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人手一副墨鏡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他們逛街戴、上班戴、喫飯戴,似乎只要戴上墨鏡,眼小、眼袋大、黑眼圈重等等各種後天的缺陷都能被一副小小的墨鏡所遮掩,所以,耍酷扮潮成爲了墨鏡的主要用途之一。

  不過,對於不少司機來說,除了耍酷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防止刺眼的陽光和大燈的干擾,讓行車更加安全。

  但大家可得注意了,這個小小的墨鏡雖然能裝酷,但在某些時候,反而會成爲發生事故的罪魁禍首。因此,今天大咖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開車戴墨鏡的四大誤區,看看大夥有沒有中招的。

  誤區一:顏色越深越好

  相信很多人和大咖一樣都會誤以爲墨鏡的顏色越深,就越能過濾更多的陽光。因此很多人挑墨鏡的時候就喜歡選黑色的,而且還是要越黑越好,戴上去還頗有種大哥的範。

  但其實無論是普通眼鏡也好、墨鏡也罷,它們設計的初衷都是要考慮眼鏡的透光性,墨鏡則要考慮更多的光學結構。純黑的墨鏡如果沒有合理的光學結構,戴上去跟個盲人差不多。如果只是去體驗下陽光浴,那什麼大礙,如果要開車的話,那就會成爲安全隱患。

  更重要的是,越深色的墨鏡,會延遲司機對前方事物的視線傳達,從而降低反應速度,據研究表明,在80km/h的時速下,司機的反應會降低0.1s。可別小看這個0.1s,在時速80km/h的情況下,這已經能拉出半個車位的距離了。

  深色墨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它很可能會把交通信號燈“過濾成”一個顏色,這樣一來,這三種顏色很可能就會出現司機傻傻分不清的尷尬情況。所以,選墨鏡的時候,不要一味的追求深色,只要能過濾強光,那就可以了。

  誤區二:偏光眼鏡就是萬能的

  所謂的偏光太陽眼鏡就是防眩光眼鏡。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將外部各種方向不同光源進行梳理,最後以直射的正常光線進入眼中,這樣一來既不會受到雜光的影響,也能夠起到遮擋陽光的作用。

  但別以爲偏光太陽眼鏡就等於萬能的,如果戴着偏光鏡進入一些光線比較昏暗的場景時,很容易出現眼前一黑,這會直接影響駕駛員的視線。

  這並非沒有先例,劉女士因開車時戴着墨鏡進入隧道,隨後就因視線不清導致事故,當事人劉女士還稱:一進隧道就覺得眼前一片漆黑,當時根本不曉得怎麼回事,還以爲是隧道燈光太暗了!所以,任何昏暗的情況下,都是不能戴墨鏡的,更不要像下面這位大哥一樣,大晚上的還架着一副墨鏡。

  誤區三:輕微近視也能戴太陽眼鏡

  上文也提到了,戴墨鏡多多少少會影響司機的反應速度,而輕度近視(100度以下)的司機長時間戴墨鏡所受的影響則更大,眼睛更容易疲勞,視力也會開始下降,最後的結果就是,跟晚上行車視線那樣不清晰。

  誤區四:下雨天戴墨鏡視線更清晰

  早些時間,網上盛行着這麼一種說法:下雨天戴墨鏡開始,會覺得雨滴下落速度變慢,從而帶來更加清晰的視野。

  這種說法並不全面,由於光線照射透明雨滴後,會產生凌亂的射線,而上面說到的偏光眼鏡剛好能吸收這些雜亂的光線,理論上說是能夠做到讓視線清晰的。但下雨天通常的比較昏暗,再加上偏光鏡,雖然下雨的影響相對減弱,但昏暗的行車環境,也同樣會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因此,無論是偏光鏡還是普通的太陽眼鏡,在下雨天都不能起到清晰視線的作用。網上那些所謂的一戴上墨鏡大雨變成毛毛雨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了。因此,下雨天,大家還是老老實實打開雨刮,保持慢速行駛,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大咖點評:

  總而言之,大家開車戴墨鏡大多數都是爲了能夠看得更加清楚,只要能夠擋得住陽光,防得住“遠光狗”,那麼無論是什麼類型、什麼價位的都是一副好眼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