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深圳喫貨小分隊(ID:i0755team)授權轉載

  “隆阿隆~

  騎馬去海豐,海豐人姓陳

  蔥阿蔥頭紅...”

  汕尾,我的老家

  有天底下最好喫的

  薄餅、層糕粿、九毛膏

  有喫宵夜的二馬路

  以前還有拉風的三輪車

  還有我跟我爸的母校 鳳山小學

  ……

  說到這,我就餓了,很想回家

  小時候在汕尾老家待過幾年,後來就跟着爸媽來了深圳,雖然在深圳長大,但我的胃還是惦記着家鄉味。

  新城路的早晨,是從鼎溜粿、腸粉、包子開始的。小時候,阿嫲都會帶着我去那裏喫早餐,賣鼎溜粿的伯伯都會讓我多喫點。

  1 層糕粿

  阿媽說她們那代人,每年只有到了七月半的時候才能喫上層糕粿,那時候還要先把米磨成粉,曬乾之後留到做粿這天用。

  但在我的記憶裏,賣層糕粿的阿叔總是推着小車穿梭在城區裏,現在外面賣的層糕粿變得不是小時候那種很期待很期待的味道了。

  在層糕粿面上都會鋪一層蝦米和芋頭,小時候總被大人念,嫌我喫得慢,因爲總會一層一層撕着喫,感覺這樣就能喫很多。

  2 豆花小推車

  “鈴鈴鈴,豆花,豆花”。每當在家裏聽到叮叮聲和吆喝聲,就會抓起一把零錢衝到樓下,有時候連鞋子都沒來得及穿,就是爲了把它買回家。

  豆花出沒的線路和時間都不固定,能遇見全靠緣分。我們汕尾的豆花,是加薑汁的,面上還會撒一層黑糖。

  我們小時候的夏天沒有珍珠奶茶,也沒有水果茶,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小推車豆花了。

  3 狗毛膏&草粿

  丨狗毛膏丨

  

  狗毛膏又叫九毛膏。劃重點:它不是用狗毛做的,很多身邊的朋友聽到它的名字,都會很詫異,但它其實是用一種叫狗毛膏草的海藻熬製,有點類似白涼粉。

  其實我一直沒明白爲什麼要把它做成小碗的形狀,再用小刀把它搗碎。還會加點冰沙、涼丸和糖水。但悄咪咪告訴你,加煉奶更好喫。

  小時候每到夏天,最喜歡的就是和家人到街邊攤上買狗毛膏喫。被改裝過的小拉車,上面用玻璃板隔成小格,格子下面墊着厚厚的冰塊,裏頭裝的是涼丸和狗毛膏。

  丨草粿丨

  草粿大家都比較熟悉,草粿通常會加甜橙膏一起喫,加不加涼丸或者煉奶就看個人喜好了。

  涼丸長得像西米,但其實是用番薯粉做的,沒有西米那樣有彈性。

  丨大粒丸丨

  喜歡喫甜的可以試試大粒丸,每顆丸子都有雞蛋那麼大,用濃濃的薑汁煮,裏頭包着花生芝麻碎。

  【店名】景記甜品

  【地址】汕尾城區二馬路150號

  4 以前只能在清明喫到的薄餅

  每到清明時節,家裏人都會張羅着包薄餅。薄餅有兩種,分甜的和鹹的。甜的薄餅一般只能在外面的薄餅攤買到,在我們家裏通常做的是鹹味的。

  要說薄餅的精華,就是在“鼎”上,一起一落烙成的餅皮了,餅皮很薄,但卻要比春捲皮要大片的多,喫起來口感軟韌耐嚼。

  以前每天心心念的薄餅,只能在清明前後喫到,現在已經是大街小巷常見的小喫了。但因爲深圳喫不到,所以還是會心念念。

  汕尾大大小小的薄餅攤很多,不過大多隻能在晚上才能遇到。這家開在【新城路】的【林舜傑薄餅】,一年四季,從早到晚都會開。

  【店名】林舜傑薄餅店

  【地址】汕尾城區新城路二街(來來飯店對面)

  5 汕尾牛肉丸

  在汕尾,我們的牛肉丸其實是餅的形狀,相比牛肉丸會更加脆口一些,而且一定要搭配幸運牌的蟹黃面一起喫,脫離了蟹黃面的牛肉餅,是沒有靈魂的。

  如果你不想喫麪,也可以換成別的粉,但真心不建議。

  【店名】南豐牛肉店、公平彭城牛肉丸店等等

  【地址】汕尾城區城內路高第街

  6 菜粿&小米

  “梅隴”的菜粿、“海豐”的小米是我們汕尾的一張名片。在家喫午餐的時候都會到高第街喫碗牛肉丸面再來一籠小米。

  丨小米丨

  小米和牛肉餅就像是秤不離砣的完美搭配,因爲有小米的地方就一定有牛肉餅。用薯粉做的皮,還能看到裏面的肉餡。

  丨菜粿丨

  菜粿是很多汕尾人午餐必喫的食物,剛出爐的時候最好喫,裏頭會放很多的餡料,有椰菜、香蔥、花生等等。

  丨高第街丨

  高第街的午市,是最熱鬧的。如果想喫牛肉丸、菜粿、小米,不妨到這裏。【南豐】、【公平彭城】都可以試試看。

  7 鹹甜糯米飯

  糯米飯有分甜鹹兩種。甜糯米飯里加的是白糖、花生米,鹹糯米飯裏是叉燒、花生米和臘腸,還要伴着醬油一起。在二馬路開了很多年的【明叔撈麪】,除了糯米飯,也能在這喫到撈麪。

  【店名】明叔撈麪

  【地址】汕尾城區二馬路240號

  8 菜茶

  菜茶在我們汕尾又叫“起鼎茶”,每年到農曆的正月初十,家家戶戶都會炒一大盆開丁茶,阿嫲說是寓意家族來年人丁興旺。但因爲好喫,後面漸漸就變成了街邊宵夜小喫。

  【店名】一佳菜粿菜茶

  【地址】汕尾城區新城路167號

  9 汕尾漢堡包

  在我們大汕尾,漢堡可不是你想象中的漢堡,至於爲什麼叫它漢堡,我也不知道。但在每個地方,它的叫法也都不一樣。

  【新城路口】這家店的老闆原本在汕中門口擺小攤,雞蛋仔、漢堡包還有魚蛋 ,也還是以前的味道。

  【店名】汕中港式小喫

  【地址】汕尾城區新城路路口(與文明路交匯處)

  10 汕中刨冰

  汕尾的刨冰有好幾家,以前的大街冰室,現在的奎山和西門。但汕中人,一定知道這家。刨冰上鋪滿珍珠、椰果、花生、紅豆,冰都喫完了,料還剩很多。

  【浪漫滿屋】就在汕中的斜對面,在放學或者晚上的時候,門口總是擠滿了來喫冰的小情侶。

  【店名】浪漫滿屋

  【地址】汕尾城區廣場路(汕中斜對面)

  11 油炸粿&炸蝦姑

  很多路邊攤都能見到油炸粿,裏面包的是菜頭絲,每個地方的叫法不一樣。但我們汕尾的,是要蘸着蒜蓉水一起喫的。

  有些賣油炸粿的攤子,還能買到炸蝦姑,喫的時候可要小心,可能會被卡到喉嚨。

  12 宵夜海鮮粥

  我大汕尾的宵夜,從街頭走到巷尾,每天都能不帶重樣的。海鮮粥是宵夜常點的,用料滿滿,喫的時候可以加一點油條一起哦。

  【店名】忠記海鮮粥店

  【地址】汕尾城區二馬路164號

  13 少不了的海鮮

  二馬路的榮泰市場,塑料盆裏裝滿了各式各樣的海產,蝦姑、斑魚、紅杉、沙白,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都能在這裏買到。

  丨海味幹曬丨

  在汕尾人眼裏,沒有什麼海鮮,是不能被曬成乾的。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曬,蝦乾、馬鮫魚乾、墨魚乾...小時候總會偷偷趁阿媽不注意,抓幾個蝦乾喫,然後被追着打。

  14 大汕尾的特產

  丨油柑鳥梨

  油柑、鳥梨、楊桃的醃製水果,還有汕尾話叫做“甩哎”的酸李子,這些都是很多汕尾人從小到大的零嘴,阿嫲出遠門的坐車時候,還不忘放幾個在口袋裏。

  丨糖果特產丨

  遮浪馬仔、海豐豬油糖、地豆酥、黑糖餅、公平牛肉脯...這些都是我大汕尾的特產,出深圳的時候總會帶一些,不帶總覺得會缺點啥。

  新城路的腸粉、來來的盒子飯、志哥的雞柳

  還有得合的燒臘、紅衛糉、鼎溜粿

  海珍的早茶、成香的蒸飯、燒烤攤的烤牛肉餅

  陸河的油茶、海豐的小米、梅隴的菜粿

  ......

  這些都是下次回來汕尾的動力

  15 這就是我的家鄉

  這裏有所剩無幾的老唱片店

  門口播放着“恭喜恭喜恭喜你呀”的歌曲

  這裏保留着很多老的街道

  (麻皮街、漁村大路、城內宮前巷...)

  這裏有我們引以爲豪的漁港

  這裏有將近300年的歷史的小學,大半汕尾人都在這裏讀書,也是我和我爹的母校呢。我爹說以前上學會經過城隍廟,上學前都會去拜拜(怪不得我爹這麼虔誠,攤手.jpg)。

  而我最喜歡的是去學校旁邊雞蛋伯的文具攤,因爲可以跟他"車大炮"吹吹水。

  寫在後面:

  很多時候食物之所以好喫

  並不僅僅是因爲食物本身

  而是因爲這份味道里

  有着屬於你獨一無二的記憶

  是那個叫“故鄉“的記憶

  我把我最愛的家鄉小喫分享給你

  攝影丨賽德·烏漆嘛黑

  作者丨賽德·烏漆嘛黑

  喫貨們都在看

  微信即將全新改版

  如果你還想找到可愛的我們

  請將【北京喫貨小分隊】設置爲星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