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A股爲何漲得太慢?

2018年11月25日 06:00作者:本刊特約 樂松

繼10月底11月初在北京金融博覽會證券市場紅週刊專場演講上,筆者宣佈中長線機會來臨,別等啥市場底了以後,市場從2449點最高到達2706點,短短時間中小創指數漲幅最高達15%,創投概念、券商板塊行情非常火爆。應了那句話:財富取決於極少的大高潮,幸福取決於較多的小滿足。當前很多人問市場爲啥漲得這麼慢呢?另外到底有沒有大行情呢?從操作策略上看這些都是需要先搞清楚的問題。

套牢盤多致市場“磨底”期延長

本週雖有調整,相信大部分人都認爲行情還沒結束,但除了上述談到的一部分板塊外,別的股票尤其是去年表現良好的藍籌股上漲非常慢。因爲這是磨底行情。不能一漲就想啓動,一跌就說崩盤。現在的市場還很虛弱,市場剛開始的回升主要是來自空頭抑制空間,也就是主要由於沒有拋壓很小的買盤也能引起較大的上漲(下跌同理),但我們相信底就是這兒了,再次探底不過是多一次短線背離罷了,然後還得漲,政策喊話是強心針,要想真正啓動,還需更多的血液:資金。

當前市場已經脫離使用大熊市思維的區間,但仍比較脆弱,外帶政策干擾又太多,還是那句話,市場還會磨很長時間,不過會越磨越高。從博弈角度上看,“磨”的原因在於上方套牢盤非常多,10月18日上方套牢盤有58%要下來。市場本地籌碼只有42%,其中獲利盤僅有14%,也就是說目前市場上,每100股籌碼中,至少有58股是高高在上且套牢了至少兩個月以上的中期套牢盤,還有27股是近一兩個月來的的短期套牢盤,只有14股是獲利的。截至22日這個套牢比例變成了52%,下降不多,畢竟上面還有近52%的套牢盤要下來呢。

根據經驗看,從熊市到牛市,往往需要本地籌碼達到80%以上後纔有可能啓動強勢避空行情。未來是美好的,但不會輕易給你。對“底”要有信心,對“磨”更多的耐心。創投概念的飆升與增設創投板直接相關,至於券商,也是創投概念,同時政策上解除了股權持續爆倉的憂鬱,同時有些龍頭股已經接近淨資產,這也很罕見。如果行情繼續延伸,預期別的真成長個股也會隨後有良好表現,本週的調整,一些這類股票已經出現抗跌了。

政策底和市場底皆備,資金趨勢延續

20日開始,股指低開並集體大跌,出什麼事了?從有效市場理論來說,投資者在股市裏的絕大部分時間裏全是一廂情願,杞人憂天。在筆者看來,調整還會持續,“磨”在預期之中。抄底逃頂靠格局,頂底之間靠耐心。

眼見市場走得這個熊樣,很多人在懷疑:牛市會有嗎?首先筆者要申明,投資首先是需要看準趨勢、配置資產和調配資金的,那些認爲投資就是選好股票買了長期持有的人是沒搞清楚策略,應該幹什麼的,最起碼是屬於傻投資一類派別的,認爲做價值投資就不需要考慮回撤,也不做止損,在我們看來也是荒唐可笑和不切實際的。前幾天連王亞偉的千和資本旗下也有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提前清盤,應該是客戶不同意完全放任自流。

其次,當前估值足以匹配歷次大的底部估值水平,上交所和深交所數據顯示,10月18日上海主板、深圳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爲12.41,13.62,22.26和30.12倍,截至發稿爲止,這些市盈率分別變爲13.27,15.27,24.73和34.88,可以看到漲幅不大且仍然處於偏低狀態。

每次瘋狂下跌或上漲時都有人提出這次會不會不一樣了?其實格言是這麼說的:天底下沒有新鮮事,現在發生的都是過去的重複。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底1664之前沒有什麼政策底而是直接起來的。這次的政策底不是10月18日的2449點的時候而是之前7月開始降準之時,2449就是市場底部,沒有什麼市場底了。下面換個角度從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來論證。上述低估值和今年以來四次降準等都算必要條件。必要條件還有補跌的出現。充分條件就是市場炒作資金。10月底已經變成紅色上升趨勢!現在資金趨勢仍在延續之中。這表明一箇中級或以上級別的趨勢正在延續中,沒有發生改變。就像大家直觀看到的北上外資持續流入,僅10月小幅流出,全年流入已經高達1000億元,另外申購板塊指數基金的資金和上市公司回購資金仍在繼續中,沒有減緩的跡象。

未來新一輪股票牛市正在孕育當中

最後,會不會由此形成大牛市,不再做大的震盪?不是不存在這種可能性,做好實現最好願望的準備,萬一實現了呢!中國已經選擇了收貨幣、減稅負,這說明我們有望走向美國式的長牛之路,未來新一輪股票牛市正在孕育當中,所以我們說當前的中國資本市場面臨着難得的歷史性投資機遇。

的確,剛剛公佈的10月宏觀數據表明經濟仍然承壓,據說2019年年中經濟下滑有望止住,若真如此,業績底就有可預期的基礎,但也並不十分可靠。可擔憂的仍是中美貿易摩擦會持續很長時間,變數也相對較大。美國不得大便宜決不會善罷甘休。本週初美國商務部啓動針對關鍵技術和相關產品出口管制框架徵求意見,其中針對中國的意味較爲濃厚。技術封鎖比關稅潛在損傷可能更大。如果執行,意味着美國出口管制政策被大幅擴大,這是關稅之後,貿易衝突演變的新趨勢。貿易摩擦由此升級至技術封鎖。雖然已經定下來兩國元首本月底要在APEC會議上碰面,但之前連打前站的商量都沒有,估計很難取得突破性進展,兩國貿易摩擦會緩和但不會立即結束。

另外最新中國經濟減稅降費的實質性刺激措施也還沒出臺,最早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推出,肯定會一根陽線改三觀,會促使行情向縱深演繹,如果明年兩會纔出,期間資金一旦不濟形成流出趨勢,操作上還是需要波段減持的,雖然,及時準確的判斷也不是容易的事,但擇時和選股兩個大的方面其實也不好偏廢任一方面,以互相均衡彌補爲佳。■

(本文作者系北京勝算資產有限公司總經理樂松)

[責編:caoyanchun]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