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的下馬陵,除了這層厚重的歷史故事,更有着充滿文藝復古的小店,在這青石小徑的巷子裏,集中了風格迥異的青旅、食店、酒吧、咖啡屋,更有一些秦腔或相聲曲藝社,院門半掩靜待聽客到訪。說起下馬陵的悠長曆史,必然會提起一個人,那就是東漢大儒“董仲舒”。

一座城市的記憶,除了寫在史書上的文字、歷史遺留的古蹟、還有那縱橫阡陌的巷道,它猶如城市的血液流淌。

即使時光流轉,老街會融入現代都市的喧囂,也難掩斑駁古巷裏的前塵往事。也許某一瞬間,一個小小的路標牌就將塵封的故事開啓。

下馬陵位於四方城牆的東南角,東起和平門與文昌門之間。說起下馬陵的悠長曆史,必然會提起一個人,那就是東漢大儒“董仲舒”。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史書上曽記載:“昔漢武帝每幸芙蓉苑,至董仲舒墓下馬”。從此之後,爲表示尊重,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騎馬者,乘轎者,凡經過這裏的董仲舒墓,人們都要下來步行。於是民間便把這裏稱爲“下馬陵”。

如果說本地人瞭解下馬陵是從董仲舒,那麼外地人瞭解下馬陵,可能就是從唐詩之中。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說的“蛤蟆陵”便是下馬陵。詩僧皎然也曾寫“翠樓春酒蝦蟆陵,長安少年皆共矜。”


下馬陵曾是京城少年與貴族們鮮衣怒馬,沽酒看花的地方,展現着長安城的靈動與鮮活。


現在的下馬陵,除了這層厚重的歷史故事,更有着充滿文藝復古的小店,在這青石小徑的巷子裏,集中了風格迥異的青旅、食店、酒吧、咖啡屋,更有一些秦腔或相聲曲藝社,院門半掩靜待聽客到訪。

看夠了大風景,在城市高樓的間隙裏,沿着城牆根,深入到城市的小脈絡當中,青石鋪就的小巷與厚重的城牆相伴,漫步其中,那種感覺也瞬間將你帶入了西安的記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