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在诸暨城西以西,有一座小镇,沉淀了千年的风华,低调内敛。

风光,却比那些早已名扬的古镇,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称之为,诸暨的“西塘”......

趁着闲暇的时日

带上相机和手机

去那千年古镇

领略一番浓厚的历史气息吧

相信也有不少人都猜到了,

这做古镇就叫“草塔”。

在大树下这个入口处,

映入眼帘的是蓝天白云个古香古色的建筑,

黛瓦白墙,飞檐反宇,层层叠叠,鳞次栉比,

让人忍不住加快步伐,前去一探究竟。

而在入口处的这颗大树,

便是这方圆百里内的百姓,无人不晓的存在了,

“去大树下搡年糕”~

这是这边的老百姓每年都要做的一件事,

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的记忆。

再往里走,古街便呈现在眼前了,

窄窄的弄堂,两边是那些代代相传的老商铺,

一砖一瓦,都仿佛有诉说不完的故事,

那些在时光中走走停停的人啊,

你是否还记得在此驻足的片刻沉思?

屋檐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

在蔚蓝的天空下,显得分外耀眼玲珑,

或许有飞鸟掠过,衔来几颗远方的种子,

在它身侧生根发芽,为这小镇的历史,

添上不留痕迹的一划。

“仁亲堂”龟板膏是许多老人口中的滋补圣品,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乾隆五十三年的“宝善堂”。

“宝善堂”是赵庭训在30岁所开,

也是后来仁亲堂的前身,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而龟板膏最后一次煎膏,

则是在1950年,之后便无迹可寻,

因此,这草塔的龟板膏也赋予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年糕糳则是诸暨吃货们最钟爱的一样小吃了,

甚至还有早上四五点起床,开上40分钟车赶来的食客,

只因这道美味,每天是限量的,早到早得!

水街则是这座古镇最具代表的一种历史遗留了!

几乎是整座镇集,地下水系环绕,

明朝中后期,草塔老街的水渠就建好了,

北面的五泄江水通过水网穿过集镇,最终汇入南面的渎溪江。

只可惜随着时代变迁,

原来的明渠都被盖上了“盖子”,

部分水网堵塞,加上污水直排,

集镇中的水渠、水塘成了死水,水街风貌不再。

如今,古镇重建,

终于又能在此目睹曾经让四方嗟叹的景观,

可谓是我辈之幸!

姚毛弄,这是一个神奇的名字,

少不知事的时候,总是听大人们说,

去“夜猫弄”(诸暨土话谐音)逛街去,

就感觉很神奇:那地方是有很多夜猫吗?为啥叫这个名字呢?

今朝这“夜猫弄”也再次展现出了历史的风貌,

商铺多为仿古建筑,无论是哪一处景观,

都能成为喂手机的好风光,

当然,夜猫是不存在的~

“白果树下”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标志性的地方,

这里有镇上唯一的几颗银杏树,

记得小时候,有个阿姨在这里开着一家“洋车店”,

经常会到她这里来讨要那些布头布脚做的精致手帕,

然后带去学校在同学羡慕的眼神中,好好地臭美一番。

后来,学校也不要求带手帕了,改成了校牌;

后来,那位阿姨也不再做这一门手艺,结婚生子。

但是印象里,

那白果树下的玲玲阿姨,真是童年里最美的代表了。

不知不觉,走了一大半,

从早上到中午,夏天的日头又开始毒辣起来。

再也受不住,躲到了隔壁一家钟表店,

店老板幽默风趣,在这镇上也是“历史的象征”了,

寒暄过后,

我们慕名去吃了“草塔弹面”,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了!

老酒飘香,古镇重现

那些熟悉的弄堂

多少年的回忆“青山佬”

猫咪悠闲漫步

古镇风荷

蓝天、黛瓦、古镇

重现千年古镇风貌

这个工程听上去便非常美好

但要真正实施

各种困难也是可以想象的

而如今真的展现在眼前,激动之余

只能说是幸甚至哉了

西塘乌镇太远

不如来自家门口这现成的古镇

此处风光,也能独秀一支

满足你拍拍拍的所以幻想

还等啥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