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孩子小學成績很好,怎麼上了初中,成績就迅速下滑了呢?這裏君翰小編提醒中小銜接家長必須注意的一些事!

其實,從小學升入初中,是孩子學習階段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告別原來熟悉的環境,孩子要面對新老師、新同學、新的學習環境,還有學習內容、深度上的跳躍等等,一系列的變化撲面而來,難免會有不適應。

在中小銜接過程中,各位爸爸媽媽不能被動地等待變化,應該和孩子一起主動去擁抱變化,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到初中的學習和生活。

剛進入中學的孩子有哪些變化?

生理的變化

進中學後,大多數孩子身體發育日趨成熟,處在人生的第二個生長發育高峯期。家長要主動關注孩子的生理發育,及時細心觀察孩子的每一個變化,並告訴孩子爲什麼會這樣,有助於疏導孩子因爲生理變化帶來的焦慮、恐慌和不安,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變化。

心理的變化

新鮮感與緊張感的統一。對新的生活、新的環境有強烈的新鮮感,又忐忑於如何去適應新的世界;

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統一。希望獨立自主,擺脫成人的束縛,但遇事又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幫助;

成熟性與幼稚性的統一。這樣的心理變化會使部分學生處於半成熟、半獨立的狀態,表現出叛逆行爲。

環境的變化

環境的變化對孩子影響更大。進入中學後,學習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學校、新老師、新同學讓孩子覺得新鮮,同時也感到緊張;在學習上也會感到“三多一少”(即課本多、課程多、老師多,但老師“盯”着學生學習減少)。

同時,評價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小學的評價方式是等級制,以優秀、良好、合格等評定成績。到了中學,每次考試都是分數制,孩子清晰感受到與同學之間的成績差異。

如何幫助孩子邁好中學第一步?

面對學習環境的變化,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參觀初中校舍、拜訪班主任等。

爲了讓孩子儘快適應,家長最好能先孩子一步進行學習,瞭解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發展及教育方法,瞭解新學校、新班級對新生有哪些具體要求,幫助孩子充分做好思想、心理、學習生活管理等方面的準備。建立更良好的親子關係,關注孩子的情況,設身處地地感受孩子的心情,以平等的角度和孩子交流。

關注孩子學習,養成良好習慣

★ 課程難度增大,要重視學習方法指導

三先三後一總結:

先預習後聽講

先複習後做作業

先獨立思考,後發問討論

邊學習邊歸納總結

★ 學習節奏加快,要培養時間管理習慣

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安排好一天的學習、娛樂和休息,在規定的學習時間裏,要求孩子一定要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家長要經常檢查督促,培養孩子的執行力度,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

★ 學習難度加大,要培養獨立思考習慣

當孩子在做作業或複習功課時遇到不懂或不會做的問題,不能像小學時那樣幫助解答,要鼓勵孩子獨立思考,認真鑽研,引導孩子主動攻克學習難關。

★ 學習方式變化,要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中學各學科的知識更具有系統性、科學性、完整性和嚴密性,需要在銜接過程中更注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爲提高孩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家長要協助老師,指導孩子學會自己讀教科書,幫助他們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和及時歸納所學知識的習慣。

只盯着成績的教育,一定是失敗的教育!

家長除了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外,還要豐富孩子的課外生活,幫助孩子健康平穩過渡!加強體育鍛煉,增加體質。

運動帶來的不僅僅是強健體魄,增強身體素質。熱愛運動並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往往具有強大的自信心和號召能力。家長平時可以多和孩子一起進行體育鍛煉,發展一項孩子擅長的體育運動,幫助孩子克服品質上的弱點。

豐富社會實踐,發展個性

孩子的生活不能侷限於教材,侷限於課堂,更應該以生活爲教材,以社會爲課堂。在中小銜接過程中,家長可以主動參與到孩子的社會實踐活動去,和孩子一起去遊覽名山大川,走訪各類博物館,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志願者活動。

積澱人文底蘊,博覽羣書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共讀,一同“博覽羣書”,幫助孩子積澱人文底蘊。通過閱讀孩子讀過的書,和孩子有更多的心靈交流。通過共讀,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通過共讀,可以帶給孩子歡喜、智慧、希望、勇氣和信心。

總結

各位爸爸媽媽,剛剛進入初中的孩子在身體、心理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上學習環境的改變,會使孩子產生一些焦慮。

爲了使孩子積極、健康、平穩地過渡到中學,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提前瞭解初中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孩子加強體育鍛煉,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與孩子一起博覽羣書,積澱人文底蘊。

相關閱讀:2019小升初政策資訊/考試時間/學習資料/備考習題/備考輔導(課程),搜索君翰教育官網查看詳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