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1月25日“品鑑嶺南”採風行 | 尋覓文化名山的神祕與驚豔 11月25日(週日),第九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觀音山採風行,由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蔣子龍帶團,攜衆位全國著名作家雅聚觀音山採風,展開登高攬勝,參禪問道,寫作之旅。

2018年第九屆第一次品鑑嶺南作家採風團在觀音聖像前合影留念

此次採風團團長蔣子龍是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原中國作協副主席,作爲著名作家和中國文化的使者,他先後出訪過歐美亞等十幾個國家,2012年8月16日獲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頒發的首屆東方文豪獎。

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蔣子龍接受媒體採訪 近幾年,由香港商報與廣東省旅遊局合辦的中國著名作家品鑑嶺南活動,都會走進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的觀音山採風。同時,每年也引得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前赴後繼的去往觀音山,放鬆身心、尋找創作靈感。

往屆品鑑嶺南作家採風團在東莞觀音山採風賞景 東莞觀音山是嶺南佛教聖地,相傳爲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初入中土時首處停留之所,其山頂供奉着世界最大花崗岩石雕觀音聖像。每年來登高賞景、祈福納祥的信衆、遊客數不勝數,被專家、學者盛讚爲“南天聖地 百粵祕境

往屆品鑑嶺南作家採風團參觀觀音山古樹博物館

往屆品鑑嶺南作家採風團參觀觀音山古錢幣博物館

當這些文學大咖遇見觀音山,他們又會留下怎樣的驚喜?如果你熱愛文學,如果你想偶遇文學大咖,想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一定不要錯過,這1月25日“品鑑嶺南”採風行。

第九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廣東行作家採風團成員名單

 採風團團長

蔣子龍

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作爲著名作家和中國文化的使者,他先後出訪過歐美亞等十幾個國家,2012年8月16日獲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頒發的首屆東方文豪獎。1979年發表《喬廠長上任記》,揭示了新時期經濟改革中的種種矛盾,剖記》、《鍋碗瓢盆交響曲》等。曾創作出社會時代析了不同人物的複雜的靈魂,塑造了一位敢於向不正之風挑戰、勇於承擔革命重任,具有開拓精神的改革者的形象。作品較早地把注意力由揭露四人幫造成的創傷轉向社會現實,表達了當時人民渴望變革的迫切要求,因而獲得讚譽。代表作《赤橙黃綠青藍紫》通過幾個不同性格的年輕人之間的愛情、友誼、信念的衝突,告訴人們青年只有投入到時代改革的洪流中,人生纔有意義。《燕趙悲歌》、《陰差陽錯》、《一個工廠祕書的日所特有的、意義深刻的人物形象,《喬廠長上任記》已被公認爲新時期中國文學的一個里程碑。 採風團成員

陳世旭

原江西省文聯主席兼作家協會主席,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上世紀80年代以《小鎮上的將軍》一舉成名,繼有小說《驚濤》、《馬車》、《鎮長之死》獲全國文學大獎及魯迅文學獎;其多部長篇小說對“當代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靈魂漂泊、精神成長進行了精當描述”,“表達了消費時代中國知識分子人性割裂與精神‘沙化’的深切憂慮”。近年所作《八大山人傳》是史上唯一一部書寫清初畫聖八大山人的長篇傳記作品,爲讀者還原了藝術家有血有肉的傳奇人生,深刻展現了傳主卓爾不羣的精神品格,在傳記文學作品中具有獨特的文學品位。

劉玉民

原濟南市作協主席、山東文人書畫院院長等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長篇小說《騷動之秋》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另外著有長篇小說三部,報告文學爲(集)四部,劇作選三部,以及詩歌集、散文集、中篇小說等多部。作品被改編成廣播劇、電視劇、電影、戲劇、小說連播等多種形式廣爲傳播。有的作品被到海外。主要事蹟及作品,中國現代文學館和烏鎮茅盾紀念堂,山東威海市、榮成市博物館等均有專題展示。近年多有書法作品聞世,人民日報、文藝報、大衆日報、齊魯晚報、前衛報、四川文學、金橋等諸多報刊均有發表。作品入選《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珍品書系》和《齊魯名家.書法卷》。

董立勃

新疆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一級作家,新疆文史館館員、新疆大學客座教授。曾任新疆文聯副主席、新疆作協常務副主席、祕書長。至今已發表出版長篇小說《白豆》等二十餘部。發表中短篇小說近百篇,出版小說集六部,散文集二部。獲過多種文學獎項。多部作品被改編爲電影連續劇。

朱小平

《海內與海外》雜誌主編(正廳級)著名散文家《海內與海外》是中國僑聯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月刊,每月15日出版。其宗旨是:展現海內外華夏兒女在各條戰線爲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爲統一祖國、爲加強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爲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以及對各國經濟文化建設作出貢獻的業績和風采。

荊  歌

號累翁,蘇州人,著名作家、書畫家。出版有長篇小說十部,中短篇小說集多部,收藏文化隨筆集三部,以及書法作品集《荊歌寫字》。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是文壇60年代出生的代表性小說家。曾在杭州、蘇州、寧波、成都等地舉辦個人書畫展,同時也被認爲是江南才子型文人書畫的代表人物。

褚佩榮

浙江省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1964年2月出生於寧波,1984年畢業於浙師大化學系,先後做過教師,公務員,現爲《文學港》雜誌社主編,寧波市作家協會主席,浙江省作協副主席。出版過多部詩集及散文隨筆集等,曾獲首屆徐志摩詩歌節青年詩人獎、新世紀十佳青年女詩人稱號、第五屆華人青年詩人獎、《詩刊》年度詩人獎、《詩歌月刊》巜北京文學》雙年度作品獎、人民文學詩歌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優秀作家貢獻獎,詩集《像我的親人》獲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獎,詩集《看見》獲全國第四屆魯迅文學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