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

  王東亮接通了博爾塔拉自治州

  溫泉縣文物局的電話,

  諮詢溫泉縣博物館新館的開館時間,

  他想帶着孩子去看看那些文物。

  資料圖

  裏面還有一件文物

  是王東亮撿到後交到文物局的。

  他說,當時撿到那塊石頭,

  只是覺得造型奇特,

  沒想到它竟然是上千年前的文物。

  

  王東亮撿到的文物形狀酷似熨斗

  王東亮是溫泉縣人,從事機械施工工作,最近他帶着工人在距離溫泉縣58公里處的哈夏林場清理河道時,在河道附近發現了一塊奇石,這塊長約30釐米、高約20釐米的石頭外表光滑,外形似橄欖球,上部三分之一處被掏空形成中空,類似一個手握的提樑,整個石頭像一個大熨斗,怎麼看都覺得稀奇。

  “我當時還跟其他工人開玩笑說,這塊石頭有可能是古時候的原始工具。”21日,記者聯繫到王東亮時,他在電話那頭笑着說,還真讓自己說中了。

  王東亮是個奇石愛好者,因常從事野外工作,休息時就愛在四處轉悠着撿石頭。但像這樣形狀的石頭他還是第一次見。撿到這塊石頭後,他將圖片發在朋友圈中和大家分享,“當時,不少人都留言說這塊石頭像熨斗,因爲發現地在河道旁,大家都懷疑是河水沖刷而形成的”。

  溫泉縣文物局辦公室主任尚國軍也看到了奇石的照片,他覺得很可能是個文物。“我聯繫到王東亮跟他說了這個想法,他就將石頭送到了文物局”。

  10月中旬,文物局將這塊奇石送往中國社科院考古所進行鑑定。當時參與鑑定的考古所研究員叢德新在電話中告訴記者,目前已經確定該石頭確實爲文物,有可能是古人所用的研磨器,也有可能是類似秤砣的計量工具。“在我們目前掌握的資料中,尚無類似形狀的文物,因此它的具體年代和具體用途還需進一步證實”。

  “這一文物的發現,對我們當地草原文化的延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尚國軍解釋說,在1000多年前的宋元時期,目前溫泉縣哈夏林場的位置正是耶甫德合古城,這裏曾經生活着很多遊牧民族,而這一文物很有可能就是那一時期的產物。

  目前,王東亮已將石頭上交給溫泉縣文物局,由文物局保管。待明年年初該縣新博物館建成後將對外展覽。溫泉縣文物局近年來在文物保護區內發掘了上百件文物,多爲古人使用的磨盤、砍砸器等工具。

  同時,王東亮也收穫了文物局的表彰錦旗和證書,談起自己上交文物一事,他說:“我作爲中國公民,有義務將這個文物交給國家,這樣有助於讓更多的人瞭解歷史。”

  爲王東亮點贊

  保護文物

  人人有責

  來源 | 天山網、 都市消費晨報、博爾塔拉報

  監審/田鳳編審/梁晶 編輯/王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