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籤甄子丹的時候,那些老闆都等着看我笑話,說:‘神經病,爲什麼籤他呢?他要紅早就紅了。’”黃百鳴曾這樣回憶當年簽下甄子丹時的情景。

轉眼十幾年過去了,時過境遷,《葉問》系列讓甄子丹大紅大紫,當初某些嘲笑黃百鳴的老闆,如今也成爲了該系列的投資人。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香港電影已經盡顯頹勢,有想法的香港電影人北上發展,但內地市場直到2004年才正式開放,這時合拍片也開始興起,黃百鳴就是踏進這個紅利期的一員。

2006年,香港內地合拍的電影《七劍》在香港只拿下800萬,但在內地則狂攬8300萬,這讓黃百鳴決定押注內地市場,並主攻功夫動作片領域,這就遇到了一個問題:主演人選。

黃百鳴開玩笑似地回憶道:“成龍、李連杰我們請不起,片酬太高。”這時,他就想到了剛剛主演了《七劍》並拿下巨大成功的演員甄子丹。

不過他的這個決定遭到了很多冷嘲熱諷,這確實也不怪別人,在此之前,甄子丹已經在香港影壇打拼了近二十年,但在成龍、李連杰等功夫巨星的光環下始終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黃百鳴回憶當年:“那些老闆都等着看我笑話,說:‘神經病,爲什麼籤他呢?他要紅早就紅了。’”

但黃百鳴就是簽下了甄子丹,三年,每年一部電影,第一部《龍虎門》,第二部《導火線》,到第三部《葉問》時,終於火了。

一部電影票房口碑成功,續集肯定安排上了,而且水漲船高,到續簽《葉問2》時,甄子丹的片酬已經翻倍了。

時間推到《葉問4》開拍時,黃百鳴在接受採訪時,透露甄子丹的片酬已經超過1億(港幣)。

當記者看熱鬧不嫌事大地問黃百鳴,甄子丹是不是跟周星馳一樣“獅子大開口”,黃百鳴開玩笑說:“都是宇宙最強啦。”不過在被問到甄子丹值不值這個價時,黃百鳴還是很自信地回答:“如果拍《葉問》,就超值。”

如今《葉問4》大賣,將破10億,也算是驗證了“物有所值”的道理。

不管是當年評價周星馳“獅子大開口”,還是如今調侃甄子丹“給一億都不肯,得超過一億”,黃百鳴不是埋怨的語氣,而是玩笑,這從他當年認真回應這個問題時的言論就能看出來:

關於周星馳高片酬,黃百鳴如此說道:“演員的片酬不是我定的,是市場定的,你以爲我傻,不知道他身價多少?”

他還舉了個例子說明“物有所值”的道理,當時拍《家有喜事》張國榮飾演的娘娘腔說“生孩子會很痛”的那場戲時,張國榮看了劇本後,建議加一些臺詞橋段,給周星馳看過後,周星馳卻說不用加、挺好啊!於是就按原劇本拍了一遍,黃百鳴感嘆:“拍出來很好,好得不得了!簡而精,每句對白都精彩到不得了。”

多年後,面對甄子丹高片酬的問題,黃百鳴再次做了解釋:“他奮鬥多年,他年輕的時候身手更好,等到四十多歲拍了《葉問》才紅,所以紅了之後,他一定會珍惜這個機會,他就要賺錢,這是人之常情。千萬不能說(要不是我,你哪有現在的成就),成功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我當時不採用甄子丹,而是起用其他演員出演《葉問》,也許就失敗了。”

這樣的胸襟或許纔是投資人該有的胸懷,成功是相輔相成的,大多數人只意識到“你沒有我不會成功”,卻永遠不會承認“我沒有你或許也就失敗了”。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