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农历庚子年临近

不少在成都工作的外地人

即将踏上过年返乡的旅程

而值得注意的是

这个场景和大家印象中似乎有点不同

以往过春节浩浩荡荡的“四川返乡大军”

在2020年已经显得不那么热门

与其费神抢回老家的机票、车票

不如把年味从家乡带到这里

到这座友好包容、善于创新的城市中

张泽蕊,1997年生人,2019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成都,就留在了这座城市,成了一名“新蓉漂”。

我叫张泽蕊,来自山西长治,是一名新媒体编辑。19年夏天我正好大学毕业,借着毕业旅行的机会来到了成都并留在这里。我在陌生的城市会不自在,但是很奇妙的是,成都给我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可能因为说着特朗普却亲切自然的成都人,也可能因为某一条悠闲自在的市井小巷。我喜欢这里雾蒙蒙的阴天,还有酥麻爽口的藤椒和圆滚滚的熊猫。

01

张泽蕊和成都的故事仍在继续

这里还有很多和她一样

因为种种原因留在成都的人

......

02

刘卓

40岁,内蒙古人

博士,黑杉科技总经理

“成都政策好,创业环境好,生活比较安逸,来了成都,创业都成,有很多口号,但这些口号都是真实的。”

刘卓是从一名十余年一线临床工作的骨科医生变为一个创客的。他和合伙人一起在成都成立了黑杉科技,主要结合数字骨科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打造数字骨科创新与应用平台,为骨科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为什么选择从内蒙古到成都创业?

刘卓说,一是因为合伙人是成都人,另一个原因就是成都这座城市吸引了他。如今,公司的总部就设在成都天府新谷。在成都创业的经历,让他对成都的创业环境印象深刻。

刘卓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座城市,他也非常看好未来黑杉科技在成都的发展。

韩通,内蒙古人,

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

托克实验室创始人

“对于我们这种初创阶段的团队首先最重要的是人才环境,就是我要找合伙人,搭配我的短板,这样组建起来;第二,相应的政策也比较利好。”

03

一款外形如水壶外壳和水壶架的自行车助推器,可以实现普通自行车到电动自行车的改变,并且这款全球最轻、总重量不超过2公斤的自行车助推器,还在Facebook、YouTube上被评选为全球十大单车改装套件之一。而它的发明者正是一名成都蓉漂——韩通。

韩通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去到奥地利深造,后又从奥地利返回成都创业。在国外学习期间,自主研发出了一款自行车助推器,为了实现产业化以及平台化转型,从奥地利返回成都创业,以建立自主产业链。目前产品销往全球47个国家,拥有来自35个国家的420个分销商。韩通坦言,是成都的优质人才环境和多种扶持政策吸引他来蓉创业。

▲青年人才落户成都

韩通的托克实验室位于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内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随着创业团队的不断成熟、产品的产业化,成都的创业环境也不断优化。韩通感触颇深:

我们是一个方案商,现在来说我看到的变化就是供应链逐渐开始完善了。虽然覆盖面类目的广度还达不到珠三角,但是有的东西,比如五金、电子器件这些常用的物料以及生产成本还是很有优势的。

韩通说,他将扎根成都,继续创业之路。

我觉得我不是蓉漂,因为还是蛮有归属感的,对这个城市是有感情,首先我来这边上学读书,第二它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

如今,扎根蓉城成为主流

“蓉漂”也成为成都这座城市前进道路中

不可或缺的能量

昨天,四川大学对外发布《四川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从就业区域上看,川大毕业生去到了全国各地,但最爱的依然是成都。

新一线的成都

既安逸又包容

少了些漂泊的艰辛

能实现奋斗的自我价值

构建更具优势的人才体系

“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以来,累计吸引新落户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超过33万人。成都成为新一线城市中最受年轻人喜欢和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获评“2019全国最佳引才城市奖”。

▲人才落户现场

实施“成都城市猎头行动计划”。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以城市之名面向海内外发布首批20个急需紧缺岗位人才“招募令”,将岗位精准定位到产业功能区及重点需求企业,推动人才政策从普惠性向精准化转变。

出台“推进青年人才有序流入实施方案”。通过强化信息指引、对接就业供需、提供通勤便利、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引导青年人才向重点区域、郊区市县、产业功能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推动优秀人才与优势产业精准匹配。

▲成都户籍民警在川大现场宣传人才落户

制定重点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围绕重塑产业经济地理,通过“一圈一策”,构建产业生态圈差异化人才项目体系,推进“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引导创新要素向产业生态圈汇聚。

塑造全球影响力的“蓉漂”品牌

目前,成都市打造了多个“蓉漂”品牌产品,帮你在成都扎根落户。

1、大力实施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顶尖团队的“蓉漂计划”,共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799名,顶尖团队78个,其中创办或领办的18家科技型企业成长为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

2、深入开展“蓉漂人才荟”。实施“蓉漂”品牌海外推广计划,在第五大道、纽约时代广场等80余个户外大屏投播“蓉漂”宣传片,组团赴德国、日本等7个国家推介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千万人次关注。组织重点企事业单位赴知名城市、高校、园区、院所开展300余场招才引智活动,服务近8000家单位和28万名求职者。

3、创建“成都蓉漂人才发展学院”。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建立首个致力于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蓉漂人才发展学院”,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储备大量跨界复合人才,累计培训近5万人次。

4、实施“蓉漂”青年人才实习季活动,面向全球知名高校优选66名“蓉漂”城市超级实习生,邀请来蓉深度感知天府文化和产业发展活力,前置锁定青年人才。

5、实施“蓉漂人才日”。以专属节日的方式向为成都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类人才致敬,营造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浓厚氛围。

▲“蓉漂人才日”招聘会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这座城市独有的气质和氛围

吸引着无数“蓉漂”们的心

成都剪影

如今“蓉漂”已成为一种新风尚

许多外地优秀人才选择在成都创业发展

开启自己的人生新篇章

将来

还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成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