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惠敏

監管

銀保監會首次披露6類侵害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

11月22日,中國銀保監會首次發佈6類常見的侵害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以增強社會公衆風險識別和自我保護能力。銀保監會公佈的6大典型案例包括:謹防汽修單位利用保險消費者信息騙取保險金;謹防人身保險電話銷售業務誤導宣傳風險;謹防故意誇大保險產品收益欺騙投保人銷售行爲;謹防保險公司業務員隱瞞重要信息、代抄風險提示語;保險機構拒絕承保交強險是違規行爲;謹防保險代理人虛假宣傳“炒停”營銷。(銀保監會)

行業

中普公司以非吸立案 涉案金額超500萬元

11月23日,瀋陽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公衆號發佈《關於中普公司處置進度情況說明》稱,2018年8月28日,中普公司股東、高管到瀋陽市公安機關報案,稱中普公司實際控制人臧延斌失聯,導致中普公司出現經營危機。經初步覈查,中普公司向社會不特定人羣吸收資金,人數超過150人,金額超過500萬元,給出借人造成的直接損失超過50萬元。8月29日,瀋陽市公安局按照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對中普公司立案偵查,並對高管人員實施邊控措施。9月6日,對該公司實際控制人臧延斌以涉嫌職務侵佔犯罪立案偵查,開展調查取證工作。(瀋陽互金協會)

順心理財被立案偵查 實控人被刑拘

11月23日,杭州市公安局江乾區分局發佈案情通報稱,2018年11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江乾區分局經初查後,對浙江順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順心理財”網貸平臺涉嫌集資詐騙案立案偵查,現已依法對平臺實際經營人宮某某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目前,公安機關已開展對“順心理財”平臺服務器數據調取及相關資產查控工作,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平安江干)

深圳啓動網貸機構自律檢查 杜絕借用自律名義進行不實宣傳

11月22日,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於開展深圳市P2P網絡借貸機構自律檢查工作的通知》,通知顯示,此次自律檢查對象包括根據深圳市互聯網金融風險等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要求已經提交自查報告,並向協會提出自律檢查申請的P2P網貸機構。未提交自律檢查申請、或經覈實申請材料不符合要求的P2P機構不納入自律檢查範圍。同時深圳互金協會強調,網貸機構自律檢查期間應樹立正確宣傳理念,杜絕一切形式借用自律檢查名義,擅自進行不實宣傳或變相推廣的行爲。(金評媒)

7家互金中概股發佈三季報 利潤整體增速放緩

赴美上市互金企業2018年三季報進入密集披露期,截止11月21日,已有宜人貸、拍拍貸、信而富、小贏科技、樂信、簡普科技、趣店7家上市互金公司公佈了三季度經營業績數據。梳理7家互金上市平臺數據可看出,新老平臺業績分化明顯,行業三季度利潤增速呈整體放緩趨勢。(北京商報)

@資深互金評論員畢研廣:互金企業淨利潤增速放緩主要因爲“雙降”的監管要求所致,此外在市場環境低迷的情況下導致企業收入減少,成本抬高也是導致淨利潤增速放緩的重要原因。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從今年階段性情況看,三季度應該是互金平臺利潤的低點,之後業務會有所緩解。

10省市已發佈網貸退出指引 退而不清成常態 如期還款是難點

自去年9月份深圳市出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退出指引》(徵求意見稿)以來,截至目前,已有深圳、濟南、北京、上海等10個省市的互金協會、互金風險專項整治組等都相繼發佈了相關的網貸機構退出指引文件。(證券日報)

@融360分析師艾亞文:就目前來看,完全清退成功的平臺很少,只有少數幾家平臺承諾將如期兌付出借人資金。難點與障礙主要在於借款人無法如期還款。

觀點

中國財經報:第三方支付仍需強化監管

11月22日,中國財經報發文稱,前不久,監管部門再次對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的四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做出處罰。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不少人的關注與熱議。 第三方支付機構爲何會收到這麼多罰單?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部分公司多次被罰;其次,一些公司存在多項違規行爲;最後,由於憑藉違規行爲獲取較大利潤,部分公司遭遇罰沒違法所得的處罰。

既然如此,該如何強化監管?具體來說,應分爲以下幾點:一是監管部門應該研究出臺一些更具威懾力的處罰規定;二是監管部門應該加大對機構違規所得利潤的處置力度;三是監管部門應該在處罰違規公司的同時,追究其直接責任人及連帶責任人的相關責任,並對其給予嚴厲的懲罰。這樣,或能更好地規範國內的第三方支付環境。(中國財經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