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豬剛鬣受了菩薩戒行,斷了五葷三厭,唐僧因此給他起了個別號,叫做“八戒”。五葷三厭屬宗教戒條,信徒不準食用。 五葷,即五辛,指五種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蔥、韭與渠(形似蘿蔔味如蒜)。三厭,道教把雁、狗、烏龜作爲不能喫的三種動物,列爲教條。認爲“雁有夫婦之倫,狗有扈主之誼;烏龜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湧幢小品》)。厭,在此是不忍食之意。不過,這五葷三厭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實際另有所指。

 

  八戒全稱“八齋戒”,是佛教爲出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項戒條。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不妄語,不飲酒,不眠坐華麗之牀,不打扮及觀聽歌舞,正午過後不食。佛教戒律還有很多。豬悟能雖稱“八戒”,但他始終“戒”得不徹底,也不情願。 唐僧給八戒取的名字是有一定含義的。

 

豬剛鬣爲何叫豬八戒 八戒這一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八戒

  傳說,吳承恩的家鄉江蘇淮安有個二流子,名叫朱八,又懶又饞,又愛偷偷摸摸的。吳承恩認爲朱八這種人經過磨練才能變成好人,世人應以朱八爲戒,勿學朱八,這才結合野豬精的故事,取名豬八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