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我們正處在一個變革的時代,我們的生活變化速度之快,就連80後甚至90後都要不斷去學習才能跟上步伐。4年前我們學車還只能去傳統駕校、3年前大多數停車場都還是傳統的現金支付停車費,而如今我們有了能提供標準化、信息化駕校學車服務的“趣學車”,也有了專門解決停車場難題的“ETCP”。即便是汽車製造這樣傳統的工業,也正在通過工業4.0變革的契機,去嘗試改變,上汽大通創新的C2B就是這一類創新探索的代表。

11月21日,上汽大通聯合有車以後在北京舉辦了以《突破圈層 對話未來》爲主題的首屆跨圈層高峯論壇。七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大咖領袖齊聚一堂,一起探討了“傳統行業如何應對大數據化的未來”這個當下最熱門的話題。

這七位大咖分別是: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藍青松

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 吳世春

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合夥人 任劍瓊

科比特航空創始人 盧致輝

有車以後創始人 徐晨華

趣學車合夥人 王萍

ETCP集團合夥人/副總裁 朱凱

【傳統汽車行業正經受衝擊】

中國汽車市場經歷了10餘年的高速發展,2017年3月份,國內汽車的保有量達2億輛。據專業人士預測,2019年中國也將超越美國,成爲全球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而我們的乘用車年銷量,早在2008年就成爲了全球第一,2017年的乘用車銷量比美國多1000萬輛。不過俗話說得好“高處不勝寒”,從2017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增速開始放緩,而從今年前10個月的市場表現來看,今年全年已經有很大概率是負增長的局面了。

除此之外,消費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市場越來越細分化和個性化。消費者對於“低價高質”的要求也近乎苛刻。在面對行業整體下滑,消費需求又面臨細分和個性化的局面下,傳統車企要如何破局呢?

創新的C2B模式改變體驗

上汽大通給出的辦法是C2B大規模智能化定製模式,而在背後支撐它的是工業互聯網和工業4.0的生產方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通過業務和商業模式創新將用戶與企業真正連接在一起。“我們讓C2B給用戶賦能,讓用戶能夠自己選擇他要的配置組成他想要的車,把選擇權真正交到他們自己手裏。”藍青松如是表示。

實際上做C2B就是以用戶爲中心,大通D90上市之前就讓用戶參與定價,當時有100多萬人在線上提供了66萬多條價格,在產品沒上市之前就有100多萬人告訴了上汽大通他們喜歡什麼配置。最終我們知道,大通給D90提供了上億種配置組合。藍總說:“這背後是海量用戶的信息收集,以及基於移動互聯網對數據進行分析。我們不以自我爲中心,而是以用戶的需求、用戶的呼聲爲中心來定義配置和產品。”

本質上這就是新制造業,即智能化、自動化和信息化不斷融合,基於移動互聯的大數據,智能供應鏈與分佈式製造,打破常規生產體系,高度智能定製化。藍青松也表示,“數字化時代,製造業不會消失,只有落後的製造業纔會消失。”在外部環境下,在技術變革的大趨勢下,不擁抱新制造業的企業就如同盲人開車,甚至不知道誰是客戶。新制造將會重新定義製造業,重新定義供應鏈、商業服務、運營等,這是一場思想革命和技術革命。

等待改變的傳統行業依舊不少

前面有提到的ETCP智慧停車,不僅很好地解決了停車場付費便利性、尋車便利性和無卡出入問題,還能依靠後臺實時數據,瞭解一個停車場的車位狀態,而車主則能由此提前規劃停車地點,提高停車場的利用率。

當然,ETCP所積累的大數據還能做很多事,比如通過爲車主提供定製化服務,同時也可以爲停車場和第三方提供更好的運營建議以此來反哺車主用戶。甚至還能用停車來鏈接城市各個管理部門的民生需求,比如通過每天24小時不同階段一個城市裏面不同區域的停車熱力圖,車流、人流的導向,停車指數,那交管部門就可以更好的管理城市交通。

另外,中國最大的互聯網汽車駕校——趣學車合夥人王萍和中國最大的社交汽車媒體平臺——有車以後創始人徐晨華等嘉賓,也都提出了大數據改變傳統行業的方式方法。

汽車行業打破傳統思維勢在必行

傳統汽車行業無論從生產模式還是銷售模式,在車市和需求的變化下,都經受着很大的衝擊,變化是必然要有的。而很年輕的上汽大通在這方面抓住機遇走在了前面,如今他們也正享受着大數據帶來的好處,包括與用戶的聯繫更直接,可以第一時間掌握用戶需求,並在第一時間給出好的解決方案,這無論對用戶還是車企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有了大數據這個武器,相信上汽大通在未來還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而這些產品也一定會是最接近100%滿意度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