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後,他與畫家開始聊關於以長城爲題材的油畫作品,並讓畫家看了我先生的這些長城明信片,於是他們產生了共鳴。原標題:威廉二十年前的長城照片再畫成油畫,真是冥冥之中必有定數|吳琪。

原標題:威廉二十年前的長城照片再畫成油畫,真是冥冥之中必有定數|吳琪

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對上世紀80年代播出的香港電視劇《霍元甲》一定不陌生,特別是它的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深深地紮根在我們的心中。如果整個歌曲的歌詞記不住,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這兩句歌詞估計沒有人會忘記。

這裏的萬里長城永不倒,是講昏睡百年的國人已覺醒,要致力國家中興,豈讓國土再遭踐踏的一種氣概和決心。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長城無論是磚石的、夯土的,還是蘆葦紅柳的,如果不加以保護,在受到自然力和人爲等因素的影響下,總是要損毀、坍塌,最後消失殆盡。

20年前,威廉用相機將一段長城的瞬間定格下來,20年後的今天,一位畫家朋友又以另外一種藝術形式——油畫將這段長城保存了起來,進而延長了她的壽命。

威廉在1998年拍攝的一段長城。

這段長城的油畫作品

事情是這樣的。

前不久,我和一位網名叫上善若水的朋友微信交流。

他說,他喜歡登山,更喜歡登長城,還特別喜歡箭扣長城。在偶然的情況下看到並瞭解到我家先生的事兒,就關注了我們的公衆號。

他有一位畫家朋友,人品非常好,油畫也畫得不錯,早就想請他畫一幅油畫收藏,但是一直沒有合適的創作題材。聯繫上我,只是想碰一碰運氣,看我能否提供幾張長城的照片。

我們從未謀過面,只是知道他是林賽一家子公衆號的忠實讀者。當我接到他想要幾張長城照片的訴求之後,我就找出威廉多年前自制的一套的明信片《長城景觀》,將其中3張翻拍發給他,之後又把這一套原版明信片快遞了過去。

明信片的盒子

之後,他與畫家開始聊關於以長城爲題材的油畫作品,並讓畫家看了我先生的這些長城明信片,於是他們產生了共鳴就這樣他們從中選了一張照片做爲創作的素材。

據上善若水講,畫家本人是非常有天賦的一個人,從開始畫油畫到現在才四年的時間。他主要創作山水油畫,刀油畫。他的作品已經有臺灣和國外友人收藏。長城油畫創作這還是第一次,也是在上善若水的要求下畫的。

畫家當時一看到我先生的長城圖片就覺得不錯,但是還加了一句:看緣份吧……畫是講緣的,是有生命的……油畫的魅力就在於它真切的表現畫者的感悟,能讓人細細的品味!

上善若水說,十幾天之後,他得到這幅油畫成品,愛不釋手。這幅長城油畫用的是進口的尚好油畫顏料,亞麻布油畫面料,裏口尺寸64x95,油畫畫框也是非常好的材料製作而成的。

他說他對於這幅油畫有着自己的理解:山,延綿不絕,厚實可靠;樹,蔥蔥綠綠,旺盛之氣;雲,瑞氣千條,吉祥伴隨。加上長城讓人難以釋懷的那份蒼勁和奇駿,場景很大氣,站在高處看長城很有意境。

關於這幅照片的拍攝地點。有人說是北京的旺泉峪長城,還有人說是北京懷柔的鐵礦峪東一帶。於是,他讓我詢問一下威廉。

威廉是這樣說的:

1998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我與當時在北京經貿大學的外教、美國人喬治一起騎自行車去懷柔大臻峪長城。頭天晚上住在農民家裏,第二天一早上山。當時一直在下雨,空氣清新,植被蔥蘢。到了中午時分,纔有幾分鐘的陽光破雲而出。我用的是跟隨我多年的老朋友相機奧林巴斯OM2,抓拍下了這一場景。在我初來中國獨步長城時,使用的就是這款相機。

一晃20年過去了。前兩年前我又去了一趟此地,試圖找到原來的拍攝機位,都未能如願。這段長城有不同程度的破壞,加上植被瘋長,已經無法站在同一地點,拍攝同一角度的照片了。更遺憾的是,朋友喬治在那張照片拍攝後的第二年就病逝了。後來,再提到這張照片時,我把照片上的這個敵樓稱作喬治樓,以此來紀念老友。

當上善若水瞭解到照片的拍攝地和拍攝背景之後,感慨萬分:二十年後,將這張照片再畫成油畫,真是冥冥之中必有定數。難能可貴啊!

以下是上善若水後來給我的留言:

尊敬的威廉先生,吳琪女士:

如果這幅油畫您和威廉先生很喜歡。我可以將它送給您們收藏。這樣收藏意義更大,也能發揮這幅油畫的作用!這是我思索良久,做出的決定:這幅油畫放到您們那裏是最好的歸宿。感恩。

我在黑龍江省五大連池風景區附近的林業局工作,歡迎您們來遊玩。

上善若水

威廉那套明信片中的其他部分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