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京山,是這樣一座小城

小城

如果我放棄思考

就會得到一個平民嗎

——龐十九貝

1、

某種立冬的氣息不利於語言生長。

在三閭橋,一輛運送石灰的車被雨掛了,

因此熱氣蒸騰。“在小城出生的樹葉,

極少掉落到北京。”

於是,我的愛人開始表演水,

在促狹的露天陽臺上;

而我,是她唯一的觀衆嗎?——

我最近失落了一個傾圮的屋頂,

現在又丟失了以一部杜拉斯的書命名的

秋夜。“上島咖啡館,

一個淪陷的情感帝國,

我很少到那兒讓我的女人充電了。”

然而,平民隱祕的生活仍在

電視片裏存活着,彷彿我們的哭泣被

走廊盡頭的鏡子反彈回來;

我們無以爲生,但又找不到一個

死去的確切理由。——這就是我們的

歡笑一再爲人詬病的原由?

“小城有了更多的入口,

但出去的通道愈加淤塞。”

我總是在醉酒後與我門前的電杆稱兄

道弟,我說,“多少年了,夥計,

唯有你仍在老地方等我。”然而我堅信

這絕不是我再次出走的理由。

我在這裏晝伏夜出,彷彿一隻蝙蝠,

只爲了找到一個倒掛其上的

更寬闊的屋頂,以便我用複眼,

去看到我在其中生存下去的方式。

多年前,我曾經意氣風發地在一首詩中

寫到,“小城像一盞燈,被我的手提着。”

今夜,我提着這盞燈,四處遊蕩,

照不到我想見的人和物……

2、

百合花的香氣在這兒被判爲違法,

而鴿子的影子拖曳在地上,

被視爲不祥之物,慘遭殺戮。

在這兒,保持中立的是教堂裏的鐘聲,

它把不同的靈魂召集到一起,以便使其

各安其所。最正確的流動方式是

保持不流動,因此這兒的

河流永遠是緘默的,

充滿了皺紋一樣古老的符咒。

思考使萬物變形,而敘述,

變得比塔頂的松樹更危墜。在這兒,

放生並不比馴養寵物更能贏得他人的

尊重,一款新的養生器械卻能在

短時間內籠絡起漂浮在天上的肉身……

沿着一條早已消失的小徑,穿過樓層,

我去到十年前的山頂。這兒的

霧被後工業時代洗黑,彷彿一池漚爛的

天光雲影。十年前,我確曾在這

山頂上居住過?確曾用霧,包裹過

一個年代的理想?——然而,

水珠一樣的題壁終至消弭於絕跡的狼嗥。

在這兒,除了樹葉的飄零還保持着

十年前的姿勢,連遺蹟也長成了新的

風景。當我偶然走上另外一條

環山公路,我明白再也回不到十年前

那個隱藏在地下的圖書室了。

一代人就這樣在彼此的

遺忘中完成了交接;那些在語言中

被偷換概念的人和物,相繼走過廣場,

但早已不能被鴿子的翅膀所記起。

3、

有一大堆顏色亟待處理,

彷彿民主是一支隨時可取用的畫筆。

然而,享樂對於我來說,不過是

飄浮在惠亭水庫之上的雲朵,——

我更關注“用什麼方法提煉出

靈魂純淨的顏色,

以便天空看上去並不總是有雨。”

最近,我一直跟蹤着一起家庭暴力案;

儘管女主人翁說“後來,他出手

愈來愈謹慎,”但她去意已決——

“等待下一隻拳頭掄過來的

滋味讓我發瘋。”空氣是潮溼的,

就像一紙離婚書裏,總有幾個字是用

淚水所寫。然而我們的肉身從此就

太平了嗎?我走過一爿爿新開的店鋪,

除了娛樂場所愈開愈多,

還沒有一家精神康復診所在此落腳。

而在最終的審判裏,

我們早已被判爲一羣有罪的新人。

從豪威酒店步行至西街,我體味到了

人世的落差;雖說暈眩感不至像“從

自己的身體中往外跳傘”,

但傾圮的老牆和屋瓦酷似這個

時代新的傷疤,仍使我疑心時間是一個

“老釘子戶”。在所有被打敗的天空裏,

我只認隕星做我的替身和墓誌銘,

就像在小城,背對火車頭坐着,

我只把無盡的後退當做前行。

4、

空氣或許可以佐證我們無辜地存在過。

又下雨了。小城的面孔愈加模糊。

我曾經認爲家是最好的歸宿,

但在失蹤的人中,我是最先失聯的那個。

有沒有這樣一個按鈕,當我摁下它,

就能取來一條京源山的小溪,

把它餵養在位於西街的閣樓上。現在,

雨水加重了醉酒後的渴意,連時光,

頓然也顯得形跡可疑。我是否是那個

不停離去的返回者,在被告知田園將蕪

之後,仍像郊區籬笆上的老藤,

纏住那句“悠然見南山”的陶潛不放?

我是否錯把雨水看成是小城另外一副

面具,而忘記它的行政區劃已

從“縣”悄悄變更爲了“市”?此刻,

穿過雨中的人民廣場,我看見廣場空曠,

更多的人民在屋檐下避雨;而

沒有觀衆的圓形劇場,彷彿一個錯愕的

句號,被我踩在了腳下……

更遠處,綠皮火車已爲動車所取代;

一個加速的時代,當它成爲一座小城的

過客,我有幸滯留在這兒,

在一場初冬的雨中,感知小城的迷茫和

困擾。我如此切近地貼着它的一切

過往和現在,彷彿撲落地面的

雨水,要在一寸一寸的

流動中,找到自我命有所屬的歸宿。

5、

思維或者說政策切割着小城鋸齒形的

邊緣。有的池塘推倒了雲朵,

有的房子一諾千金,

有的河流被建築逼迫改道……

就在這混亂的秩序中,我看到市場經濟

用一隻看不見的手,重現佈劃着

小城的走向。當我依次走過

低矮的麻將室,青磚脫落的甬道,

烈士公園,修葺後再次開放的文峯塔,

鼠灰色的市政廳大樓……

我彷彿在閱讀一部尚未定稿的

後現代小說。然而,我不清楚這部作品的

主人翁是誰,它的主線是輕機大道還是

後來被調包的紺弩大道?——

有個朋友因爲“買碼”在迷霧叢生的

線索裏失蹤了;有三個熟人在新一輪的

“除黑打惡”中被關進了“局子”;

有更多的人死了,連結局也不知所蹤。

……無數的作者中,我是否是那個

逃離敘述的敘述者?我是否參與了

故事的架構又搖身

一變,成爲了一個閱讀者?——

現在,當我跨過鴨子山埡口,彷彿走出

這本永無尾聲的小說,

我看到小城被四圍的羣山封堵,

一條半乾涸的河流舉着它鏽跡斑斑的名字,

將小城一劈兩半。有更多的落日在落,

而要看到一顆朝陽升起

還需捱過一個漫長的冬夜。

6、

猶若質疑一張桌子的穩固性,(換句話說,

擁有了四條腿,一張桌子就堅如磐石嗎?)

我對小城四處遊動的大理石柱子也

疑竇叢生。當月亮低頭穿過那些

高大的拱廊,我體味到

懷舊有着郊區雪裏蕻的味道。我去到最

偏僻的低矮居民區,那兒的屋瓦上

長滿了鼠灰色的杜松子和雨痕,

而在滿是吊檐灰的廚房,我看見了漆黑的

老式櫥櫃和藍邊的石大碗,以及一個

帶渦輪的老井。——莫非這兒就是進入

過往的入口?面對泥巴、鍬和一畦

用草繩捆綁的白菜,我對變異的

狗吠充滿了質疑。——

因爲倘若往回走十分鐘,我就可以

隨時遇見標語、廣告和櫥窗模特,

而如果運氣好一點的話,我還可能獲得

一份促銷活動贈送的禮物。人們的

面孔都是一樣的亢奮,

心情卻因人而異。到底哪一個是真實的我,

是坐在主席臺上的那個人,

還是此刻遊蕩在低矮居民區的這個沉思者?

風從河谷吹來,帶着死魚刺鼻的爛味兒,

更遠的地方,電鋸鋸着尚未竣工的

樓盤。我想起距小城十三公里的空山洞,

如果我全身而退,隱居到那洞裏,

就有可能被一座山埋葬嗎?

——剛從地裏回來的主人熱情邀我共進

午餐,我禮貌地謝絕了。手機上,

玉豐酒店某包間的一桌朋友正等着我,

迷濛的冷霧中有無數灰鴿在鳴叫。

7、

公共建築內部極少給私人空間留有一席

之地。那兒的牆壁空白如一張紙,

一般不掛印象派畫作或《蒙娜麗莎》,

近乎魔幻現實主義處理問題的方式,讓

事件的走向撲朔迷離。——

我看到宣傳櫥窗裏擠滿了眼睛而屋頂上

掛着淚水的蛛網。我走向同樣充滿了

唯物辯證法的售樓部,那兒的

樓盤模型按精確的比例縮小,就像售樓

小姐精緻的笑臉。如何確定一個小城的

心臟所在,假如它的搏動來自於擴張的

野心而並非實施人工輸氧?

馬路走上去比十年前更見狹窄了,因爲

私家小車現在多如過江之鯽。

雖說公汽仍像黃昏一樣到來緩慢,但

它的專用通道能使之隨時避開車流高峯,

依然是我出行首選的交通工具;

不過相對於一個提速的時代,

沒有誰不是落伍者。我們有多少次赴會,

就有多少次爽約;有多少次等待,

就有多少次失望。——對於一個不停

改造的小城,繁殖街道幾乎是它唯一的

出路。倘若此時從空中俯拍,

我們的存在便是一個漩渦中心的泡沫,

而要想分辨出我和你,你和他,他和我,

除非這泡沫整體從中心破裂。

我有時看見我分身爲好幾個我,

從不同的辦事機構出來,臉上帶着

好幾種不同的表情,而要將這不同的我

收攏爲一個人,有時需要好幾年時間。

8、

唯有午夜,當飄浮的燈火歸隱羣山,

小城才收回它散落四處的肢體和頭顱,

在準時熄滅的路燈裏徹底安靜下來。

那些白天來回走動的行道樹,

此刻站在它們神祕的陰影裏,也

闃寂得像一羣借宿小城檐下的路人。

有時,在昏暗的街口,由於找不到

明顯的參照物,我會猶豫很久,——

不知道該朝哪個方向走,

才能回到陌生的家。新近一段時間,

出於對纏綿冬雨的厭煩,

我的愛人去了鄉下。當她不再趴在

七樓熟悉的窗口等我,這個小城又多了

一個讓我醉酒的理由。偶爾,一輛

夜行的士的車燈劃破街道,彷彿一個

意外事件疏忽而至;我看見我的影子

瞬息出現又頃刻消隱於巨大的冬夜裏……

隨之是漫長的黑暗——彷彿我也是

黑暗的一部分,我的醉酒和行走也是。

當冷風吹醒酒意,一個清晰的

念頭攫住了我,“如果一直這樣走下去,

我就能走進小城的中心嗎?”

我一個一個門牌辨認着,有時一根站在

暗處的電杆會猛推我一把。然而,

我不擔心一個漆黑的樓洞最終會吞噬我,

就像小城終有一個隱祕的出口,

總會引領我,讓我再次出走。

9、

“流行”是一種很難治癒的傳染病;

每一次,我都會發現好幾款新的“流行”在

小城一夜之間“竄紅”。在三角洲,

除了跳廣場舞的大媽還在重複着前年的

“小蘋果”,我見到的那棵古樹已掛滿了

求神的紅幡。戴大蓋帽的派出所

已遷至大禮堂附近,彷彿那兒的演出

隨時需要安檢。而曾經唯一靜謐的

場所——新華書店,現在已改造爲喧雜的

商業樓。紅燈照例是在綠燈後出現,

因爲黃燈基本上在小城已失業。

人們更關注的是樓市和股票,而不是

空氣質量。在這兒,無論繞多大的圈兒,

我都會遇到宿醉未醒的星期一。

大腹便便的開發商,戴金絲眼鏡的官員,

過早安享晚景的退休者,臂夾雨傘的

小公務員……穿過同一條生命的子午線,

他們從不同的地方,來到烈士公園內晨練。

自然的訓導總是如此直接,當我

拐一個彎,來到綠樹掩映的圖書館,

鐘鼓樓的鐘聲已喑啞多年。

我記起一個浙江友人,曾租借這圖書館,

刺繡經年——可是,當他的畫布遠遠不夠

裝下小城,刺繡便反過來成爲一根針,

刺穿了他的理想。後來,當我受邀,

在這個圖書館開設“詩歌講座”,在刺繡的

復古主義和詩歌的現代主義之間,

是誰,佈下了小城不可迻譯的迷宮?

10、

無處停留,但又沒有更好的地方可去。

這就是生而爲人的侷限和尷尬?

然而一個顯在的事實是,當你習慣了

小城的晨嵐和夜霧,你就會像一條水蛭,

緊緊吸附在它看不見的

溼滑的壁牆上——吞喫陰影,你一樣

可以活得心寬體胖。今晨,沿着河邊的

石板路,我一直散步到二橋的橋洞;

河面堆聚的浮萍打着旋,將兩岸

高樓的倒影揉搓得支離破碎;

——是否我們的過往也是另外一種堆聚

時間浮萍的河面,遮覆了現實的倒影?

棲宿橋洞的乞討者現在只剩下一顆

浸泡在水裏的發灰的太陽——他們早已

去了烏有之鄉,爲何我的

心裏仍塞滿他們八十年代乞討的聲音?

“冬天枯敗的美更讓我動心。泛黃的

銀杏樹葉有一種日本俳句

澄澈的憂傷。”順着河堤,可以一直走到

我最初寫詩的村莊。然而,當我既不

知道產業的上游,也不知道產能的

下游,我開始往回行走。——

因爲水面是靜止的,

你根本無法判斷它在朝哪個方向流動……

拾級而上,我又來到早上出發的地方,

除了樓房開盤儀式正在巨大的

氣球下如期剪綵,我看見不遠處的橋上,

行人愈加稠密。狹窄的橋面,浮動在

人來人往的鄉音中——彷彿此岸和彼岸,

在小城,並沒有本質上的地理位置區別。

11、

對一個地方的眷念並非那兒埋下了我的

胞衣和胎記,而是糾集了我生命的

成長和對世界的認知。——小城正是如此。

雖說它的封閉一如它的開放

一樣,令我憂心仲仲。

——世上的悲秋一多半源於

季候有了一個對比度,但我相信,

“一切尚未到分斷的時候。”

因此,當我擔憂惠亭水庫像一把

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小城的頭頂,

我依然相信寬闊的河谷能將這噩夢瓦解。

我到過最浪漫的美人潭,也曾涉險,

攀爬上懸崖峭立的綠林寨。——那樣親切的

氛圍,像在處理一件家庭瑣事。

而要抵達尺幅之內的版圖,一個農民,

也許只是動用他經年的勞作,

一個房地產商卻會用他最大化的利益資本。

當空間不再爲慾望所囿,確如

根塔斯·古丁斯所說的那樣,“時間

其實也是空間。”有時,我真的懷疑我是否

到過這兒,因爲記憶總是被剷平,

連最歡娛的往事也無跡可尋。但更多的

時候,我像卡夫卡的那隻甲殼蟲,

總是深入到小城的內部;——

我聽到了靈魂對肉體的審判,也看見了

古老的拓片散發着最年輕的出土氣息。

我是否還會公開現身——當我寫下這首

隱祕的詩?所有的焦距都揮發了,

唯有鏡頭還在四處遊走,幻想拍攝到

小城最爲真實而又背景深遠的一瞬……

2018-11 京山

我看到小城被四圍的羣山封堵,

一條半乾涸的河流舉着它鏽跡斑斑的名字,

將小城一劈兩半。有更多的落日在落,

而要看到一顆朝陽升起

還需捱過一個漫長的冬夜。

——張作梗

Reading and Rereading

來源:博爾赫斯

張作梗

    湖北京山人。1980年代中後期開始文學創作。主要以詩歌爲主,近期兼及隨筆、文學評論的寫作。在《人民文學》、《花城》、《解放軍文藝》、《紅巖》、《詩刊》、《星星》、《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長江叢刊》、《芳草》《長江文藝》等報刊發表大量作品。有詩入選國內外多種選本,部分作品被譯介海外。獲《詩刊》2012年度詩歌獎、首屆“反克詩歌獎”。曾參加詩刊社第24屆青春詩會,第16屆全國散文詩筆會。

     荊門素來出詩人,出好詩人。相比程寶林的少年成名、張執浩早年崛起、餘秀華突然爆發、韓少君的長期穩健,張作梗更像個低調的隱士。他多年堅持寫作,創作了大量詩歌,多年來,他的詩歌創作一直備受關注和喜愛,他不僅是全國重要詩刊的常客,更是每年都要暫獲幾項詩歌大獎,這使他一直處在中國現代詩歌的第一現場。同時,由於其語言藝術的深層原因,多年來,一直有許多的專家和學者在研究張作梗的現象級寫作。

............................................................

推廣合作| 新聞爆料 | 商務聯繫

廣告電話:18986983333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