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派普1935年加入德軍SS部隊,一開始憑藉其身高和出衆的長相擔任要員警衛任務。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的普羅霍洛夫卡鋼鐵碰撞中,兩軍數百輛坦克戰車在草原上打成了一鍋粥,派普爲激勵士氣,甚至親自拿地雷和反坦克手榴彈近距離獵殺蘇軍T34坦克。

二戰德國以坦克突擊而著名,以基層部隊戰術靈活而著稱。德軍中誕生了許多年輕的指揮官,而派普無疑是其中受到關注的一位。一方面是因爲其顯赫的戰績和不要命的作戰風格,第二方面卻是因爲他所帶領的部隊的大量戰爭罪行。

派普

派普1935年加入德軍SS部隊,一開始憑藉其身高和出衆的長相擔任要員警衛任務。按道理說如果他繼續走這條路,會有一個相當不錯的前程,但他卻一直申請調動到戰鬥部隊,想到戰場上建立戰功,而不是在後方爲要員們站崗和出席酒會。

德軍裝甲車

1940年,這個年輕軍官終於如願以償,以代理排長的身份加入SS警衛旗隊戰鬥旅,參加入侵法國的戰役。在戰役中,他帶領摩托車隊突襲敵人後方,很是風光了一把。1941年巴巴羅薩戰役後,他以排長的身份參與南俄地區作戰,再次展現大膽的作戰風格,甚至在上級命令沒下達的情況下就主動攻擊,他說,戰機不等人,通訊不便,按部就班打不了勝仗。

到1941年冬天,他已經成爲了偵查營的連長,帶領摩托車隊和裝甲車隊經常打前鋒或者打突襲。1942年底,他升爲SS警衛旗隊裝甲擲彈兵師偵察營營長。偵察營是一個師中最爲精銳的部隊,因爲機械化裝備優先配發該部,德軍步兵中能完全實現機械化(即以裝甲車爲運輸手段,而不是卡車)的部隊,一般一個師中就是偵察營。

德軍虎式坦克

在1943年哈爾科夫反擊中,派普的營再次成爲了SS裝甲軍的先鋒,多次衝破蘇軍戰線,以速度左衝右殺,讓敵人根本摸不到虛實。往往防線沒來得及組織,他就已經衝過去了。在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衝鋒中指揮車總是衝在編隊的前面,甚至親自操縱機槍衝鋒槍作戰。這個營得到了一個外號:噴燈營。一方面是指其戰鬥力強悍,而是指其打仗十分殘忍。根據其手下回憶,派普給部隊下令:不留俘虜……

派普給部下授勳

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的普羅霍洛夫卡鋼鐵碰撞中,兩軍數百輛坦克戰車在草原上打成了一鍋粥,派普爲激勵士氣,甚至親自拿地雷和反坦克手榴彈近距離獵殺蘇軍T34坦克。1944年,該師參與諾曼底戰役。派普成爲SS警衛旗隊裝甲師王牌坦克團的團長——他當時僅27歲。德軍一個裝甲師團只有一個坦克團,相當於他指揮了全師的大部分坦克兵力。在阿登反擊中,以該團爲核心擴充的戰鬥羣成爲德軍SS第6裝甲集團軍突破的先鋒,直插美軍後方。不過在戰役中,派普再次犯下了戰爭罪行,製造了殺害上百名美軍俘虜的馬爾梅迪事件。

阿登反擊中的德軍

德國戰敗後,此人被當做戰犯逮捕和審判。審判認爲,派普的部隊在戰爭中殺害了數千名各國戰俘,第一次判決在1946年判處其死刑。這個判決完全是恰當的,這個戰爭罪犯是罪有應得。但隨着美蘇對峙開始,西方開始大規模寬恕德國戰犯。派普的最終審判被無限期拖延,在被關押10年後的1956年,他被釋放,逃脫了最終審判和懲罰。

不過在其被第一次判處死刑30年、釋放20年後的1976年,他在住所裏卻被不明人士投擲的武器活活燒死。他最終還是爲自己的罪行付出了生命代價,沒能逃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