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最需注意的事

本文摘錄自 《瑜伽師地論 聲聞地講錄》

“復有異門,謂佛世尊,此中略顯三種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離戒性,三修習戒性。”這是講戒律與修行的重要,佛告訴我們,聲聞地有三種戒性。“一受持戒性”,這是戒律上的心念的行爲,以現代的學問來講是心理行爲。其實我們一切凡夫起心動念的心理行爲都與戒有關,尤其是一個學佛的人,心理行爲要先轉,這叫做接受憶持戒性。“二出離戒性”,就是跳出三界。“三修習戒性”,慢慢練習轉成善根,而修成佛。

“謂若說言安住具戒,由此顯示受持戒性。”出家男女二衆真正接受了具足戒,就是受了戒,聲聞地暫時不談菩薩戒。

“若復說言,能善守護,別解律儀,由此顯示出離戒性。”別解脫戒是一個特別的戒,一個本來的普通人,現在穿瞭如來衣,出離了世間,所以叫做別解脫戒,這與凡夫法菩薩道是有差別的,這也就是“出離戒”。守護修別解脫戒,意思是爲了快速出離世間。

“所以者何,別解律儀所攝淨戒,當知說名增上戒學,即依如是增上戒學,修增上心,增上慧學。”別解脫戒是一種增上戒、增上緣,使你起心動念,起善行,依戒而行,念念不敢亂來,而都學善法之學,能很快地成就。這樣你心就在轉了,心轉了自然得定;雖不談定,定就在其中了。有了定自然得慧,所以這個裏頭沒有講到定,知道了吧?否則你會奇怪,怎麼少了一個定呢?在什麼地方定啊?定是心定,修“增上心”學,定就在其中了。

“由此能得一切苦盡,究竟出離。”爲什麼出家?出家可以跳出三界之苦縛,離苦得涅槃之樂,所以能得一切苦盡的解脫,畢竟跳出三界。

“如是出離,用增上戒以爲前行,所依止處,是故說此別解律儀,名出離戒性。”要想真離苦得樂,跳出三界,只有用增上戒,增上就是加工,有加工就快了。以增上戒做前鋒部隊,然後才能跳出三界,所以說別解脫戒,就是出離三界之戒律。

“若復說言,軌則所行皆悉圓滿,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再說修比丘、比丘尼戒,內在與外表行爲,以及做人的標準,初步就算上了圓滿成就的軌道。受了別解脫戒會有什麼結果呢?注意!真正受了戒的人是真懂得戒,自己心理動一點小錯誤念頭,就知道害怕因果,怕犯大罪。永明壽禪師說“隔牆聞釵釧聲”,已經犯了淫戒。隔着牆壁,聽到高跟皮鞋聲,想到這是女的,走路很輕,三圍一定很好,你早就犯淫戒了。有 分別心就犯戒了,貪嗔癡慢疑都是如此。

譬如問你,你們這裏有贈送的佛書嗎?給我一本。這是犯了貪戒,嚴格地講是如此。所以真正心行之戒,不只出家人要這樣,真正學佛的人都必須如此。平常於起心動念處,“於微小罪見大怖畏”,要在這個地方學,纔是真正學佛修行。“由此顯示修習戒性”,爲什麼要受戒、守戒、修戒呢?是要轉這個業根,這也是屬於種性地內容。

“所以者何,若由如是所說諸相別解律儀,修習淨戒,名善修習,極善修習,如是一種屍羅律儀,現前宣說,當知六種。”屍羅就是戒律,以大乘菩薩來講,只要守好一個戒律,包括六度等都在內了。

“又即如是屍羅律儀,由十因緣,當知虧損,即此相違十因緣故,當知圓滿。云何十種虧損因緣。”講到戒律,心理的行爲,有十種因緣是有虧損的,那樣就不是修行人。如果沒有這十種過失,而且心行戒律圓滿,纔是真修行人。這一段要特別注意。

“一者最初惡受屍羅律儀”,“惡”是厭惡的惡,“惡受”,受戒不是真心去受,心中討厭戒,可是既然要想出家當和尚,當主持,噹噹家,不能不受戒;有人爲了想當居士,不能不去受三皈五戒。如果是這樣地動因來受戒,基本上這一念的錯誤,三大阿僧祗劫都轉不過來。雖是微小的一念,但因果太大了。

“二者太極沉下”,整天昏頭昏腦的,在昏沉中,“終日昏昏醉夢間”,昏沉散漫,光想睡覺,書也讀不會,教他也教不會,一天到晚莫名其妙,雖不像豬老兄一樣,已經與孫悟空的師弟差不多了。不好的,要注意。

“三者太極浮散”,心太散亂,東想西想,偶爾有一下清淨,多半都在散亂中,或發脾氣,貪、瞋、癡、慢、疑一齊來,我們大家自己檢查一下吧。

“四者放逸懈怠所攝”,“放逸”就是任性。年輕人很任性,說什麼民主時代,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說這個是解脫,其實是任性。“懈怠”是馬虎,做人做事絕不可馬虎。有人雖在佛學院學習,但是放逸又懈怠,滿口佛話,一臉佛氣,其實似是而非,糊里糊塗,只是把佛學名字記住,有什麼用?如果你經常很任性,很馬虎,那根本不要談戒了,對於戒性已經有所虧損了。

“五者發起邪願”,現代有一位禪師,發願要帶領多少比丘到龍宮,向龍王那裏取寶,要救濟這個世界的貧窮衆生。我當時看了這個語錄,當然不是虛構,他還是當代大禪師,他發這個願不是笑話嗎?這叫做邪願。所以有些人修持想修到神通,能十八變,把衛生紙一變可成鈔票,然後蓋個大禪堂,這也是邪願。你們同學當中有人看到老師沒錢,就發願要去弄點錢來給老師做事。我如果要錢的話多得很,我爲什麼不要?注意!你們要參話頭,我由頭到腳底心全身都是話頭,你們好好參一參吧!關於邪願,錢是一個問題,其他你們的邪願多得很,有些人還想放光動地給人看的。有一個密宗行者,他自己說在印度著作一本密宗的書,寫書時常放光,大地六種震動。我也告訴他,我在臺灣寫書也是六種震動,也放光!這些都是邪見、邪願。大家一定要知道。

“六者軌則虧損所攝”,不規規矩矩地做人,不規規矩矩守戒。

“七者淨命虧損所攝”,不是淨命活着的,譬如有些出家人掛牌算命看相,看風水,這不是淨命,而是邪命。除非是在家或出家大菩薩,可以作爲方便外,其他修行人都不可以。中國廟子的抽籤都是勉強用的。所以邪命活着就是淨命的虧損。

“八者墮在二邊”,空是一邊,有也是一邊,不落空就落有,結果落入二邊了,空也空不了,有也有不來,墮二邊已經是過錯了,我們凡夫甚至有墮三邊四邊的。

“九者不能出離”,真要修行,真要了生死,跳出三界外的,心沒有發起的話,就是犯戒。

“十者所受失壞”,所受的戒都沒有守,整個戒都沒有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