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我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一个普通农家。虽然家境并不富裕,父母却为我和两个妹妹营造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家。父亲心灵手巧,农闲时,经常会给我们制作玩具。勤劳的母亲每天会都把家里、院子里收拾得整洁有序。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却对知识有一种淳朴的渴求,因此对我们的学习抓得很紧。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还第一批加入了少先队。每当学校在村里(供销社门前)宣传栏公布成绩时,总能在榜首找到我的名字,那也是父母最高兴的时候。在他们的培养下,我们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走出了3个大学生。

1982年7月,我考上了平遥中学初中部,是我们村里第一个考上这所省重点中学的小学生,成为村里轰动一时的新闻。从此我离开家,开始了住校生活。从乡村到县城,我眼中的世界大了许多。在学校,图书馆是我经常去的地方,丰富的藏书大大满足了我旺盛的求知欲。

每到周末,无论刮风下雨,我都会骑自行车回家和家人团聚,和他们说一说学校发生的新鲜事,向父母聊一聊自己的学习情况,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忘不了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的那条小路,它见证了六年中每一个周末,一点点汇聚成暖意融融的幸福时光。不但体质得到增强,而且锻炼了我持之以恒的意志。

三年后,我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平遥中学高中部。高一那年,在电视上收看了老山前线战斗英雄的先进事迹,隆隆的炮火,英勇的战士,保家卫国的决心……英雄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扉,令我心海激荡,头一次体会到“祖国”竟然是那么神圣和庄严,可以让人不惜付出生命去捍卫。我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为个人的美好生活,更是为了祖国的强盛、为社会进步多做贡献。同时,也为我日后从军报国埋下了种子。

“学习成绩优异,思想进步也不能放松。要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班主任王志宏老师对我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我触动很大,我向老师借来党章和党史,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在高三那年,我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被学校列为保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人选。

可是我有自己的想法。1987年11月,我报名参加了空军的招飞选拔。当飞行员是我多年的心愿,家乡附近有个飞机场,从童年时起,每当我看到飞机从天上飞过,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驾驶战机在蓝天翱翔。

1988年高考,我以519.5分的成绩被空军飞行学院录取,高于当年山西省本科录取线30多分。我成为村里第一名飞行员,这个消息又一次轰动全村。进入飞行学院,我是同期学员中唯一的一名党员,又担任学员队团支部书记,因而在学习、工作中,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我深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学员,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坚定的政治思想和优秀的综合素质。经过不懈地努力,结业转校时,我被评为“全优学员”,荣立三等功。

记得飞行教员米加生对我说,一名合格的飞行员,最核心的要求是“忠诚”二字,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事业,这是飞行员的根,是立业之本。这些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正是这些教诲,养成了我勇敢、认真的作风,使我练就了过硬的飞行技术,更加坚定了我献身国防的理想和信念。毕业时,我再一次取得“全优”的成绩,成为同期学员中唯一获得空军“优秀飞行学员”奖章的人,直接晋升为正连职飞行员。

到了作战部队,才知道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还必须付出更多。高强度、大负荷的飞行训练,既养成了我勇敢顽强、机动灵活的战斗作风,又培养了我顾全大局、协同配合的团队精神。十年与飞行相伴的日子,我成长为一名蓝天卫士,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飞行任务,安全飞行900小时,成为空军二级飞行员。

我喜欢飞行,热爱探索未知,渴望接受挑战。1998年1月5日,经过层层选拔,我有幸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那年我29岁,是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为祖国出征太空是我的追求和梦想。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就是时刻努力,时刻准备着。

2012年3月,我以优异成绩入选“神九”飞行乘组。这次任务要进行我国载人航天历史上首次空间手控交会对接,由于我国航天员还没有空间操控航天器的经验和直观认知,对航天器在空间的手动控制和运动特性并不完全了解,而且在地面无法做到完全真实模拟。因此,需要航天员全面掌握交会对接理论知识,具备精确操作能力、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反应能力、沉着果断的心理素质,以及手眼脑的高度协调和配合。另外,这次任务在轨飞行13 天,需要航天员有稳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确保在任务期间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任务可谓难度高,风险大。2012年6月15日,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确定神舟九号任务乘组由景海鹏、刘洋和我组成,并由我执行中国首次太空手控交会对接任务。

出征前,当我被问到,“此次手控交会对接,你有几成把握”,我脱口而出“百分之百”。这是对自己的承诺,是对航天人的承诺,更是对祖国的承诺。因为,经过从难从严的刻苦训练,我相信自己有能力百分之百;基于全体航天人严慎细实的工作,一定能百分之百;对任务来讲,成功必须百分之百;为了航天员的荣誉,为了军人的荣誉,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必须百分之百。

14年的跋涉和攀登,1500多次手控交会对接训练,百分之百成功率的保持,我终于迎来了新的目的地--太空。

2012年6月16日18时,伴随着火箭的轰鸣声,在强大的推力下,我终于飞向梦寐以求的太空。6月24日,我们按计划开始手控交会对接试验。此时的我异常冷静,越是充满挑战,越能激发我的决心和斗志,思维也更为敏捷。

100米,50米,30米,10米……我用手柄控制飞船的位置和姿态,瞄准天宫一号的十字靶标,修正,前进,修正……用时不到8分钟,完成对接。

耳机中传来地面指挥大厅的阵阵掌声。指挥通知我,平移偏差1.2 厘米,角度偏差0.6 度。对接精准,太空十环,堪称完美。我们同心协力,不辱使命,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新的跨越。一时间,我热泪盈眶,拉着两位战友的手,共同庆贺,又举起右拳用力挥动,向祖国和人民报捷。那一刻,我只想说,人生因奋斗而精彩,14年的等待是值得,14年的坚守是收获!

6月29日10时,返回舱平安降落在着陆场。当我走出返回舱,脚踏祖国的大地,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迎着草原拂面的清风,闻着青草的芳香时,由衷地说:“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回家的感觉真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2012年9月,我随代表团赴德国,与外国专家和航天员进行交流。我们播放了神舟九号任务的视频短片,当看到手控交会对接成功的情景时,在场的所有人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这是国际航天界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肯定和赞扬,我为祖国的强大和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2014年1月,载人航天空间交会对接工程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大会上,习主席亲自为我们颁奖。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最高褒奖,也是我为祖国航天事业继续奋斗的新起点。虽年逾五十,我依然孜孜以求,不懈奋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更高的工作标准,全力以赴投入到空间站任务中。

回首来时路,砥砺再前行。中国迎来了美好新时代,我们也踏上太空新征程,中国航天员任重道远。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再次出征我们的太空!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编辑 | 牛煜峰

邮箱 | [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