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这只是人类一种自相情愿的美好联想,因为鸳鸯并不总是成对生活,配偶更不是终生不变,一方死后,另一方也会去寻找新的伴侣。在一幅国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只“仙鹤”漫步在松树上,旁边写着“松鹤延年”,象征长寿。

相比过去,人类的环保意识已越来越强,而现如今,喜欢动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有的人喜欢去动物园看动物,有的人喜欢自己养萌宠。然而,我们依然普遍对一些动物存在着常识性的误会,比如……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其实,黄鼠狼的主食是老鼠、麻雀、蝗虫、蜈蚣等,只有实在捕不到这些猎物时,才会冒险“偷”食农户养的鸡鸭充饥。黄鼠狼是捕鼠能手,它们对人类的贡献远远超过危害。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在一则民间寓言故事中,鹬在捕食蚌的时候,长长的喙被蚌给夹住了,二者长期僵持不下,最终双双被赶来的渔翁捕获。

事实上,如果鹬碰到岸边微张两壳的蚌,只需用大锥一样的喙狠狠往里一啄,就把蚌的神经系统弄瘫了,蚌根本来不及关闭硬壳,又怎么能钳住鹬的喙?鹬美餐一顿后振翅而去,渔翁赶到时只能捡到两片蚌壳。

路遇大熊,赶紧躺下装死可躲过一劫

常言道,若是在野外遭遇狗熊,只需躺下憋气装死,就能骗过狗熊,侥幸存活下来。

其实,熊的感官异常灵敏,能通过猎物的体温或心跳来判断自己面前的是不是一顿鲜活的大餐,就算面前真是一具尸体,作为肉食动物的熊,本能也有食尸的习性。所以装死是在劫难逃的,若遇上熊,赶紧撒丫子跑吧!

鲨鱼是海洋里的“老大”

恐怖片《大白鲨》让人印象深刻,观后更是心有余悸,因此人们常常认为鲨鱼便是海洋中当之无愧的霸主。

事实上,几乎所有鲨鱼都是地地道道的“胆小鬼”,它们不但不吃人,反而害怕人类。人类如果想接近鲨鱼,必须悄悄地移动,否则它们会瞬间逃之夭夭。当然鲨鱼也有攻击人类的记录,但大部分时候并非出于饥饿,而是由于领地受到了人类的侵犯,或者生命受到了威胁。

鸳鸯成对,忠贞不渝

人们将鸳鸯视为爱情的象征,认为雌雄鸳鸯总是形影相随,终身相伴。其实,这只是人类一种自相情愿的美好联想,因为鸳鸯并不总是成对生活,配偶更不是终生不变,一方死后,另一方也会去寻找新的伴侣。

两栖动物,能“水”能“陆”

青蛙、蝾螈等两栖动物并不是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它们只是在幼年阶段生活于水中,并用鳃呼吸;成年后可以到陆地上生活,并用肺呼吸。

鸵鸟喜欢把头埋在沙子里

人们普遍认为鸵鸟在遇到危险时,第一反应是把自己的脑袋埋进沙堆里,以为那样就不会被敌人发现。这种搞笑的举动也被人们用来形容掩耳盗铃的愚蠢行为。

其实,鸵鸟遇到危险时,第一反应是仓皇逃跑,走为上策。如果来不及躲避,鸵鸟就会蜷曲双腿,让自己远远看去像堆杂革,躲避敌人的视线。它们有时确实会低下头,远远看去脑袋似乎伸进了沙子,其实那是它们在靠近地面处探听动静或者放松一下长脖子上的肌肉,但不会真的把头埋进沙子里,那样会窒息的。

松鹤延年,其实是鹭

在一幅国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只“仙鹤”漫步在松树上,旁边写着“松鹤延年”,象征长寿。实际上,这幅画中的大鸟并不是鹤,而是鹭。因为鹤只在地面上筑巢,从不上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