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常常聽到有經驗的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諄諄誘導:“教育是一門等待的藝術”,要引導和教育好孩子們,就要放慢自己的速度。

  在教育中,

  什麼是慢?爲什麼慢?慢在哪裏?

  老教師的話引起我的思考。

  盥洗環節的故事

  有一天我在盥洗環節發現了這樣一件事情。

  要喫午餐了,寶貝們三三兩兩地走進盥洗室洗手。有的小朋友拿着香皂在手上轉圈圈;有的小朋友摁出一滴洗手液,探索一滴洗手液能出多少泡泡,對比着洗手液與香皂的不同;有的小朋友在感覺水流的大小與衝在手上感覺的不同;還有的小朋友用紙巾擦乾淨手後將紙揉成一團,進行投籃遊戲。

  ●●●●●●

  

  ●●●●●●

  孩子們在盥洗室研究得熱火朝天,老教師站在門邊,看着孩子們的探究遊戲,不時用手機記錄着什麼。

  而青年教師急匆匆地走過來,看到孩子們邊玩邊洗手,一下子着急起來,就要批評孩子們。老教師急忙擺擺手,制止了青年教師,溫柔地提示小朋友:“孩子們,香噴噴的午飯在等着我們,抓緊時間呦,一會飯該涼了。”

  聽到老教師的話,孩子們紛紛結束手中的工作,認真洗手後,有的用餐巾紙擦手,有的使用烘乾機,還有的使用小毛巾將手擦乾淨,然後去喫飯。

  洗手喫飯這個環節,孩子們向後拖延了5分鐘,但在這5分鐘裏,孩子們獲得的價值卻很多。

  慢下來的教育價值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那麼,我那天觀察到的盥洗環節到有什麼樣的教育價值呢?

  看似孩子們沒有專注地進行洗手,而是邊做邊玩。但其實,孩子們在洗手的過程中,在探究,在思考。

  他們比較了洗手液、香皂等不同清潔產品的顏色、形態、泡沫等方面的不同,感受到了水流大小帶來的觸覺不同,感受到準確投擲獲得的快樂,還體驗了不同的擦手用品。

  

  洗手變成了遊戲,洗手與探索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試想,如果青年教師爲了追求喫飯時間的準時,催促孩子們抓緊時間洗手、按時喫飯,那麼孩子們將失去多麼好的探索機會,老師們也將錯過觀察孩子成長、記錄孩子發展的良好時機。

  我們爲什麼不願意等?

  除了盥洗這樣的日常活動,有心的老教師還每週都在環境和材料上進行大膽創新與嘗試,努力挖掘不同環節所蘊含的教育價值,讓孩子們無時無刻都充滿好奇,充滿學習探究的衝動與慾望。

  然而,這種教育理念在無形中會挑戰現有規則,降低活動的速度和效率,還會導致一些老師認爲孩子們沒有專注做事。對時間、流程、材料的打破,在整齊劃一、循規蹈矩的教育方式面前顯得如此突兀。

  於是,我們總是太急了,太不願意給孩子等待的時間了。我們急於按照現有的活動流程完成預定的任務,卻忘了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整個活動。我們把自己的焦慮轉化成了孩子的焦慮,把“教育是一門等待的藝術”這句話拋在了腦後。

  慢中的智慧

  那麼,在實際工作中,

  我們應該在什麼地方放慢速度,

  又該如何放慢速度呢?

  01

  思維先於行動的慢

  教師要管住嘴,放開手,睜大眼。在孩子遇到困難與問題時,在孩子們專注於進行某一項探究時,教師要向後退一步,退到孩子們身後,讓孩子們自主摸索。

  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與空間,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與信任,你會發現,孩子們真的很厲害。

  02

  尊重兒童節奏的慢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反應太慢,或者領悟太慢,或者進步太慢……就像一隻小小的“蝸牛”。

  老師要用我們的平靜和平和、細緻和細膩、耐心和耐性,去接納並尊重孩子的一切,讓他們按自己的節奏前進。

  03

  關注到更多細節的慢

  俗話說“慢工出細活”,幼教工作尤其如此。只有慢下來,老師們才能更加細緻地觀察和關注到更多的細節,瞭解每一名幼兒的性格特點、愛好、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只有慢下來,老師們才能發現幼兒真正的需求與困難,找到給予支持的最佳方法與途徑。

  04

  提出更高要求的慢

  放慢速度,教師必須以幼兒的思維方式、幼兒的學習習慣、幼兒的接受速度來開展活動,站在兒童視角來看待問題。

  放慢速度,意味着教師要擁有更多的賞識、鼓勵與接納,意味着教師要擁有更多的責任與敬業,更多的鑽研與進取,更多的關注與等待,去發現孩子們獨特的美麗。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身爲幼教工作者的我們,

  也應該有這樣的從容和智慧,

  告訴班上的孩子們,

  更告訴自己:

  彆着急,慢慢來。

  放慢教育的速度,

  讓我們做睿智教師。

  本文轉自微信號朱繼文工作室

  原創:王秀莉

  幼師寶典APP

  你懂孩子,寶典懂你

  搜索更多優質資源

  下載APP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