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帶你讀《窮查理寶典》,站在巴菲特背後的男人,有何等能耐?

聰明人在一起說人話,有趣的靈魂一起談談書。財經女俠葉檀,網紅主播孫思遠,和您一起看歷史、聊現實,談經濟、教投資。

葉:大家好,我是葉檀。

孫:大家好,我是孫思遠。

孫:前兩期,我們和大家聊瞭如何學習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如何像找對象一樣進行投資,我們對於作爲投資人的查理·芒格已經有了很多生動的瞭解。但是有人可能會說,芒格是很厲害、也很有錢,但是跟我有什麼關係呢?他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了。而且,很多人也很有錢,但最後還是過不好這一生,不是嗎?

葉:確實,有錢人的世界除了可以爲所欲爲,其實也有很多煩惱。很多企業家爲了企業生存發展整天擔憂,有的還因爲過勞猝死。很多年輕人爲了創業和奮鬥,遭遇了很多挫折,過得其實並不幸福。這一期,我們換個角度,把芒格作爲一個普通人來看看他的生活,聊聊他的八卦。

Part1:芒格怎麼對待自己的挫折?

【故事】悲催的人生經歷

孫:其實我們看芒格的個人經歷,他一生中也多次遇到過危機和挫折:

第一次危機,是芒格27歲的時候,由於和妻子性格不合,兩人離婚了。更不幸的是他的兒子得了白血病,這在當時是絕症,拖了幾年之後,最終沒能治好。30出頭的芒格面臨離婚、喪子的雙重打擊,但是後來,芒格很快調整過來,重新建立了家庭,並且認識了巴菲特。在41歲的時候,放棄自己的律師生涯,和巴菲特合夥收購伯克希爾公司,專職從事投資。

第二次危機,是芒格56歲,在投資事業正在走向輝煌的時候。因爲白內障手術失敗,他的一隻眼睛失明瞭,另一隻眼睛視力也嚴重惡化,差一點也失明,後來通過手術保住了很弱的視力。所以後來芒格的形象都是戴着厚厚的白內障眼鏡。

【結論1】人生不是爲了追求財富,而是幸福。

葉:在芒格看來,要克服挫折、避免焦慮,不能光指望自己的天賦和運氣,首先是要認識自己,我到底要什麼?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唯一的成功就是通過投資發大財,那麼這是一種失敗的生活。成功的投資,只是我們這種小心謀劃、專注行事的生活方式的副產品。但是,生活不僅僅是積累財富,有多少存款、多少股票、多大面積的房子這些東西,我們的根本目的是要追求人生幸福。而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才能得到幸福,首先要研究人生是如何變得痛苦的;研究企業如何做強做大,首先要研究企業是如何倒掉的。

【結論2】 如何看待“失敗”?有效犯錯,形成原則。

孫:這就是芒格提倡採取的逆向思維方式,所謂“逆向思維”,就是“反過來想”。在芒格看來,要想做成一件事,就應該知道怎麼做會把一件事做失敗。芒格一輩子,都在研究收集關於各種各樣的人物、各行各業的企業以及政府管理、學術研究等領域中的失敗案例,並把那些失敗的原因排列成清單,讓自己在人生、事業的決策上少犯重大錯誤。

巴菲特開玩笑的把芒格叫做“可惡的說「不」大師”,但實際上,就是因爲這麼多次地說“不”,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失敗。對於巴菲特和伯克希爾公司能夠持續50年戰勝市場,保持輝煌,它的重要性是再怎麼強調也不爲過的。巴菲特也經常和與他共進午餐的投資人講,“你們都非常聰明,不需要我告訴你們做什麼,我只需要告訴你們不要去做什麼,因爲這樣可以少犯錯誤”。這些不要做的事情,是巴菲特和芒格從一生的經驗教訓中得到的。

葉:比如生活上,大多數成功來自於你知道要避免做哪些事情,比如不輕易冒險、珍惜婚姻、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遠離邪惡之人。如同書中所述,“要是我能知道我會死在哪裏就好啦,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人生在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難題、非常棘手的難題。就像芒格遇到過家人得絕症,以及自己接近失明這樣的困境。他強調,有三點有助於應付這些困難:一是期望別太高,二是擁有幽默感,三是讓自己置身於朋友和家人的愛之中。

Part2:有錢人的生活是怎樣的?

【故事1】芒格其實是個“摳老頭”,一把年紀跑去和人擠經濟艙。

葉:芒格很有意思,明明已經有錢得令人髮指,在生活中還非常摳門兒。他自己平常單獨出行都是經濟艙,哪怕晚點或是誤機他都不着急,就拿一本書在機場看。他跟別的有錢人可不一樣,人家都坐私人飛機,出入高檔場所,儘量避免大衆生活;但他覺得坐專機太費油了,商用飛機更安全,還有他最受不了因爲擁有財富而失去跟世界的聯繫,對他來說,觀察社會、觀察人們是他的樂趣,也是他保持睿智通達的方式。

【故事2】“寵妻狂魔”

葉:雖然芒格“摳門兒”,對待家人可是一點也不含糊。芒格對妻子非常好,放到現在來看,他簡直就是個“寵妻狂魔”。他一旦要與妻子一同出行,他就必定會坐私人飛機。他的理由也很簡單,妻子身體不好,所以他一定不能讓妻子喫苦。而且他平常對自己是很節儉、很吝嗇的,但是遇到給自己太太買東西,他就從鐵公雞變成了“王思聰”,各種買買買。

芒格搞起慈善也是大手筆,向斯坦福大學一捐就是6千萬,捐贈學校、醫院,籌辦慈善機構都是盡心盡力,不但出錢,還投入時間和精力去維護。

【結論】投資股票VS投資家人(婚姻是最重要的投資)。

孫:芒格後來說,“婚姻是最重要的投資,而優秀的伴侶也不傻,想要讓人家選擇你,最簡單的方法就要讓自己配得上他。成功也是如此,要想成功,你要配得上成功。”在工作方面,芒格也建議我們應該儘量做到以下三點:一是不兜售你自己不會購買的東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二是不爲你不尊敬、不傾佩的人工作,如果你根本不認同你的老闆,那你就很難有工作熱情;三是隻跟你喜歡的人同事,也就是我們說的“道不同,不相爲謀”。

Part 3:對自己摳,卻不“奸”,作爲一個商人,他極度坦誠。

葉:芒格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極度地坦誠。他的理由也很簡單——說真話,我們就不需要記住自己的謊言了。

美國金融界有一位傳奇的債券投資大師叫比爾·格羅斯,他是這麼評價芒格的:“如果東海岸和西海岸同時被海水淹沒,不管是由於風暴地震還是道德淪喪,芒格的奧馬哈將依然會存在。應該用衛星將查理的道德標準播送到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以防止未來再出現安然或世通之類的醜聞。”

【故事】回收老太太的債券,購買合夥人股票

孫:有一位叫做瑞克·格倫的商人也親口說,他自己兩次看到芒格在商業交易中,付出了比他需要支付的金額更多的錢。第一次是在他們收購一家企業的時候,當時有兩位老太太持有這家企業發行的債券,他們本來可以很容易地以低於面值的價格收購這些債券,但芒格卻按照面值給她們付了錢。

第二次是瑞克·格倫需要一些現金去做另外一項投資的時候,當時瑞克·格倫想要把他們合資成立的公司的一半股權賣給芒格,芒格讓他開個價,他說13萬美元,結果芒格說,不行,應該是23萬美元纔對,後來芒格還真的給了他那麼多錢。這給查理·芒格抓到機會說出一句他非常喜歡的臺詞:“我是對的。你很聰明,遲早你將會明白:我是對的。”當然,查理·芒格都是對的,他給出的價格確實更準確。

葉:說起這兩個故事,我們就明白,雖然做投資就是應該以低價買入、高價賣出,但是 “在股票交易所佔價格低廉的股票便宜是一回事,但是佔合夥人或者老太太的便宜是另外一回事——這是查理絕對不會做的事”,因爲誠實才是最好的武器。

【結論】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豐富,更強大。

葉:當然了,芒格的人生經驗和投資智慧非常豐富,我們分享的只是冰山一角。上面的每一點,看上去都很簡單,但實踐起來,卻很不容易。但我們馬上能夠做到的,其實是不斷拓展不同學科的學習。因爲就像芒格所說,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我們掌握的知識、學科越多,對市場的瞭解也一定會更深入。

同時,在大家都渴望成功,甚至到了焦慮的時候,我們也不妨採取逆向思維,想要明白人生如何才能得到幸福,想想我們成功是爲了什麼,看看別人的失敗,看看我們自己走過的一些彎路,也許我們不會像芒格那麼富有,但是至少可以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豐富、更強大。

Part4: 總結:投資你自己

孫:這個讓我想到了巴菲特說過的一句話,別人問他:最好的投資是什麼?巴菲特的原話是“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你自己”。其實早年的時候,巴菲特是有演講恐懼症的,嚴重到什麼程度呢?根據他自己說,他只要在公開場合講話就會嘔吐。後來,他爲了把自己的短板補強,就參加了一個演講訓練營,就是《人性的弱點》的作者戴爾·卡耐基開辦的演講訓練營。參加完之後,巴菲特整個人脫胎換骨,他馬上就報考了奧馬哈大學的教師職位,從此,他的口才就變得一級棒。後來,巴菲特就把演講訓練營的畢業證書掛在了牆上,跟他沃頓商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畢業證書掛在了一起,表明這個證書跟它們是同等重要的。所以說,最好的投資是什麼?最好的就是投資你自己。這一點無論是巴菲特,還是他的合夥人查理·芒格,都用自己一生的經驗證明了這一點。

葉:投資你自己,再加上,多元思維,不要把自己變成一把錘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