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業自律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產物,爲了促進教培市場的良性競爭,保障教培行業的健康發展,各個培訓機構從業者應加強行業自律意識,以行業規則嚴格約束經營行爲。爲了避免惡性競爭的兩敗俱傷,培訓機構應當做到有容乃大,做更好的自己,以開闊的胸襟和氣度去面對同行競爭,在良性的競爭中實現超越與發展。

“同行相輕”的說法並非全無道理。去年歲末,作爲功能定位和目標受衆都十分相似的作業幫和小猿搜題,就因爲“涉黃事件”而互撕並對簿公堂,在教培圈鬧得沸沸揚揚。這折射出了當前教培行業某些惡性競爭的事實,即使詆譭對方也在所不惜,然而我們不禁要問,行業競爭真的可以這樣沒底線嗎?

劉強東曾指出,被抹黑、潑髒水是“中國互聯網創業者必經的一道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教培市場的惡性競爭從未消停過。那麼重點來了,培訓機構之間如何避免不正當競爭,並通過良性競爭促進自身發展和行業發展?

惡性競爭的表現及其危害之種種

惡性競爭是一種不正當的市場競爭,主要表現形式爲企業之間在市場營銷方面的價格戰、廣告戰,如果處理不好,容易兩敗俱傷,導致得不償失。

探訪教育培訓市場亂象:培訓機構之間惡性競爭互相詆譭

教培行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培訓機構的數量也隨之不斷增多,利益關係紛爭導致行業競爭加劇,一旦出現惡性競爭,其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攻擊對手

詆譭、誹謗都是指捏造、散佈虛僞事實,意在貶低競爭對手,以謀求自己的利益和優勢。惡意詆譭、誹謗他人商譽的行爲,會給競爭對手造成名譽和經濟上的極大損失,而且還會欺騙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最終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的正常秩序。

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教培業更爲注重爲人師表者的形象和品行,家長在爲孩子選擇就讀的機構時,會更加慎重考慮培訓機構的過往和聲譽。因此惡意中傷競爭對手,最直接的結果,將嚴重影響到培訓機構的生源。

低價競爭

近年來,各大機構紛紛做低價班,從9元課到1元班再到0元課,把K12教育市場搞得天翻地覆。對於多數中小機構而言,限於自身資金和規模,如果盲目加入價格大戰,只會得不償失。

低價競爭的危害主要有三:一是使得教學質量和聲譽形象受損,影響培訓機構的後續發展,同時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二是擾亂市場的正常價格秩序,消費者很難從價格上判斷課程的價值,不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三是給行業帶來負面影響,阻礙教培行業的健康發展。

同行挖人

人往高處走無可厚非,優秀的人才也容易被同行挖走。去年暑假,學而思培優和新東方優能就上演了一出猶如宮鬥劇的挖人大戲,挖人行爲大膽直接,同樣刷爆教培圈。

探訪教育培訓市場亂象:培訓機構之間惡性競爭互相詆譭

衆所周知,同行挖人是市場競爭中難以杜絕的現象,但是也得一分爲二看待:一方面,優秀人才通過跳槽有望得到更好發揮,有可能促進培訓機構的壯大發展;另一方面,對於被挖人的一方將面臨人才流失的困境,進而影響到自身的正常運營。

在良性競爭中謀求發展是上策

每個行業都存在競爭,商場如戰場,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在商戰中演繹得淋漓盡致。對於教培行業而言,培訓機構除了考慮自身的利益發展,同時還要兼顧考慮社會責任。

探訪教育培訓市場亂象:培訓機構之間惡性競爭互相詆譭

爲了避免惡性競爭的兩敗俱傷,培訓機構應當做到有容乃大,做更好的自己,以開闊的胸襟和氣度去面對同行競爭,在良性的競爭中實現超越與發展。

提升自身實力

教培行業的競爭無可避免,與其花過多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如何戰勝競爭對手,不如專注於怎樣提高培訓機構自身的綜合實力更實在。

教學方面,必須致力於提高教學質量,保障教學效果。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首先要求教師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優秀的教學水平,並通過崗前培訓和進修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技能。

其次,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傳授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其獨立思考,遇到問題能夠舉一反三,不過分依賴老師的指導和講解,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再者,注意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

服務方面,應當用心提高整體服務品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服務質量成了培訓機構制勝的另一大法寶。因此,培訓機構要注重真心服務,例如對學生的每一次用心輔導,盛夏給學生準備一些消暑湯,天冷了提醒學生添加衣服,這些都是日常服務的很好體現。

又如留學類培訓機構,除了通過輔導儘量幫助學生提高外語托福考試成績外,在出國諮詢的相關領域也可以提供一些服務,如簽證流程等。在教學質量同等的情況下,貼心的服務更容易贏得學生和家長的青睞。

尋求差異化經營

說到差異化競爭,不得不提到麥當勞和肯德基這兩大餐飲連鎖巨頭,雖然同屬於快消行業,但是二者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例如飲料食品方面,麥當勞主打可口可樂和牛肉,而肯德基則主推百事可樂和雞味。

有人說,有麥當勞的地方就有肯德基,二者總是互相廝殺而又相親相愛,通過市場細分,在良性的競爭中成全了對手也壯大了自己,最終實現了共贏,也成就了一段商業傳奇。

縱觀成功的培訓機構,都有其自身的過人之處,在某個深耕的領域穩紮穩打。例如就學科來說,新東方以英語見長,好未來以數學佔優,達內以IT制勝,華圖則以考公培訓出名;就教學模式而言,新東方以大班爲主,學大以一對一起家,這些都是各自的特色和定位。

即使具體到同一學科教學,新東方的優勢在於大學生應試英語培訓,李陽瘋狂英語則以口語應用爲賣點,而華爾街英語定位高端成人英語培訓,英孚英語則重點主攻青少年英語培訓,正應了那句話:各有各精彩。

據悉,當初好未來也曾想發展英語培訓,但是考慮到新東方在前很難超越,最後還是在自身擅長的理科領域打響了名堂,後來居上與新東方成爲了中國教培業的兩大龍頭企業。

培訓機構面對市場競爭,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做好目標定位和市場細分;其次在擅長的領域進行深耕細作,主動另闢蹊徑,尋求差異化競爭,專注於縱深發展;再者,通過突破現狀,不斷推陳出新,提高綜合競爭力,更好促進自身發展;最後,勇於開拓新市場,例如鄉鎮教培市場,搶先佔領市場競爭的制高點。

探訪教育培訓市場亂象:培訓機構之間惡性競爭互相詆譭

借鑑同行經驗

有句古話說的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具體到教培行業,發展態勢良好的培訓機構大都有其獨到之處,有不少地方值得借鑑學習。

當前,面對渠道下沉三四線城市、招生日漸困難的局面,許多小機構還處於作坊模式,管理績效和經營業績陷入發展瓶頸,難以取得更大的突破,同時還要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爲此,培訓機構可以通過藉助外力,借鑑別人的成功模式,使自己少走一些彎路,更快達到成功的彼岸。

例如,校長可以有選擇參與一些行業協會和其他機構組織的交流會、分享會等等,通過聆聽別人的經驗分享,向別人取經學習,從中吸收有益的做法。或者是直接與一些同行建立合作的關係,如藝術類書畫培訓班與課外輔導類培訓班,因爲彼此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雙方可以進行交流甚或考慮合作,達到資源共享的雙贏結果。

加強行業自律

行業自律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產物,爲了促進教培市場的良性競爭,保障教培行業的健康發展,各個培訓機構從業者應加強行業自律意識,以行業規則嚴格約束經營行爲。

爲了讓各培訓機構主體做到有“規”可依,中國教育學會在2016年下半年制定了《輔導機構教師(中小學)專業標準(試行)》和《輔導機構教師(中小學)專業水平評價標準(試行)》,可以視爲教育培訓行業的標準和規範,但總體上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未來還要靠教培行業從業者的自我約束和自覺遵守。

爲規範辦學行爲,推動誠信辦學,地方培訓機構也可以考慮成立教培業誠信聯盟,促進教培市場的有序發展。如2016年10月,江蘇無錫市45所培訓機構聯名發出了《無錫市社會培訓機構誠信辦學倡議書》,堅決反對惡性競爭,樹立精神文明新風尚,爲培訓市場帶來了一股清新的行業之風。

誠信是培訓機構的辦學準則。培訓機構應當做到誠信經營,做事光明磊落,不惡意中傷、詆譭他人,堅守無愧於心的教育初心。在收費上明碼標價,儘量做到公開、透明、合理,不做虛假宣傳,不搞暗箱操作。建議與學生家長簽訂協議,明確課程、課時、收費、級別等相關事項,避免今後發生不必要的糾紛。

面對同行的惡性競爭,是隨波逐流還是乘風破浪,全看培訓機構如何應對。培訓機構只要不忘初心,用心做好自己,不斷提高自己,從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而出,也能打開一片新天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