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上網也要有底線。”劉小靜每天上班前,都會向團隊重複這一主張。作爲一款主打聲音社交App鑑黃師團隊的負責人,劉小靜和她的團隊每天都需要和各種庸俗、低俗、有害的信息較勁兒。

在有着多年互聯網工作經驗的劉小靜看來,色情、低俗、暴力等有害信息,就像是互聯網的一大毒瘤,存在於網絡的各種平臺中。互聯網空間的潔淨不能只寄希望於用戶素質的提高,更需要各類平臺加強自身監管。

組建聲音鑑黃師隊伍,是劉小靜所在語音平臺加強自身監管作出的探索。劉小靜坦言,“鑑黃師隊伍的組建,一方面是爲用戶構建一條上網的法律防線,另一方面爲了讓公司走得更長遠。”

劉小靜的團隊大概有30人,大多是95後女孩。劉小靜將團隊分成兩個小組,24小時在線監督平臺上出現的違規、違法內容。

在上崗前,每一位聲音鑑黃師都需要接受一對一的“特殊培訓”。“網絡世界裏面的暗語太多了,沒有專人進行培訓,根本不知道。”劉小靜介紹。除此之外,是否有過感情經歷也成爲劉小靜選人的指標之一。

今年23歲的張麗(化名)已經在劉小靜的團隊幹了兩年。被同事稱爲“老司機”的張麗回憶起自己第一次參加培訓時的場景,仍顯得有點不好意思。“哪有面試官一上來就問人家處沒處過對象?”

經過一週的培訓,張麗正式成爲一名語音鑑黃師。

“晚上9時到凌晨,是平臺活躍人數較多的時間,同時也是涉黃內容產生的高峯期。”張麗每天要聽幾千條語音,“下班後,只想一個人安安靜靜待着,不想再聽任何聲音。”

和張麗同年的何豔(化名)在做聲音鑑黃師之前是個文靜的女孩,和男朋友牽手都會害羞的她,現在隨時都能說出幾個黃段子。工作過程中,張麗和何豔都練就了一項絕技:在10條同時播放的語音信息中準確找到涉黃的語音信息。

張麗說,很多網民在互聯網平臺上隨意散佈黃色淫穢視頻、音頻,無論是爲了博眼球謀利,還是爲了刷存在,或者根本無意識轉發,都可能帶來不可預知的危害,其行爲實際上已經觸犯了法律。

“作爲互聯網平臺,及時終止他們的違法行爲,也是對全體用戶的一種保護。”劉小靜始終堅信,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上網也不能觸“法網”。

“我們的鑑黃師只能在一對多的公共聊天室裏面巡邏,沒有權限介入一對一的語音聊天。我們的產品在設計之初就規避了侵犯用戶隱私的風險。”除此之外,用戶一旦遭到舉報,系統會自動記錄其接下來的語音行爲,傳遞到後臺供鑑黃師審覈,並作出相應的處罰,對於違法的用戶直接封號或者封登錄設備。

“因爲有鑑黃師存在,纔有一個乾淨的聊天平臺。”在張麗看來,聲音鑑黃師這份工作挺有意義。不過,除了極少數關係親密的朋友,張麗很少向外人說起自己的工作。因爲社會上對鑑黃師這一新職業缺乏瞭解,怕被別人誤會在做“不正經的工作”。

(來源:中國青年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