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永州發現“軟黃金“, 賣價高達900元/公斤!

.

“看,個頭大吧,個頭越大越能賣個好價錢。”11月20日,記者沿着一條崎嶇山路走進零陵區大慶坪鄉新田村中匯特種養殖中心,見到這家水蛭養殖場的主人周權,他正在日光溫室查看網箱裏水蛭的長勢。說起水蛭,有些陌生;但講螞蟥,恐怕很多人要眉頭一皺心中一緊,這是童年的噩夢啊。如今,這個讓人生畏的“吸血蟲”,在周權的手裏變成了寶貝。

今年32歲的周權,大學畢業後在外地工作,瞭解到新田村的氣候水質很適合養殖水蛭,毅然決定在家鄉創業。於是利用村裏的荒地,建起了18畝水蛭養殖基地。

被譽爲“軟黃金”的金線蛭

“養殖的水蛭學名寬體金線蛭,與普通水蛭不同,金線蛭不吸血,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和經濟價值,是中國傳統的特種藥用水生動物,其乾製品泡製後中醫入藥,具有祛瘀消腫、逐出惡血、消炎解毒的功效,是治療高血脂、血栓病的良藥。”

記者在水蛭養殖基地看到,成片的水泥池錯落有致地建在空地上,整個池塘外圍都被紗網圍了起來,池塘裏放滿了網箱,水池內的網箱壁上密密麻麻地附着水蛭。這些水蛭體型略呈紡錘形,背面呈暗綠色,全身光滑。周權介紹,“網箱養蛭,生態飼料,套養泥鰍……”

如今,小小的金線蛭不但不吸血,反而成了貧困戶脫貧“造血”的“金錢蛭”。貧困戶周姐是受僱在水蛭養殖區管理的工人之一。見到記者來採訪,她從網箱裏撈出了幾條水蛭,笑着說:“別怕,這種水蛭不吸血,最愛喫的是田螺。”周姐家裏上有老下有小,不便外出務工,到水蛭養殖基地工作後,周姐每個月可以領到3000塊工資,家裏的日子一下子寬鬆起來。當天,基地內大概有8名工人在幹活,而這其中大多數都是周邊的貧困戶。

每公斤幹水蛭市場售價達到900元左右

去年以來,爲助力精準扶貧,讓更多的貧困戶早日脫貧,駐村扶貧工作隊鼓勵周權充分發揮特色養殖業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水蛭養殖,採取“家庭農場+基地養殖+農戶”的模式擴大產業鏈,將螞蝗打造成爲貧困戶“造血”扶貧的產業,以此增強脫貧致富“造血功能”。作爲扶貧項目的螞蝗,承擔着讓貧困戶脫貧的重任,如今,每公斤幹水蛭市場售價達到900元左右, 被譽爲“軟黃金”。

熟悉的人都知道,水蛭養殖的市場前景雖然好,但不會一帆風順。因爲對水蛭苗的孵化技術不懂,2017年,投資的10萬元,當年就損失了8萬多元。面對困難,周權並未灰心,他一方面潛心總結水溫、水深以及水蛭疾病防治和孵化方法,一方面多次前往沿海地區的水蛭養殖大戶“取經”學習。通過不斷學習和考察,終於熟練地掌握了水蛭的養殖、孵化、防病治病的一套過硬技術,而且還充分利用養殖“生物鏈”來降低養殖成本,2018年,他養殖的水蛭獲得大豐收。

水蛭畝產大概300至500公斤

“預計一畝水面的養殖,水蛭產量大概有300至500公斤,每畝收益能達到3萬元左右,根據目前的市場行情測算,預計今年總產值可達100萬元左右。”談起今年的大豐收,周權對自己大膽投資,帶動合作社擴大規模發展養殖的前景充滿信心。周權憑藉“軟黃金”的水蛭養殖奔上了“小康路”,成爲當地有名的“致富能人”。

“我是農民的兒子,在農村能幹出一番事業,全靠黨的富民好政策。”他說,下一步準備無償爲周邊村民提供水蛭養殖技術,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的服務,帶領村民共同走養殖水蛭脫貧致富之路。”來源:永州新聞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