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臨終前對雍正皇帝說:八阿哥處處學朕,處處沒有學像,朕是以寬仁治人,他是以寬仁收買人心。老八胤禩在收買人心這一點上,的確做得十分高明。比如他壓了張廷璐供訴弘時的狀紙,爲了發動逼宮亂政,竟然將張廷璐的狀紙拿出來當着弘時的面燒燬,讓弘時心悅誠服的跟着老八幹,這比直接拿着狀紙要挾要高明很多,看起來也磊落得多。

《雍正王朝》劇照

老八的“收買人心”在雍正繼位後表現也十分突出,諾敏案,科場舞弊案,八爺黨爲收買人心,給雍正皇帝“造污”,他們保諾敏,保張廷璐。孫嘉誠,一個戶部的小官,在雍正皇帝面前公開揭穿新幣的製造發行弊端,讓老八允禩下不來臺,直接戳老八的心窩子,但是孫嘉誠在西北被年羹堯殺害後,老八允禩第一個搶先跪祭孫嘉誠,收買清流人心。

如果還要舉例,那弘時奉命抄老八的家的時候,老八的表現更是將“收買”二字體現得淋漓盡致。弘時越旨將老八的家眷發配到邊遠之地,但是老八卻說“很高興”,然後要弘時殺了弘曆爭奪儲位。弘時不知是計,在奪嫡的路上堅定的走向老八的老路,最後也落得個被親身父親毒殺的結果。

《雍正王朝》劇照

這些所謂的“賢德”收買人心,卻是對大局不利的。比如保諾敏,保張廷璐,看起來可以得諾敏張廷璐之流的人心,但是卻和雍正皇帝徹查番庫虧空以及開恩科取士的政策目的相左,那樣只會導致更多的官員不顧及國家的大政方針粉飾太平,科場舞弊也會將選拔人才的目的變得唯利是圖,這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很明顯是不利的。

《雍正王朝》劇照

在孫嘉誠的靈位前跪祭,不管允禩是不是真心,但是無疑將清流與雍正的關係進一步推向惡化倒是真的。爲什麼允禩以前不去爭取清流,早去晚不去偏偏孫嘉誠死後去?很明顯,這就是手段而非真心。

所以,不管怎麼講,老八允禩的所作所爲正如康熙皇帝所言,他只會毀掉大清的江山。

弘時奉命查抄老八允禩的家時,允禩有一段對弘曆的點評可謂中肯:弘曆處處示人以儒雅寬厚,但該下手的時候卻眉頭也不會皺一下——在山東,殺巡撫,殺藩臺、臬臺,殺了二十多個官員,他連旨都沒有請。科舉朋黨案,他是正經的欽差,卻把個劉墨林推出來得罪科甲官員,自己躲得遠遠的,還能夠不讓他阿瑪起疑心......

《雍正王朝》劇照

從老八的這段評語中,我們可以得出幾個結論:一是弘曆雖然儒雅,但是絕不放縱下屬。這和老八寬仁儒雅,放縱下屬形成鮮明對比。弘曆殺起犯罪的官員來毫不手軟,旨都不請,可是老八允禩對待諾敏和張廷璐是怎樣的呢?二是弘曆在複雜的宮廷鬥爭中十分狡黠。雖然參與處理科甲朋黨案,但是把自己撇的一乾二淨,當然,這與他和雍正唱“紅黑臉”是分不開的。老八允禩卻辦不到,孫嘉誠揭發新幣弊端,直指老八,最後公然還發動兵諫,老八雖然很陰毒,但是他做不到獨善其身,也做不到規避風險。

《雍正王朝》劇照

一個“儒”字,一個“殺”字,一個“躲”字,便將弘曆的像給勾畫出來了,很顯然,這三個字與老八是大相徑庭的。如果要給老八畫像,則是一個“陰”字,一個“買”字。看起來,他們叔侄二人似乎有相同之地,但是實則是不同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