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從2013年成立的上海自貿區到今天全國12個自貿區,曾經的一枝獨秀如今已是滿園春色。五年來,自貿區在投資、貿易、金融、法治等領域先行先試、大膽創新,以制度創新推動改革開放向新的高度邁進。

3天能幹什麼?在廣東自貿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這個答案是:推出一項制度創新成果。

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在制度創新。改革開放已經數十年,深圳又走在最前沿,新設立的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創新的空間在哪裏?

2012年1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爲前海發展指明瞭方向。2015年4月,廣東自貿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掛牌,今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來到深圳,肯定了前海的發展模式,並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開放永不停步,並勉勵大家要向更深更廣的領域中不斷開拓、不斷提高水平。

改革開放的區域廣度和內容深度全面升級,自貿區承擔着爲改革發展投石問路的試點意義。

自貿區的敢想敢試讓香港律師林新強在前海成立了全國首家粵港澳合夥型聯營律師事務所,他用一張張小名片,講述了自貿區制度創新不斷延伸的故事。第一張聯營律所的名片,反襯了前海推出的人才引進制度改革,多領域允許,取得香港執業資格人才可直接在內地執業。前海香港商會的名片,能看到前海率先試驗跨境人民幣貸款等金融改革後,更多港企在此落戶。全球律師聯盟的名片,是前海在內地探索適用香港和國際法律的路徑創新。

一邊投石問路,一邊總結推廣,今年5月,國家印發新規,將內地與港澳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設立範圍擬從廣東擴大至全國;今年8月,國家取消臺港澳人員在內地的就業許可審批,自貿區一系列可感可知的成果,正在爲我們的生活帶來亮色。

5年來,全國首張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長度已從最初的190條縮短至45條;5年來,在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轉變政府職能等領域,自貿試驗區形成153項改革試點經驗全國推廣;5年來,從沿海到內陸,從北到南,自貿試驗區建設與“一帶一路”建設、自貿協定談判等區域合作相互配合,助推全面開放新格局。

截至今年9月底,各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約56萬家,外資企業3.2萬家,以不到全國萬分之二的面積,吸收了12%的外資、創造了12%的進出口。

如今,自貿區仍在不斷攀登制度創新的高地,這一片片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用突破培育良種,把改革創新的成果推向全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