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鍛鍊專注力上,道家有養生之法,原理在於人心爲火,心火飄忽不定,但腎爲水。當然這不是說大家只要專心一志啥都能想明白,只是就絕大多數人的專注力而言,你根本沒有達到你智慧的上限。

不用翻書,只要睜開眼看看周圍,就能發現這一切是智慧的力量,智慧纔是最大的法術和神通,歷史上沒有因爲玄奇的法術改變過,但因人類的智慧,我們發展到今天。

道家自古以來重視智慧,注重開發智慧。司馬遷他爹對道家的評價“道家使人精神專一”,

道家讓人精神專一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讓人更好的思考,很多人並不是蠢,而是根本沒有注意力,想個問題心思能從地球飛到宇宙去,末了怪自己笨這不是怪錯地方了嗎?當然這不是說大家只要專心一志啥都能想明白,只是就絕大多數人的專注力而言,你根本沒有達到你智慧的上限。

這裏分享三個道家鍛鍊專注的方法,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如心情不好,以下方法也能改善。

一 減法

想要做減法,必須先做加法。如古代儒生讀書有一整套禮儀,根據禮儀一步步做下來,繁瑣的要十幾步纔開始看書;如道士科儀前有一系列準備工作,很多事情都有儀式,亦是這種加法。

加的目的在於,通過儀式和步驟引導人進入狀態。做的過程則是減法,能讓人介紹雜念,更好的進入狀態。

讀者亦可在生活中加點小儀式,無須特別繁瑣,可以是洗把臉,活動一下身體,深呼吸幾下,在做的過程中告訴自己接下來要專注,即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 清法

減法像是剝洋蔥,一層層的去做。清法則是一杯水,裏面有沙土,你不能把渾濁的水倒出來。要做到這件事,只能把水靜置不動,久了清水自然在上面。

要做的這個方法也很簡單,只要脫念即可。如人此刻非常煩躁,無法靜心,或是處於極端情緒下,只要把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就好。

《養生延命錄》載:“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之,微而引之,名曰長息。”就是通過把注意力暫時轉移到呼吸上去,然後再轉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具體的,大家可數着呼吸,但數不是一二三……一百這種,而是一二這樣簡單的數字。

三 養法

人會走神在文明沒有產生之前是優勢,因爲會走神所以會注意風吹草動,不會專注於某件事,老虎來了都沒發現。

現代社會專注是優勢,有定力的人在學業、工作上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鍛鍊專注力上,道家有養生之法,原理在於人心爲火,心火飄忽不定,但腎爲水。

如果一個人的腎氣足,那麼他的腎水就能和心火既濟,形成一個很的狀態,這種人的定力也更強,給人的感覺也更智慧。

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定力不足,不妨試試每天晚上睡覺前用手背貼在腰眼上,然後聽着自己的呼吸,如此十分鐘半小時皆可,能養腎和鍛鍊專注力。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