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7日7点10分,“我们的太空”知乎机构号以587416的关注度,超越“中国科普博览”知乎机构号587404的关注度,一跃成为知乎机构号中的【科普第一号】。仅一天后,关注度突破60万。


“太空知乎”科普第一号是怎样炼成的?『钛评』


一度关山,蔚然成“峰”。2019年9月23日,“我们的太空”机构号注册成立,关注度28天破10万,两个月零十天越30万,五个月超60万,在知乎平台上刮起一股“太空雄风”,形成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知乎“太空现象”!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01 底蕴深厚、精准输出、魅力无限

“太空知乎”科普第一号是怎样炼成的?『钛评』

“我们的太空”机构号,自成立那一刻起,原则就是立足太空,科普航天知识,进行科技知识交流,宣传航天报国精神,打造航天科普国家队!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人类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从未消失。航天,永远是最有热度、最具魅力的话题。

从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人物事迹,到航天事件的理论基础、实践依据,再到“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航天精神的大力宣扬,还有国际航天最新动态的跟踪科普,“我们的太空”通过具有强大科技内核文章的支撑,精准细致科技含量的回答,原创新鲜科技信息的 “想法”(动态),感性、理性、幽默性合一的视频等多种形式,一一呈现给知乎知友,干货满满且极具权威性!于是,我们迅速被知乎网这个高知人士云集、年轻人为主体的卧虎藏龙的致知平台所认可、所接纳、所支持。


02 把握机遇、依托专家、不断创新

“太空知乎”科普第一号是怎样炼成的?『钛评』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按照这些指示要求,“太空”知乎团队坚决果断地向知乎平台进发,全力开展科技交流、科学普及。

事实证明我们没有贻误战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我们以“北斗”系列文章问答为先锋,以“火箭”“卫星”新鲜一手资讯为中坚,以“我们的太空”那股精气神为感召,组合冲锋,站稳了阵地。

近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秉承“小平台、大担当、大情怀”,15微联动,用歌曲为前线助威,用文字为前线加油。先后推出歌曲21首,诗歌、散文29篇,海报28幅,将激励和鼓舞传递给知友、呈献给前线的医护战士和普通市民,赢得了尊敬和认可。

我们还第一时间权威报道航天战线的最新战果(例如长五B进场、一箭四星发射成功等),展示航天战线任务抗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精神面貌,交出了一份让“我们的太空”绚烂、让知乎编辑惊奇、让粉丝满意的答卷!

我们的专家队伍在知乎平台上也是现象级的,都是长期从事航天事业,并且现在仍奋战在航天一线的大咖,讲的是真材实料,报道的是真实进展,分析的是真凭实据,让知友们信服。不少知友一有火箭发动机、北斗导航、空间站进展等航天问题,就先到我们这里找找答案,我们已经悄然具备了航天科普国家队的实力和模样!

科普无国界,“我们的太空”在立足国内知友的同时,按照既定方针,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大年初一推出首篇英文版新年献词,接着又推出北斗系统的中英文对照版介绍,引起知友们的极大兴趣,阅读量、回帖量很大,“太空”的知乎正在稳步走向世界!


03 巩固点号、坚持钻研、砥砺前行

“太空知乎”科普第一号是怎样炼成的?『钛评』

要有梦、要创新、要实干!登上了一座山峰,从远期目标来看,仅仅是我们前进中的一个小小的点号,这个点号,凝聚了团队的力量,汇聚了专家的智慧,汲取了大后方(太空大平台)的强力支持!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加班加点,选题、回答、核实、响应、交换、互通!并肩战斗,亲如兄弟!这个点号快乐无比!这个点号闪闪发亮!

几度关山,明朝会更好!后续,我们将继续以平和、扎实、严谨、时效、前瞻、国际、创新的原则策划和运筹,在中国航天的动态更新、国外航天的动态追踪、基础科技知识的普及解答、航天精神的持续宣扬等方面深耕细作、稳步前进,继续保持现有队形不散、方向不变、加油不减,继续保持文章、想法、视频、回答的力度不降、速度不减、强度不变,适时探索推出专家专栏、专业电子书、专题圆桌会议等,努力加强我们的深度、高度和权威性,去争取更大的战果和阵地!

“努力登上山峰,不是为了让世界为我喝彩,而是为了看到更好的整个世界。”努力前行,不断攀登,继续彰显航天科技的魅力,继续让科普发挥更大作用,继续给知友描绘更美好的航天远景!这就是知乎平台上“我们的太空”机构号的感言和愿景!

既然选择了太空,就让我们一起快乐地风雨兼程!前进!!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编辑 | 裴津媛邮箱 | [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