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環南路邊上有一堆垃圾,已經存在好幾年了。”日前,家住濟南市市中區十六里河街道西十六里河村的市民孫先生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反映,這堆垃圾就在他家附近,他一直希望有人來把垃圾清運走,讓生活環境好一些,可這幾天他卻發現,垃圾不僅沒清理,還有人打算設上更嚴實的圍擋,把垃圾擋起來。

環境整治只靠遮擋?路邊有垃圾,防塵網圍擋來遮上

空氣變成垃圾場

防塵網直接蓋在垃圾上

“以前這裏就是一片空地,一直沒蓋房子,就有些土堆什麼的。”孫先生表示,大概五六年前,這裏開始有人扔垃圾,慢慢的,垃圾就多了起來。

據孫先生回憶,大約兩年前,有人在這堆垃圾上蓋上了一層防塵網。“蓋防塵網的時候也沒有把垃圾清理走,就那麼蓋在下面了。”

16日中午12時許,記者第一次來到了十六里河街道西十六里河村。在二環南路邊的綠化帶內側,記者找到了孫先生反映的垃圾堆。垃圾堆的西側是居民區,比二環南路的路面要高出幾米,因此形成了一個坡,東側就是二環南路。堆放着垃圾的坡道和空地與道路間只隔着幾米的綠化帶。

現場垃圾的表面日常易腐的生活垃圾較少,大多是塑料盒子、煤渣、廢桶、舊旅行箱等,還有一些樹枝、破木板也在上面堆着。這堆垃圾的下面,是一塊覆蓋了大半個垃圾堆的綠色防塵網,這也是李先生所稱前幾年覆蓋的防塵網。

掀開這層防塵網也有很多奶盒、塑料盒子、廢桶等雜物,可見當時防塵網正是直接蓋在了垃圾上。據村民李女士介紹,這些垃圾都是一些的居民扔的。“有時候我親眼看到從樓上直接扔下來,有時還扔在路上。”

環境整治只靠遮擋?路邊有垃圾,防塵網圍擋來遮上

垃圾場外安裝圍欄

從路邊已經看不到了

16日中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在這堆垃圾的外側,架起了一排鐵架。“架子是用來安裝鐵皮圍擋的。”孫先生說。此前這裏就有過一個藍色的鐵皮圍擋,面積比較小,沒法完全擋住這片垃圾。

果然,16日下午三點左右,三名施工人員拉來了嶄新的綠色圍擋,開始在鐵架上安裝,直至下午六點鐘左右才完工。完工後,記者再從二環南路看向路邊,這片垃圾堆幾乎完全被圍擋遮住。

看來這種遮擋的確是有效果。但是這種遮擋,只是在表面上遮了醜,垃圾沒有清走,村民們生活的環境沒有變,城市也沒有真正變乾淨。不僅如此,由於垃圾所在的位置是一個較陡的坡,增設了嚴嚴實實的圍擋後,想要清理這些垃圾變得更困難了。

“這樣純粹是弄了個面子工程。”村民李女士說,“這個圍擋這麼一弄,就把裏面封閉起來了,又有這麼多垃圾,人們更把這裏當垃圾場了。這個季節還好,要到了夏天,再扔上點容易爛的,那得多大味兒呀。”

既然已經有人安裝圍擋,會不會通知相關部門對垃圾進行清理呢?17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這一片垃圾場,現場的情況沒有任何變化。

垃圾18日完成清理

日後將安排專人保潔

16日下午,記者聯繫了十六里河街道辦事處,根據記者的初步描述,工作人員並沒有找到這一處垃圾。17日,在給工作人員微信發送準確位置後,工作人員才找到這處垃圾所在地。據工作人員介紹,垃圾外圍的圍擋是市中區城管局市容科安裝的。

因此,記者聯繫了市中區城管局市容科,工作人員表示,近期正在進行二環南路的環境綜合整治,這一次安裝圍擋只因爲之前的圍擋破損,要進行更換。

環境的綜合整治不應該只是面上光鮮,當記者詢問爲何在垃圾沒有清理的情況下就安裝圍擋時,該工作人員表示,安裝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告知這裏有垃圾。同時,他表示,垃圾的清理是屬地管理,因此應該向街道辦進行反映。

十六里河街道辦事處副書記張先生表示,十六里河街道轄區面積比較大,西十六里河村是個待拆遷村,流動人口數量也大,又加上這裏沒有監控,因此會有一些人在這裏亂扔垃圾。

目前,接到已經確定由西河村牽頭落實剷車、車輛對現場生活垃圾進行清理外運,對場地進行平整治理。同時,在垃圾堆的西側設置圍擋,佈設亂傾亂倒垃圾的警示標誌,設置垃圾桶,安排環衛人員定時清理,城管科,環衛所協助配合。清理工作在4月18日全部整改到位。同時,還將安排專人負責該區域保潔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雅菲 實習生 張文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