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上所述,除了皇太子胤礽狗急跳牆希望利用《百官行述》來要挾百官,老四胤禛、老八胤禩和其他皇子都不敢用來要挾百官的,他們爭奪《百官行述》的目的是獲得主動權和優先處理權,來博取康熙皇帝的好感,爭取百官之心。換句話說,即使老八胤禩拿到《百官行述》,他也會毀了它,而不是拿來利用它要挾百官,《百官行述》在皇子們手裏的作用不是利用“小辮子”或“把柄”治理百官,而是用來博取奪嫡的條件,這是很多人誤會的地方。

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很多所謂武林人士都喜歡用“毒藥”來控制別人,讓別人死心塌地爲自己服務,服務得好,就按期給解藥,要是反叛或有其他想法,就不給解藥,毒死你。這些武林組織就是靠這種手段達到管理的目的。

在《雍正王朝》裏,任伯安的《百官行述》就是餵給朝野百官的毒藥,拿下了他們的“小辮子”,你要是不順從,就給你斷送了前程,就有入獄殺頭的危險。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才成爲人人爭奪的對象,尤其是參與奪嫡的皇子們。

《雍正王朝》:火燒《百官行述》,“優先處置權”比利用更高明

拿人“小辮子”,拿人“把柄”,通過這種方式來控制百官終究不是君子所爲,也不是皇帝權術之道。中國幾千年的皇權思想,從獨尊儒術開始,到宋代程朱理學,相互借鑑雜糅的統治思想裏,“行王道”還是佔據主要方面,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還是理學,從不主張哪朝哪代靠拿人“把柄小辮子”來治理國家的。

所以,《百官行述》的存在就是一味“毒藥”,它可以亂人心性,靠這種辦法來治理國家和朝政,不會帶來安定與和平,人人處於信任瓦解的邊緣,最終只會以“亂”結束。

如果大家還看過《康熙王朝》,李光地建議康熙皇帝開啓“風聞言事”的事一定還記得。結果呢,“哪個背後不參人,哪個名下不被人蔘”的局面產生,滿大清除了皇帝和太皇太后沒人敢參,其他的人無不被人蔘,皇帝怎麼辦?難道個個都給法辦了?那還有誰給朝廷辦事,誰還敢給朝廷辦事。

《雍正王朝》:火燒《百官行述》,“優先處置權”比利用更高明

萬事不可能做的十全十美,法理,人情,在中國古代絕對是繞不過去的兩大因素,有的是因爲難以潔身自好,有的可能是身不由己,還有的可能是連帶關係,其中的道理和情況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明白的。

《百官行述》跟“風聞言事”的效果也差不多,最終只會攪得朝廷人人自危,亂局叢生。胤禛作爲一個有作爲的皇子,當然能夠意識到這樣的危險。鄔思道有一個觀點是貫徹始終的,那就是亂局對於八爺黨有利,穩定則有利於四爺黨,這是金科玉律。

回到《雍正王朝》,四爺胤禛燒燬《百官行述》,難道真的僅僅是因爲《百官行述》是一味毒藥就必須毀滅?難道皇子們真的是都想利用《百官行述》來要挾百官,爲己所用?胤禛這麼做,可能出乎你的想象。

《雍正王朝》:火燒《百官行述》,“優先處置權”比利用更高明

一是博取在康熙心中的好印象。很多人以爲,皇子們誰得到《百官行述》,就真的能夠拿來要挾百官,尤其是皇太子胤礽。這麼分析是將康熙皇帝這個大BOSS當做蠢豬一樣的存在了。試問,《百官行述》就算放到八爺胤禩手裏,他敢拿來要挾百官嗎?皇太子胤礽就算得到《百官行述》,他又敢據爲己有,肆意作爲要挾百官的工具?非也。皇帝的兒子們都是人精兒,要是《百官行述》真的能夠拿來肆意妄爲,那就太低估他們的智商了。

刑部冤獄案,老八胤禩誘審肖國興,儘管是騙審,他也不敢保留,即刻送呈康熙皇帝定奪。雖然是戳太子的屁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做法無懈可擊,康熙也不得不加封於他。《百官行述》帶來的後果和影響比刑部冤獄案要強大多了,這些奪嫡的皇子們就算拿到《百官行述》,誰敢不呈報康熙皇帝而據爲己有?要知道,誰據爲己有,一旦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雍正王朝》:火燒《百官行述》,“優先處置權”比利用更高明

所以,老四胤禛首先拿到《百官行述》,他沒有呈報康熙皇帝,這也是康熙皇帝當時很惱火的地方,但是聽說他一把火燒了的時候,即刻就認可了胤禛的作法,如此,在康熙皇帝心中留下了好印象。

換句話說,即使老八胤禩拿到《百官行述》,他也會毀了它,而不是拿來利用它要挾百官,《百官行述》在皇子們手裏的作用不是利用“小辮子”或“把柄”治理百官,而是用來博取奪嫡的條件,這是很多人誤會的地方。可能除了皇太子胤礽有拿《百官行述》要挾百官的意思(狗急跳牆),老八老四老十三老十四恐怕都不敢這樣做。很多人以爲,皇子們爭奪《百官行述》的目的是拿來要挾百官,大錯特錯,他們敢拿來試試看,康熙皇帝難道是喫素的?

《雍正王朝》:火燒《百官行述》,“優先處置權”比利用更高明

二是博取在百官中的好印象。誰都不希望《百官行述》被利用,可以肯定的是,誰都希望《百官行述》被毀掉。並且可以肯定的是,即或是康熙皇帝拿到《百官行述》,最終也是毀掉它。但是對於胤禛來說,這裏面有個“技巧性”問題,即:是呈報康熙皇帝后,由康熙皇帝毀掉還是胤禛主動出擊親自毀掉,這兩種結果和影響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如果是胤禛呈報康熙後,康熙皇帝下令毀掉《百官行述》,那麼恩惠就在於康熙,百官當然是對康熙皇帝感恩戴德。如果是胤禛親自毀掉,那麼恩惠自然就在於老四胤禛。在這樣的情況下,胤禛召集皇子大臣們見證,主動毀掉《百官行述》,博取了百官好印象,那些有“小辮子”和“把柄”的人,心中自然轉而支持老四胤禛,這樣換取的人心比用《百官行述》要挾換取的人心要可貴得多。

《雍正王朝》:火燒《百官行述》,“優先處置權”比利用更高明

當然,胤禛必須要讓皇子大臣見證這一時刻,這樣就顯得他的坦蕩和磊落,皇太子胤礽也無話可說。康熙皇帝也就順便將這個人情送給了胤禛,要不然,肯定得一頓狠批。

三是斷送太子胤礽的算盤。胤礽經歷了一廢太子之後,屬於秋後的螞蚱,他不擇手段索取《百官行述》的目的當然很簡單,就是想利用《百官行述》要挾百官爲己所用。但是胤禛心裏很明白,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會引起朝局動亂,一旦朝局混亂,對自己極其不利。要知道,老四胤禛可是舉薦太子復立的主要成員,康熙皇帝一旦知道太子利用《百官行述》爲禍朝廷,老四胤禛必定首當其衝的受到牽連,如此就十分被動了,讓八爺黨得勢了。所以,老四胤禛要斷了太子胤礽的念想,也是爲了保全自己。

《雍正王朝》:火燒《百官行述》,“優先處置權”比利用更高明

綜上所述,除了皇太子胤礽狗急跳牆希望利用《百官行述》來要挾百官,老四胤禛、老八胤禩和其他皇子都不敢用來要挾百官的,他們爭奪《百官行述》的目的是獲得主動權和優先處理權,來博取康熙皇帝的好感,爭取百官之心。

老四胤禛首先得到《百官行述》並燒燬它,獲得了優先處理權,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認可,也爭取了百官的支持,在奪嫡之路上獲得了更多的主動權。那些被拿了小辮子和把柄的官員誰心裏不對他感恩戴德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