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週六晚上DD睡下之後,奶奶照看,我跟C爸帶着CC去逛超市。

看到甘蔗突然很想喫,於是挑了幾截,但是因爲快到關門時間,沒有人給削皮了。

稱重的大姐說,只有削皮的刀,木有削皮的人了。

C爸說,沒事兒我們自己來……

結果,沒想到甘蔗皮比想象中難削多了,平時看人家賣甘蔗的三下五除二就能削好一根。

C爸才削半截就表示太費勁了……

我在旁邊看着也費勁,說“得了,咱不費這勁了,咱就削完這一截,剩下的回家用刀劈開,直接用嘴啃皮兒吧……”

不過C爸還是堅持削完,說:“啃着喫你們太費牙,我還是削完吧。”

於是,我便站在旁邊熱火朝天、站着說話不腰疼的指點技巧:

  • 下刀避開結節處會不會好削些?
  • 別往回削,容易削着手。
  • 讓它站着跟劈柴一樣往下劈是不是容易呢?

小兒難養,爹更難當!你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對兒女的影響有多大

待C爸削到第三根的時候,一直坐在購物車裏仰着頭圍觀的CC突然非常認真的扭頭跟我說:媽媽,你是怎麼找到一個我爸爸這麼好的人啊?

你看你讓他削一根就行了,他偏要都削完了,你看我爸爸多貼心啊。

小兒難養,爹更難當!你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對兒女的影響有多大

我跟C爸一時被問的大眼瞪小眼。

架不住CC刨根問底的追問:你是怎麼找到一個這麼貼心的人啊?

我正在捋順思路思考該如何這個複雜的問題時,C爸搶答道:你媽多精啊!

“媽媽,我以後也想找一個爸爸這麼好的人,你也給我找一個吧。”

低頭見小娃抬着一臉的情真意切,但這個,媽媽可真幫不上忙…

晚上伺候崽子們都睡下後,照常跟C爸聊天,我拍拍他的肩膀:大兄弟,你任重道遠啊,你看你的表現可直接影響着你閨女的擇偶觀哪!所以啊,多對我好些,你不虧,這可不單單是爲我,而是爲了咱們下一代子女的幸福生活啊。

C爸一臉忿忿:你少猴精猴精的誆我了,我對你還不夠好啊,好到都成我閨女的擇偶楷模了,不過呢,你這潑猴表現也不錯,您老人家雖然只管站一邊兒動嘴,但句句聽起來也都是心疼我的。

沒見CC動容的原因嗎:你讓他削一根就行了,他還要都削完了,還是你先心疼我了呀?小孩子才只看“結果”,成年人都看“因果”。

所以啊,咱們倆相親相愛,就是給兒女們最好的愛了;咱們做好自己,就是給孩子最正的三觀了;咱們經營好自己的婚姻,就是給孩子們最正的婚姻觀了。

深以爲然。

2

之前寫家暴那篇文章時,下面很多媽媽留言:

小兒難養,爹更難當!你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對兒女的影響有多大

其實,答案就是我們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都沒發現:我們是在如何悄悄影響着孩子,而孩子又在如何默默觀察着我們。

如果細看周圍的家庭,你會發現,那些父母相愛的,子女的婚姻一般也不會太差;相反,如果父母經常爭吵,子女的婚姻也會有各式各樣的彆扭。

很多媽媽都曾抱怨,生完孩子之後,媽媽們經歷的最大的落差就是對老公的失望。

其實我想對爸爸們說,如果在教育孩子方面,受時間和精力的限制有心無力,那麼能爲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愛媽媽。

一個被愛包圍的媽媽,情緒是穩定的,會創造出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也會寬容的對待孩子。

但如果妻子遭受丈夫的冷漠、甚至暴力,她便會把這些負面情緒都轉嫁給家庭裏的其他人。

小兒難養,爹更難當!你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對兒女的影響有多大

曾有一位爸爸向美國著名的腦神經科學家梅迪納教授請教:教授,你告訴我,我怎樣才能幫兒子考上哈佛大學?

梅迪納回答說:從現在開始,你回家好好愛你的老婆。

在美國,對學業成就的最佳預測指標,就是家庭情緒的穩定性。家庭情緒越穩定,孩子今後成績也就越好

而家庭情緒穩定性大部分可被妻子的情緒所預測。妻子的穩定情緒從何而來,一大部分還是得看孩兒他爹啊!

如果是喪偶式育兒,哪個媽媽能心情好?

相反,只要爸爸給予媽媽足夠的愛,就算沒有足夠的時間陪孩子,孩子也能感覺到幸福。

成年之後,回想起自己的成長經歷,感覺最幸福的瞬間,都與物質無關,甚至父母對自己付出的種種都不曾那麼深刻,唯有那些父母撒狗糧的瞬間,才使人內心安全而篤定。

每回媽媽生日,看到爸爸挑選的戒指、項鍊、裙子,我都比我媽還感動,那是一種確定自己成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踏踏實實的覺得自己擁有很多很多愛的感動。

小兒難養,爹更難當!你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對兒女的影響有多大

愛不是相對而坐的傳道授業,而是一種悄無聲息的傳承。

每個人成年之後,都會無意識的重複父母的行爲,父母相愛的瞬間,是孩子生命中的光。

它比任何的說教、都更能讓孩子有安全感。

而日後孩子生活、擇偶的種種行爲都會“向光而行”。

父母給孩子的財富,不僅僅是金錢、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內心充滿力量。

諾貝爾獎得主莫言曾說:“爲什麼農村的父母也能培養出優秀的兒女?因爲在教育方面,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關係和態度決定了下一代的幸福感與價值感,而不是他們有多高的認知水平。”

父母相愛,大約就是給孩子最好的富養。

3

相反,父母的關係如果不穩定,孩子本身的安全感就會低。

活在一個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我一個朋友曾說,父母常年爭吵,動不動就談離婚,小時候,自己最怕的不是被父母批評,而是怕父母吵架

長大後希望他們過得好,但不想跟他們離得近,高考填志願他選擇是離家很遠的南方。

而他也覺得自己有很多性格缺陷:很冷漠,就算是表面上熱情,但其實心底裏對別人也並不在乎;很難真心的信任別人,更不相信男人。

小兒難養,爹更難當!你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對兒女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吵架,最受傷的是孩子,因爲他們會害怕家庭破裂,於是選擇壓抑自己的感受,做父母情緒的拯救者。因此形成的不健全性格,需要一孩子在成年後付出數倍的努力,纔能有一天和那些從小在慈愛的環境成長起來的孩子相平齊。

具體到咱們普通家庭,C媽還是那句讓大家耳朵裏磨出繭子的呼籲:孩兒他爹,請給孩兒他媽多一些尊重和愛護吧!

要知道,夫妻關係的殺手,有時候並不是出軌、家暴,而是她遇到困難時,你沒有幫一把;她遭遇心酸時,你不理解;她埋頭付出時,你視而不見。

所以,老父親們,多愛媽媽們一點,你不喫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