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節省企業人力成本,其實有很多視角可以思考,很多方法手段去做,裁員是最低級的手段。

——人力君

對於人力資源管理者們,一般來說,大批量裁員是最直接的節省企業人力成本的手段,面對沉重的經濟壓力,資金流壓力,裁員成爲了企業保命的最後法寶。

然而,很多企業裁的不好,反而把自己胳膊腿砍掉了,只能在市場中苟延殘喘了。

1

員工是財富

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

二十一世紀,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作爲企業來說,員工可以稱的上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企業的發展和人的發展是統一的,密不可分的。

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很多因素,資金、市場、客源、銷售渠道、員工等等。

而員工卻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想想看一個人如果沒有了靈魂他會是什麼樣子,那麼一個企業呢?

而當企業面臨困難時,不應該想着要裁掉員工,而是要有着帶領員工一起度過困難的信念,讓員工感受到這份信念,他們就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而不是做大難臨頭各自飛的一羣鳥兒。

當然,並不是說完全不能裁員,而是裁員一般是先裁掉績效低的員工,但績效低並不代表能力差,企業在裁員之前應該先考慮到員工是否還能被激勵,或者換崗發揮價值。

如果盲目裁員,只會引起企業內的恐慌,不利於企業穩定。

而在企業困難的時候,人力資源部門的重心就應該放在留住核心人才上面,因爲一名核心人才的流失就意味着:

至少平均2個月的招聘期、平均3個月的崗位適應期,平均6個月的團隊融入期,平均12個月貢獻轉換期...

同時,還有相當於N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和時間成本,還有超過40%的失敗率。

所以說,想要降低人力資源成本,穩留核心人才,纔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但不排除最終是因爲員工能力差無法提升而裁員,但這時的裁員屬於人才重新規劃。

是在保證企業內部人員穩定性基礎上的隊伍優化,HR對被裁員工做好相應安頓工作即可。

2

降低人力成本

HR還要懂地理

有的時候企業業務發展好,需要大量擴招,在現有的預算上有什麼辦法降低人力成本嗎?

舉個例子,某企業有幾千名一線基礎員工,現階段業務高速發展,還需要擴招幾千名員工,這些員工在上海的薪資水平在7~10K。

企業每年都在在支付這份大額的人力總成本,表面上看這是一筆不得不支出的高額成本。

然而這個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做了一個非常大膽的舉動,爲企業今後節省了近一半的人力成本,這個舉動是什麼呢?

這個企業在一個三四線交通樞紐的地方新建了一個事業部,在當地和周邊城市大量新招員工,然後按照當地的薪資水平支付薪資與五險一金。

這樣一來,對比上海每人7~10k的薪資支出,每年人工成本節省了近一半出來,雖然新建一個樓或租一個樓可能要花一筆錢,但是相對於每年節省的人力成本來說這筆支出非常值得。

其實這不算什麼新穎的舉動了,像京東在宿遷的呼叫中心,除了是劉強東回報家鄉之外,其實還爲京東降低了人力成本。這其中具體的道理,很容易就明白了。

3

迎接新技術

人才結構升級應對市場變化

2018年各種“無人”的新聞頻繁的佔據頭條,比如海底撈斥資1.5億的無人餐廳、阿里在杭州的無人酒店、京東的機器人物流…

這些新聞無一不在向我們宣示着,AI時代來了。這也意味着AI勞動力來了…

以前可能沒想過,做火鍋的企業會需要AI人才,而高端的技術人才能爲企業在其他方面節省成本,這是企業長遠的眼光。

也許以後人力資源部門開會討論的不是要選擇剛剛面試的哪個人,而是在跟業務部門討論要選哪一種機器人~

4

人力資源部門的轉型升級

才最給組織省錢

上面說了高端AI能代替底層勞動力爲企業節省成本,但企業始終是有機器無法代替的人在的。

有人在的地方就需要管理,需要HR。

如果說把企業比喻成一輛賽車,HR部門就是檢修員,檢修員必須要了解清楚這輛車的每個零部件運轉消耗情況,以便能夠及時更換,及時給油,及時潤滑,及時檢修。

如果還用傳統的停車檢修方式,難免會被別的車超越,而如果檢修員能使用一些先進的工具,運用數據,能夠實時全面的掌握每個零部件的運轉,做到修理最精準,動作快,就可以確保這輛車有最足的動力在市場上一直奔馳!

而有的企業的HR部門,直到某個零件壞死才發現,纔去補修更換,手頭又沒有現成的零件,還要去臨時採購,幾次這樣車輛都會停滯不前,直到修整好再繼續上路,漸漸地只有在市場上落後。

相對比,是維護保養好車輛更節省成本的性價比高,還是壞了零部件就更換花費更高呢?大家一目瞭然。

人力資源部門的服務功能是否全面,共享服務中心員工評價好壞也是公司人資部門能力的證明,三支柱應不適合每一個企業,但是企業本身的HR部門是否能對自己的職能和服務進行思考和轉型升級很重要。

5

總結

除了裁員,節省人力成本的辦法有許多,且人力資源管理者們的工作又不是僅僅圍繞控制人力成本展開的。

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與其他的工作有相對的複雜性在裏面,不過只要做到以下幾點靈活應對會好做很多:

1、按時做好人才盤點工作,調整人才結構來控制成本;

2、貼近公司業務,主動去從業務角度思考問題;

3、主動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瞭解一切最新的訊息;

4、學會利用各種數據化工具,提高效率節省時間,用於思考。

精彩預告

文章第3條:《爲什麼有人會選擇發年終獎前跳槽?》

文章第5條:《社保入稅怎麼辦?HR應該提前知道這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