時候,我不會袖手旁觀。”結果是老八發動兵諫的時候,連他的影兒都沒看見,又擺了允禩一道。

從這三件事可以看出,無論怎麼講,老十四胤禵都隱藏着比老八更險惡的用心,他貌似是八爺黨的一員,其實時時在利用八爺黨,給八爺黨挖坑,他不過是想借老八的勢力爲己所用而已,說他陰險確實不爲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