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北農”)與多家單位合作的“豬健康養殖的飼用抗生素替代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以及“家畜養殖數字化關鍵技術與智能飼餵裝備創制及應用”項目獲得兩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同時,另一項獲獎的“家畜養殖數字化關鍵技術與智能飼餵裝備創制與應用”項目時由大北農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北京農學院、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等7家單位合作完成,主要針對我國家畜精細養殖全面數字化的需求,開展了“飼料營養數據庫與家畜營養動態模型構建”、“家畜電子標識及智能飼餵設備創制”及“環境精準控制及養殖過程數字化平臺研發”三方面的研究。

(原標題:大北農獲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曾因科研成果漲停7日)

新京報訊(記者 王思煬)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其中,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北農”)與多家單位合作的“豬健康養殖的飼用抗生素替代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以及“家畜養殖數字化關鍵技術與智能飼餵裝備創制及應用”項目獲得兩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除上述兩項科研項目外,2019年12月30日,農業農村部將擬批准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192個植物品種目錄予以公示,大北農子公司的DBN9936玉米品種位列其中。受此消息影響,大北農股票曾連續收穫7個漲停板,市值一度突破300億元。

獲獎項目將推動養殖健康化數字化

據大北農介紹,“豬健康養殖的飼用抗生素替代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由大北農與浙江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7家單位合作完成,主要針對生豬養殖飼用抗生素過量使用和濫用引起的細菌耐藥、抗生素殘留、肉品質下降及土壤水體污染風險等嚴重威脅我國養豬業和飼料產業的問題,在新型飼用氨基酸創制、內源氨基酸合成激活與氮高效利用、新型低蛋白質飼料製備等核心技術方面實現了創新突破。

目前,該成果已獲國家飼料添加劑新產品證書3個,制訂行業標準3項。其中,由大北農飼用微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制的“約氏乳桿菌”新飼料添加劑作爲獲獎項目的重要支撐,具有明顯改善腸道微生態、促進養分消化吸收、修復保護腸黏膜等功效,爲飼用抗生素替代提供了技術保障,推動了飼料無抗畜禽健康養殖,以及動物源性食品安全與環境安全。

同時,另一項獲獎的“家畜養殖數字化關鍵技術與智能飼餵裝備創制與應用”項目時由大北農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北京農學院、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等7家單位合作完成,主要針對我國家畜精細養殖全面數字化的需求,開展了“飼料營養數據庫與家畜營養動態模型構建”、“家畜電子標識及智能飼餵設備創制”及“環境精準控制及養殖過程數字化平臺研發”三方面的研究。

目前,該項目已建成功能完整的中國飼料數據庫,獲得了系列化的家畜營養動態模型及日糧配方優化系統;率先實現了家畜電子標識國產化,創制了家畜生命體徵感知系統及智能精準飼餵裝備;創建了家畜環境精準控制系統,形成了家畜養殖數字化管控和畜產品溯源的理論與技術體系,實現了主要家畜養殖數字化與智能化的理論與技術創新。

轉基因玉米獲安全證書曾帶來7個漲停板

資料顯示,大北農主要經營生豬養殖與服務產業鏈、種業科技與服務產業鏈業務。其目標是志創世界級農業科技企業,把握科研、品質、推廣服務爲核心能力,佔據農業科研製高點,成爲農業領域自主知識產權最多的農業科技企業。而在近期,大北農的科研成果信息也獲得A股市場廣泛關注。

2019年12月30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將擬批准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192個植物品種目錄予以公示,目錄中包含大北農控股子公司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DBN9936玉米品種。

平安證券分析師蔣寅秋和文獻在研報中指出,國內轉基因農作物首先發展非食用經濟作物,其次飼料、加工原料作物,再到一般食用作物,最後是口糧作物。此前,國內轉基因高植酸酶玉米獲得安全證書,但卡在品種審定階段未能產業化。此次,玉米品種獲安全證書意義重大,但安全證書擬獲批僅爲產業化第一步,仍須經過品種審定等程序,一般需要1-2年且具有不確定性。

受消息面影響,自2019年12月30日起,大北農股票連續收穫7個漲停板。據新京報記者統計,大北農股價由2019年12月29日收盤的4.53元/股升至2020年1月8日收盤的8.02元/股,漲幅達到77.04%,期間總市值突破300億元。而自1月9日起,大北農股價出現回落,截至1月10日收盤,大北農報價6.79元/股,總市值約爲284.84億元。

2020年1月10日,對於新獲得的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勵,大北農表示,獎項是對大北農科研領域研發能力的肯定,激發了員工的科研創新激情,未來將繼續加大科研投入,推進新技術的研發。同時,本次獲獎事項對大北農的當前業績暫無影響。

新京報記者 王思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