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9日,習近平同志視察蘭州大學。新華社

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塗永強院士主持的“碳碳鍵重組構建新方法與天然產物合成”項目,獲得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中國蘭州網11月23日消息 1978年,蘭州大學歷史系教師楊建新44歲。在他所感興趣的民族學研究領域,他還只是個“個體戶”。

1987年,張海霞是蘭州大學化學系的大一新生。那時的化學系只有一棟教學樓,100多名學生擠在一間教室裏上大課,每天上課前排隊搶座是家常便飯。

1995年,當勾曉華碩士畢業留校工作時,地理系還是蘭州大學的“小系”,缺經費、缺場地、缺人才,他們自嘲爲“三無”系。

改革開放40年,一切都變了。楊建新今年已經84歲,由他一手申請成立的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已成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當初的“個體戶”如今“有門有戶”。

化學系原來僅有的一棟教學樓現在已經改名爲“第一化學樓”,從這棟不起眼的小樓裏,走出了我國“雙一流”建設中的世界一流學科。

而曾經的地理系,也已發展成爲有170多名教職員工的資源環境學院,學院僅去年的科研經費就達到5300萬元。

2009年6月9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甘肅調研期間,專程到蘭州大學,在與師生的交談中,明確提出蘭州大學要辦成“具備西北特點、獨樹一幟”的一流大學。從此以後,蘭州大學更加堅定地把這一目標融入辦學治校、人才培養等每個方面、各個環節,併爲之努力奮鬥。

堅韌不拔,培育一流學科

在蘭大本部校園東北角,幾棟新舊不一的教學樓錯落有致。這並不起眼的幾棟樓裏,卻是蘭大傳統優勢學科——化學系的“搖籃”。在這樣安靜的環境中,走出了吳雲東、塗永強、周其林、馮小明、王銳、嶽建民、種康等院士,還有40多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張海霞是蘭大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在學院裏,無論老師學生都叫她張老師。

1987年,張海霞考入蘭大化學系,她就是在那棟四層小樓裏完成了大學學業和研究生學習,並留校成爲一名教師。

“當時的老師還在上大課,100多人用一個教室,老師也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的教學工具,講課拼嗓門、靠板書。”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每逢上大課,學生們都會早早去教室門外排隊,以求佔一個離老師近一點的座位。

幾十年過去了,雖然上百人的大課已經改爲了小班教學,但是化學系這種踏實的學風卻傳了下來。

改革開放初期,剛剛恢復高考之際,蘭大化學系雖然算得上是“大系”,但是教師大都沒有什麼“頭銜”,教授、副教授數量很少。教師主要以教學爲主,科研僅憑個人興趣,數量不多,質量也不高。

隨後,蘭大恢復了教師職稱評定製度,一批教授和副教授應運而生,化學系教師隊伍建設開始走向正規化。

與此同時,蘭大鼓勵教師開展科學研究,並與國內外同行進行交流。化學學科的老師們開展了大量科研活動,並把目光投向了與世界同行同步的研究領域。

張海霞說,化學化工學院改革開放後在SCI(美國《科學引文索引》)發表論文數量一直都很高,一年在國內外期刊發表400餘篇文章。這與蘭大重視科研、重視學科與國外交流密不可分。

地處西部搞科學研究,雖然與東部沿海地區的高校相比沒有優勢,但是化學學科教師拼的是一股“韌勁”。

1985年,蘭大申請到了應用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前身),這是蘭大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目前全國有機化學學科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正是這個重要的平臺,爲蘭大化學學科不斷引來“金鳳凰”,也爲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化學化工學院教師有200多名,其中97%以上都是博士,院士、“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青年千人”“新世紀優秀人才”等佔到了教師隊伍的12%。正是有了這樣一支強大的教師隊伍,化學化工學院先後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4項、國家自然科學獎6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化學學科連續多年進入ESI(美國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全球總影響力前1‰。

就在記者採訪張海霞時,分別有來自廣東和山東的企業到化學化工學院談合作。張海霞說,在改革開放初期,學院一年大概只有一兩個與企業合作的項目。隨着科研項目的增多,老師們也開始把自己的研究項目和社會需求相結合,“現在幾乎每天都有企業來談合作,全國範圍的校企合作已經成爲學院工作的常態。”

化學化工學院的發展只是蘭大的一個縮影。蘭大鼓勵各學科與國內同行看齊,與國外同行交流,培育自己的一流學科。

在我國的“雙一流”建設中,蘭大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A類),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4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19個學科列入甘肅省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此外,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蘭大草學被評爲A+,生態學被評爲A,民族學、地理學等8個學科被評爲B+,處於全國同類學科的領先地位。

立足西部,打造人才高地

王明浩是一位年輕的“老蘭大人”,從2008年考入蘭大讀本科,到現在博士在讀,他已經在蘭大學習生活了10個年頭。

當初選擇蘭大生態學,王明浩看重的是這個學科在全國高校中靠前的排名。當他從山東老家來到蘭大榆中校區時,東西部的差異曾讓他感到很不適應。但幾年時間之後,他就發現這裏是一個能讓人靜下心來學習的地方。

從本科到研究生,王明浩見證了蘭大10年的變化。在他上本科時,學校就鼓勵本科生進入實驗室裏參與簡單的科學研究。

近年來,學校進一步暢通渠道,本科生參與科研已經成爲常態。如今在讀博士的王明浩也在實驗室裏帶着本科生一起開展科研,“本科生參與科研是一條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的途徑,不僅有利於他們學習知識,對他們以後的工作、研究都有益處。”

在張海霞看來,在化學化工學院實行的本科生導師制也進一步加強了師生間的溝通。學院的每一名本科生都有自己的導師,學生不僅可以進入導師的實驗室參與研究,導師還會從多方面給予學生指導。

理科學生儘早參與科研,文科學生廣泛參與社會實踐,是蘭大提升學生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也催生出了一大批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高層次人才: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蘭大有12名本科畢業生當選兩院院士,成爲全國培養院士最多的高校之一;1993年以來,蘭大的本科畢業生中,有80多名校友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在全國高校中位居前列。

在培養大量人才的同時,蘭大也十分注重優秀人才的引進。1996年和2001年,蘭大先後成爲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在相關經費支持下,學校出臺《萃英人才建設計劃》,吸引培育了一批優秀人才和團隊,教師隊伍從2004年的1283人,增加到2017年的2015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蘭大堅持“人才強校”戰略,2013年至2017年,新增“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0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8人、青年“長江學者”4人等,聚集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

2018年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被聘爲蘭州大學雙聘院士,並擔任泛第三級生態環境與氣候變化前沿科學中心主任,至此,蘭州大學兩院院士人數達到14名……

不負囑託,創建一流大學

2009年,75歲的楊建新還在擔任蘭大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那一年6月,他接到一個特殊任務:正在甘肅省調研的習近平同志要專程到蘭大來,學校安排他介紹和展示蘭大民族學的研究情況。

接到任務後,楊建新非常激動。蘭大民族學研究從他一個人“單打獨鬥”,到有了專門的研究機構、20多位專業的研究人員,取得一大批研究成果,可謂傾注了他大半生的心血。他精心挑選了中心出版的相關書籍和藏書,想把最好的成果展示出來。

楊建新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習近平一進圖書館,第一個就朝我們民族學的展示區域走來,他快步迎上前去,習近平親切地握住了他的手,詢問他民族學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些什麼。楊建新說:“我們主要是研究民族史、民族社會、民族政策等。”習近平仔細聆聽並拿起了展示臺上書籍翻看。

在蘭大圖書館,師生們簇擁着習近平一直從大廳走到圖書館外。習近平在與師生談話時說:“在西北是能辦一流大學的,辦成的一流大學一定要具備西北特點、獨樹一幟。”這句話讓楊建新深受感動和鼓舞。楊建新說,這些年蘭大發展很不容易,而“西北特點”正是蘭大發展的動力之一,我們蘭大人應當有大眼光,有大手筆,爲西部建設服務。

近年來,蘭大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和地方需求,深度參與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太極計劃和子午工程等國家行動計劃,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祁連山生態保護和縣域經濟發展。

今年1月,蘭州大學祁連山研究院成立。身爲蘭大資源環境學院院長的勾曉華同時擔任祁連山研究院院長。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一條重要的生態屏障,位於甘肅和青海兩省境內,橫跨我省張掖、武威、金昌三市。保護和利用祁連山,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重要的課題。身處西部的蘭大把這個重擔挑在了肩上,祁連山研究院集合了蘭大多個學科的力量,是一個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區的新型協作創新平臺。

研究院成立不久,就承擔了第二次青藏科考祁連山關鍵區綜合科考的預科考任務。今年5月4日,蘭大地理、生態、草業、管理、民族、經濟等多個學科領域30多名專家組成科考團整裝出發,驅車4000餘公里,橫跨甘青兩省,4次穿越祁連山腹地,對祁連山進行了一次綜合考察。

說到這次科考,勾曉華描述出了這樣幾個關鍵詞:學科交流、凝聚共識……

談起祁連山,地理、生態、草業、民族、經濟等領域的專家都不陌生,但此前在對祁連山的研究中,每個學科基本上都是“自說自話”,很少有學科間的交流。此次科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集合不同學科,在科考過程中進行學科間的對話,從而凝聚共識,通過學科交叉發現新的問題,確定新的研究方向。

勾曉華是樹木年輪學方面的專家,她擅長利用樹輪來研究氣候變化。她的團隊通過對20多個取樣點青海雲杉樹輪的研究,發現近十幾年來青海雲杉的增長速度在加快。勾曉華說,由於2000年之後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在減緩,而降水有所增加,因此祁連山大部分區域溼度提高,有利於樹木的生長,森林及其他植被髮育向好。這樣的發現對祁連山區域的生態建設以及區域經濟發展是一個利好消息,祁連山研究院也將進一步深入開展綜合性研究。

在對祁連山區域森林的考察中,也激發了其他領域專家的思考。水文學專家在考慮森林變化對水源涵養的影響,民族學專家在考慮氣候變化對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影響。同時,林與草的關係、林與人文的關係、林與經濟的關係等問題,也第一次在不同學科專家的交流中被提了出來。

勾曉華說,我們的研究不僅要爲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以及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服務,也將爲祁連山周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說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勾曉華感觸很深。她剛參加工作時,地理系只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個專業,隨着國家特別是西部地區對資源領域人才需求不斷增大,蘭大設立了資源環境學院,並相繼開設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水文與水資源等本科專業。

勾曉華說,過去5年,蘭大資環學院年平均科研經費超過5000萬元,這其中基礎研究項目和應用領域研究項目大概比例爲1∶1,可以說是既追蹤國際科學研究前沿又特別“接地氣”的一個學院,在前沿科學研究領域和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蘭大,這樣“接地氣”的學院和學科非常多。西部地區以黃土、沙漠、戈壁、高原、冰川爲代表的地貌特徵,以乾旱、高寒、風沙等爲特點的生態環境,以敦煌、古絲綢之路、八千年中華文明、多民族和諧共生髮展爲表徵的歷史文化積澱,成爲蘭大人科學研究的富礦。同時,也激發了蘭大人在自然地理、全球變化、大氣科學、生物技術、乾旱生態、草原生態、黃土高原綜合治理,以及區域經濟、敦煌學、西北史地、西部民俗、中亞研究等領域的不懈追求。

談到未來,蘭州大學黨委書記袁佔亭說,我們將堅持“以學生爲中心、以教師爲主體”的辦學思路,全面推進分類考覈評價、校院兩級管理、人才培養引進等改革,着力實現內涵式發展,把蘭大建設成爲“具備西北特色、獨樹一幟”的一流大學。(記者 李欣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