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調研中國76位富豪:平均55歲掌管財富65億 未來十年爲“傳承窗口期”)

摘要:目前掌管財富的以“創一代”企業家爲主,平均年齡已經到達55歲,未來10年的“傳承窗口期”即將到來,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怪圈,怎麼能夠讓財富傳承順利地進行?

調研中國76位富豪:平均55歲掌管財富65億 未來十年爲“傳承窗口期”

華夏時報 記者 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道

中國超高淨值人羣的增長令人矚目。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個人高淨值人羣規模達197萬人,中國私人財富市場增速較往年放緩,但仍具增長潛力,預計到2019年底將突破200萬億大關。

目前掌管財富的以“創一代”企業家爲主,平均年齡已經到達55歲,未來10年的“傳承窗口期”即將到來,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怪圈,怎麼能夠讓財富傳承順利地進行?

事實上,在過去15年中,中國家族一直在積累投資經驗,現在想要對自己的財富擁有更大的控制權,並獲得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在中國這個超高淨值人羣數量激增的市場上,家族企業如何管理資產?家族辦公室的發展能否成爲新趨勢?2020年1月8日,中航信託、瑞銀跨境聯合推出《2020中國家族財富管理暨家族辦公室調研報告》,解讀中國家族辦公室的最新發展趨勢。

掌門人平均年齡55歲

記者瞭解到,2019年3月至8月期間,調研組在中國境內對76位家族成員、家族辦公室高級主管和家族財富管理人員進行了定量調查。

參與調查家族的平均淨財富約爲65億元人民幣(約合9.43億美元),有45%的家族淨財富超過50億元人民幣,家族辦公室的平均管理資產規模爲42億元人民幣。

報告指出,當前執掌家族財富的這一代人的平均年齡爲55歲,55歲以上人羣佔比超過一半,他們正在考慮財富的傳承規劃,這與目前全球正在經歷的重大世代過渡趨勢相符,較小比例的受訪者(21%)目前處於25-44歲之間,可能最近才擔任其財富的監督角色。

根據報告,家族成員在家族辦公室當中扮演的角色中,董事長、族長是絕對獨大的。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很多二代作爲董事,其作用並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調研的76位財富管理者中,除一位汽車企業家族願意給CEO 50萬美元年薪外,CET平均薪資水平爲12.6萬美元,遠低於海外水平。

報告稱,一般財產成功傳承到第二代,需要十年的時間,在亞洲,大部分財富擁有者忌諱死亡的話題。基於此,2/3的家族會需要家族辦公室,他們主要的目的是保值他們的財富,這個保值財富是比較可行,但是不是最重要的作用,因爲一般來說,家族辦公室需要管理風險,最大的風險就是這個家族自己。

此外,報告稱,幾個家族都提到了尋找和挽留合適外部人才方面所遇到的困難。他們表示人員流動率很高,並表達了他們的憂慮:即員工是否只是試圖在這個處於萌芽階段的行業獲取專業知識,還是更糟的是,爲了獲得敏感信息,例如可用於謀取他們個人利益的個人或投資組合的信息。此外,中國的家族非常注重如何能客觀地解讀相關的監管政策,並從中找出相關的投資機會。

結構和管理是財富傳承的重點

房地產是財富起源最普遍的行業,一些並非靠房地產起家的家庭,也會慢慢的開始進入房地產市場。對於這些家庭來說,有三個主要挑戰,一是找到經驗豐富的服務提供商,其次爲招聘外部人才,最大的挑戰是建立家族辦公室結構。

數據顯示,在美國92%的家族財產不會傳承到第四代。從全球來看,家族覺得信任是最重要的,他們只會用他們最信任的人才辦他們的家族辦公室。

報告指出,財富能夠得到較好傳承的家族,其成功經驗無非得益於結構和管理的優秀。比如有一些家族辦公室,他們只會服務一個家族,有些會服務幾個不同的家族,有一些家族他自己會負責管理,有一些是由專家負責管理。

全球的家族辦公室和中國的家族辦公室在資產配置上有什麼區別?中國的家族辦公室跟外國的家族辦公室在資產配置方面有何區別?瑞銀家族辦公室大中華區主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中國家族辦公室和全球家族辦公室,他們相同的地方,其中一個就是他們在私人投資,還有對沖基金的投資方面,在海外的家族辦公室,他的投資在房地產方面大概有17%,但是在中國有13%,這中間有4個百分點的區別,中國投資者很多投房地產信託,所以加在一起,也是非常接近的。這4個百分點主要是中國和海外在資本市場上不同程度的成熟度。

在中國,22%都是在固定資產的收益,在海外,最大的投放比有32%在股票。爲什麼有所區別?主要是因爲基金方面的限制,還有固定資產方面有風險管理上的回報。總的來說,將來看一個家族辦公室如何配置他們的資產,主要看他們資本上面的成本,還有他們基於什麼成本可以去投放他們的資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