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劉軍教授已拿到其重組卡介苗的專利,該專利將保護重組卡介苗的核心技術,也就是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改變卡介苗的相關基因中的等位基因點來提高卡介苗的預防功效。從這些數據來看,劉軍實驗室研發的重組卡介苗是該領域唯一的佼佼者,因爲還沒有實驗室達到這樣的效果。

海創派 HiTrends 報道,作者:June&Ray

劉軍教授(左二)帶海創派 HiTrends 參觀 MaRS 孵化器

2019年第三季度,國內知名投資機構高瓴資本除了增持阿里巴巴、拼多多等電商類股票外,在一級市場中還重點佈局了教育與生物醫藥行業。

此外,德勤也在今年發佈的報告中披露,截止2018年底,全球醫藥及生物科技行業通過 IPO 的企業共計74家,募集資金總額達115億美元,兩項數據均創十年來新高。德勤預計,未來新興生物科技公司將在資本市場上嶄露頭角。

公開信息顯示,港交所在2018年4月推出了新上市規則:允許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外界認爲,該舉措不僅爲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融資平臺,同時也將爲生物科技公司背後的投資人提供了在香港資本市場更早期的上市退出渠道。這些改變被視爲港交所20年來最爲重大的改革。

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在2018年刊登的一篇專題文章指出,從2012年到2017年,注入中國生物科技企業的投資資金快速增長,並在2017年與全歐洲生物科技企業獲得的融資基本相當。

生物科技領域的創業公司也是這幾年加拿大創投圈最青睞的創業方向之一。 2017年第三季度該領域風險融資金額達到5.54億加元(約合4.2億美元)。從2017年到2021年,預期該領域的投資將繼續增長,其中獲得大於750萬美元投資的公司比例將從12%增加到43%.

加拿大有發展早期創新型生物科技公司的歷史。據德勤2018年的行業調研顯示,約三分之二的生物科技公司正處於新興發展階段。硅谷銀行發佈的2019年創業展望報告顯示,加拿大未來十年最有前景的領域中,生命科學將僅次於人工智能排在第二位。

位於多倫多市中心黃金地段的 MaRS 大樓是加拿大最知名的科技公司孵化器中心。大樓周邊集中分佈着加拿大最頂尖水平的醫學研究所和醫院,內部現有超過120家研究型實驗室和國際化科技公司入駐。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劉軍的實驗室便在這個雙子樓裏。

劉軍致力於結核病的控制研究超過25年,包括解析結核菌持續感染寄主的分子機制,以及如何設計出更有效的下一代結核疫苗。最近實驗室研發的重組卡介苗,有望成爲取代現有卡介苗的下一代產品。近日,海創派 HiTrends 在 MaRS 孵化器與劉軍進行了對話。

劉軍的實驗室歸屬多倫多大學醫學院分子遺傳學系,而分子遺傳學被認爲是醫學及生命科學衆多分支中的“珠穆朗瑪峯”。在多倫多大學逾100個系中,也只有兩個系得此機會入駐MaRS。

實驗室成員主要爲博士後研究者及在讀博士生,外加一名專業的實驗室技術人員。目前資金來源主要爲加拿大國立衛生研究院(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簡稱 CIHR)提供的科研經費。

作爲附屬於大學的實驗室,團隊平時的主要工作內容和目標是學術研究。對於研發的下一代結核疫苗,因爲其優良的性能,劉軍非常看好其發展潛力與商業價值,且有意與資本合作,在中國將其實現產品化及商業化。

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簡稱BCG)是目前唯一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許可的結核疫苗。從1970年WHO推行擴展免疫項目(Extended Program Immunization)以來,95%的嬰兒得以注射該疫苗。卡介苗是人類歷史上被使用最多的疫苗,累計已有40億人口接種過,目前每年在全世界範圍內使用量約1.2億劑,市場規模巨大。

卡介苗在中國屬於一類疫苗,於2005年被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由政府使用財政專款免費向公衆提供。據北京市2016年的招標書顯示,國產卡介苗每5劑量的招標價爲7.65元,合1.53元每劑。此外,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網站資料顯示,不同製藥公司卡介苗的標價在0.1到0.26美元每針劑。

儘管被廣泛使用,卡介苗的平均保護效果只有40-50%, 也就是說,只有接近一半接種過的人可以避免被結核細菌感染。另外一個問題是,卡介苗一般在12-15歲的青少年身上便開始失去其保護作用。因而,學界對於新型卡介苗的探索從未停止。

劉軍對於新型結核疫苗的研究是從十幾年前的基因測序開始。隨着基因測序技術逐年來不斷完善,劉教授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實驗室發現並證實了造成卡介苗有效性的基因基礎,並通過編輯相關基因製造出“重組卡介苗”而大大提升了疫苗的保護功能。該研究的核心論文被髮表在2018年12月份的《分子療法》(Molecular Therapy)期刊上,是美國基因和細胞治療學會的旗艦期刊, 由最權威出版商之一的   Cell Press 發行。

從豚鼠肺部結核細菌載量來看,注射現有卡介苗的豚鼠比未注射組的病菌載量低10倍,而注射了重組卡介苗的豚鼠又比注射現有疫苗的豚鼠的病菌數量低10倍。另外,未注射疫苗、注射現有疫苗和重組卡介苗的豚鼠的平均生存週期分別爲18、27及39周。也就是說,重組卡介苗較之現有卡介苗的功效,比後者相對於無疫苗的情況提升的平均生存週期還長。

除了保護效果,疫苗的安全性也是一個重要考慮方面。據劉軍介紹,實驗室研發的疫苗的安全性與現有卡介苗相當,而後者歷來已被證明具有極爲良好的安全性。

從這些數據來看,劉軍實驗室研發的重組卡介苗是該領域唯一的佼佼者,因爲還沒有實驗室達到這樣的效果。因此,劉教授認爲將是最有希望和前途的下一代結核疫苗,未來還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目前劉軍教授已拿到其重組卡介苗的專利,該專利將保護重組卡介苗的核心技術,也就是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改變卡介苗的相關基因中的等位基因點來提高卡介苗的預防功效。

劉軍透露,下一步的計劃是在中國進行疫苗的臨牀試驗,並最終實現疫苗工業化生產後推出市場。目前已開始與國內醫藥公司探討合作,將在未來2-3年開展第1和2期臨牀試驗。中國目前是全世界結核病第二高發地區,因而在實驗對象招募上較之發達國家有極大優勢。另外,試驗所需經費成本也相比低於發達國家。

劉軍還透露,在實驗開展前將進行 WHO 的許可預認證,使整個臨牀實驗程序符合 WHO 的許可證書標準,這樣以後疫苗推出市場時將不受地區限制。對於跟國內資本合作,劉軍教授持開放的心態,願意歡迎有醫藥領域投資的個人或機構進一步洽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