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瓣膜病主要包括瓣膜的狹窄或關閉不全,也有輕重分級。

那麼,心臟瓣膜病是如何來評價它的嚴重程度的呢?

檢查項目:超聲心動圖

過去,定量評價瓣膜病變的嚴重程度,主要靠心導管造影;

當前,隨着超聲技術的發展,則主要依靠超聲心動圖檢查來評判。

我們拿心臟瓣膜病當中比較常見而又較重要的心臟二尖瓣病主動脈瓣病舉例說明一下:

1. 二尖瓣狹窄

評價二尖瓣狹窄的程度一般包括瓣口面積、瓣口直徑和跨瓣血流壓差等指標。

正常指標應爲:二尖瓣瓣口的面積爲4-6平方釐米;瓣口直徑爲大於2.0釐米;跨瓣壓差(左心房與左心室腔之間的壓力差)應接近

可分爲輕中重度三個等級:

2. 主動脈瓣狹窄

評價主動脈瓣狹窄的程度的指標基本和二尖瓣相同:

正常指標應爲:主動脈瓣瓣口面積爲2-4平方釐米瓣口直徑爲大於1.5釐米;跨瓣壓差(左心室與主動脈腔之間的壓力差)應接近

可分爲輕中重度三個等級:

3. 二尖瓣關閉不全

根據反流束的大小來定量分級。

心臟瓣膜正常情況下,關閉很嚴密,不會有血液的反流。

一旦出現關閉不全時,超聲探頭可以發現逆流的血液,專業上稱爲“反流束”。

可分爲輕中重度三個等級:

4. 主動脈瓣

關閉不全

評價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指標基本和二尖瓣相同。

可分爲輕中重度三個等級:

也許看了上述分級指標心臟瓣膜病的朋友自己還不能準確的評估,但至少看到超聲報告中的輕、中、重度病變劃分不至於一頭霧水。

如欲明確對號入座,尚需醫生來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文丨趙楠楠

往期精彩內容

覺得不錯,請分享和評論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