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达黎加的一家诊所,为患者提供伊博格碱——一种有毒的粉末状药物。

(摄影:Juan Arredondo)

据说,一种从雨林灌木提取的、名为伊博格碱的物质,可以重置大脑受损神经通路,从而把成瘾者从对药物的依赖中解救出来。很多得知这一消息的成瘾者都跑到墨西哥和中美洲的一些小诊所寻求治疗,据说服用后经过48小时噩梦般的经历,就可以摆脱毒瘾。但是,这种被成瘾者视作救星的物质,却被美国列为了禁药⋯⋯

“满眼都是成群的蝗虫,滚滚的乌云遮住了卧室的屋顶,汗水顺着前额、胸口和双手往下淌,你感到呼吸困难,周围的墙壁扭曲变形。你捂住双眼,但幻像仍然出现,而且比现实还要真切。卧室的窗户一片漆黑,上百个邮票大小的电视屏幕闪现,放映着你童年的一幕一幕:两岁时听到的收音机里的一段旋律,幼儿园生日聚会时袜子的颜色,祖父变了调的声音。慢慢地这一切堕入黑暗,变成魔鬼、匕首和妖魔军团,你想逃离这一切,但什么也做不了。你无法醒来,也无法动弹,你是谢伊·普鲁格(SheaPrueger),你将这样被困在这里48小时,这是任何人都不愿重来一遍的经历。”普鲁格说。

伊博格碱的支持者:谢伊·普鲁格(左)和雷克斯·科根(右)认为,伊博格碱不仅能够治疗药物成瘾还能治疗抑郁症。

说这话时,普鲁格正坐在哥斯达黎加家中花园的藤制吊椅上,荡着秋千。她今年30岁,在纽约当模特时曾经注射过海洛因。如今,普鲁格回忆自己5年前,使用一种名为伊博格碱(ibogaine)的精神药物治疗阿片成瘾时的那段孤注一掷的戒毒经历。

在伊博格碱之前,普鲁格曾经尝试过美沙酮(methadone)、纳络酮(Suboxone)、成瘾者匿名互助组织(Narcotics Anonymous)和其他疗法,却没有一种有效。于是2011年,在危地马拉一家地下诊所的一间水泥墙房间里,普鲁格尝试了伊博格碱。整整两天,她都躺在一张床垫上,无法移动,晕眩恶心,意识如堕入地狱般的深渊。在此之后,普鲁格保持了9个月的戒断,除了2012年6月的一次复吸,她没有使用过任何毒品。

成功戒断的成瘾者和很多科学家都宣称,伊博格碱这种源于热带雨林一种叫伊博格(iboga)的灌木的物质,含有能“重启”大脑成瘾中心的分子,能使成瘾者不再渴望毒品。听到这些信息,成百上千的成瘾者涌入墨西哥和中美洲的诊所,想尝试这种药物,因为这种药物在美国是非法的。据统计,2006年这类诊所只有几家,而今天则有约40家。诊所的运营者宣称,一剂伊博格碱可以使70%的患者戒除成瘾行为,还能够治疗抑郁症。

伊博格碱是从这种名为伊博格的灌木中提取的物质。(来源:Drugfoundation.org)

如果成功率真如他们所说,那么伊博格碱将有望成为解决毒品问题的绝无仅有的良方。大量研究数据表明,自2007年以来,仅在美国,海洛因成瘾者的人数就已经翻了一倍,至今已达一百多万。2014年全美药物使用和健康普查的数据显示,美国有710万各类严重成瘾患者。大多数成瘾者都曾经试图寻求帮助,但这些努力大都成效不大,那些曾经接受治疗的阿片制剂成瘾者,有40%~60%的人都会复吸;采用美沙酮疗法的成瘾者,停药后的复吸率高达80%。

但是,伊博格碱类药物存在很大的缺陷——它可能会致命。这也是为什么它在美国会被禁的原因,美国缉毒局(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对它的使用制定了最严格的限定。使用这种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经常会出现心律不齐,这可能导致心脏骤停,甚至有时会致命。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表明,在1990年到2008年使用伊博格碱治疗的病例中,有19例因伊博格碱导致死亡的案例。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认为,由于一些像危地马拉那样的非正式诊所不会跟踪所有的不良案例,所以真实的致死率可能会高达1/300。对动物的相关试验表明,即便没有被这种物质杀死,动物也会出现永久性的脑损伤。“我们真的需要伊博格碱吗?如果它有毒性,那么回答是NO。”,哥伦比亚大学医药中心的精神病学家赫伯特·克雷伯(Herbert Kleber)如是说。

然而,那些急切的成瘾者在尝试了美沙酮治疗、咨询治疗和其他方法却依然无法戒断后,却都会选择忽视那些关于伊博格碱会导致心脏骤停、脑部永久性损伤的风险警示,因为这些成瘾者将伊博格碱看作他们获得健康生活的最后机会。

哥斯达黎加酗酒和药品依赖研究所(Institute on Alcoholism and Pharmaco Dependency)是哥斯达黎加官方认可的成瘾治疗中心,这家机构的负责人路易斯·爱德华多·桑迪·埃斯基韦尔(Luis Eduardo Sandí Esquivel)认为,这些治愈率听上去很高,但其实并没有可靠的科学证据支持,提供伊博格碱的康复中心只是在利用这些患者的脆弱,康复中心围绕着伊博格碱设计了各种仪式,并告诉患者药物可以重启大脑从而戒毒,患者会被这些神秘的仪式和诱人的承诺打动,并花费高额的费用,但最后的现实往往跟当初的承诺不同。桑迪还说,他们收到过许多使用伊博格碱引发严重并发症的报告,还有很多复吸而不得不重返治疗的案例,但由于他们没有相关的行政权力,所以也不能做什么。“我觉得利用患者的痛苦和绝望,趁机给他们提供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操控。”桑迪说。

心律失常是伊博格碱可能造成的潜在致命副作用。

当然,如果成瘾者使用伊博格碱治疗却因此失掉生命,那么重归体面的生活就完全谈不上了。已经有确切的文献表明,伊博格碱会给心脏带来风险,同时,也有可能会产生脑损伤。20世纪90年代,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开展的一些动物试验显示,以100毫克/千克体重(对于人类来说,大约相当于16毫克/千克体重)的剂量给大鼠注射伊博格碱后,会造成严重脑损伤和小脑中浦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一种较大的控制运动功能的神经元)退化。而1996年美国环境保护局的一项研究表明,按100毫克/千克体重的剂量,给大鼠注射伊博格碱后,大脑一些特定区域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会显著增加:脑干部位会增加215%,纹状体部位会增加142%(小脑中没有发现显著变化),而GFAP蛋白过量表达是大脑和脊髓细胞结构损伤的重要标志。

事实上,伊博格碱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甚至有许多成瘾者戒断后却又再次复吸,对于药物可能导致的伤害的担忧,使得伊博格碱不能成为主流的成瘾治疗手段,只能出现在那些非正规的康复中心。只有在多个研究中心通过了随机、双盲、有安慰剂做对照的临床试验后,这种情况才可能得以改变。但目前还没有这类研究将要开展的消息传出,因为出于安全考虑,美国或欧洲政府机构不大可能资助这些研究。

然而,寻求戒断毒瘾的人为数众多,使得伊博格碱注定在短期内不会消失。许多吸毒者认为不是伊博格碱治疗的无效导致了他们的复吸,而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弱点,“我不能说伊博格碱能把你的生活还给你,但它给了你找回生活的能力”,一位吸毒者说到,“而没有智慧指引的自由是危险的。”因此,希望没有吸毒的人永远不要尝试第一口,吸毒者们能够早日接受正规戒断治疗,重回正常生活。

重庆同济医院戒毒康复中心(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