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史上最嚴重山火背後的一個事實:越控制野火,野火來得越猛烈

從 11 月 8 日早上 6 點半被發現開始算起,到 11 月 23 日基本得到控制(95%的火情得到控制),“營溪大火(Camp Fire)”燒了整整半個月。截止目前,大火一共造成了 84 人死亡,3 名消防員受傷,過火面積超過 62000 公頃,燒燬了超過18000 棟建築,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都創加州歷史紀錄。

大火可能由一條壞損電線引發,不過加州頻繁的火災並不皆是如此。

作爲全美野火最多的地區,僅在今年,加州就發生了近 60 起過火面積超過 400 公頃、造成明顯人員傷亡和建築損毀的火災。頻繁野火的背後是加州人住的離森林越來越近,而環境在近幾十年裏變得越來越乾燥、高溫。

科羅拉多大學的景觀生態學家 Tania Schoennagel 和她的研究團隊去年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發表的一項關於北美野火的研究指出,從 1979 年 - 2013 年裏,全球的火災季節整體延長了 19%,而北美西部則是影響最爲明顯的地區。從 1985 起,全球超過一半的火災季節延長髮生在美國西部的森林裏。

北美西部的景觀在最近幾十年發生了緩慢但是顯著的變化:氣候變暖變幹,可供野火燃燒的燃料不斷累積,野地-城市交界區不斷擴大。與之相伴的結果是,過去三十年裏,北美的野火無論是在數量還是規模上都比以前更多、更大,造成的損失也更爲嚴重,而且有隨着氣候變暖繼續加重的趨勢。

今年 8 月 27 日發佈的《加州第四次氣候變化評估》預計,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繼續上升的話,到 2100 年之前,加州每年火燒的陸地面積會增加 77% 。而在過去20 年裏,平均每年都會新增 286000 公頃的火燒面積。

另一重因素則更容易爲人所忽視:救火不當積累的歷史因素。

哥倫比亞大學生物氣候學家 Park Williams 的研究領域跨越氣候學和生態學,他熱衷於研究乾旱背後的氣候原因和乾旱會帶來什麼樣的生態後果,是全球研究氣候變化對野火影響的權威之一。

在 Williams 看來,與野火戰鬥是徒勞的,在面對林火之類的野火時,人類應該報以尊重的態度,尤其在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美國西部火災的持續增長是不可避免的。這一趨勢將不可避免地持續下去,如果公衆理解這一點的話,他們將會對目前看來太過冒險或無情的管理手段更加寬容。”

Williams 所說的“太過冒險或無情的管理手段”就是——在可控的條件下,尊重野火想燒的“意願”,讓它燒起來。

一個常識是,對森林來說,野火促進自然循環,幫助森林再生。不耐陰的巨型西黃松、北美黑松和紅杉樹需要野火來定期清理林地,爲新樹的萌芽騰出空間。同時,一些非本地林的入侵物種也會被野火清理掉,森林生態系統的平衡因而得以維持。

但很少有人知道,對人類來說,自然發生的野火也有好處,它們能幫助人類避免無法控制的火災的發生。而這一點直到上世紀 80 年代人們纔開始逐漸意識到的。

在現代的滅火手段出現以前,野火會在北美大陸的森林裏定期出現,它會清理掉那些凋落在林地裏的枯枝落葉,把這些燃料及時清理掉。這時的野火往往火勢不大,只會波及森林的地面部分,並不會產生災難性的影響。對北美大陸的原住民來說,野火是在有意識地重塑野生植物、創造草地、爲獵物提供棲息地。

不過當歐洲殖民者來到北美大陸之後,他們在帶來黑奴、種植園、茶葉的同時,也帶來了對火的恐懼。大部分時間裏,美國人一直把火視作災難一般的存在,無論是人爲還是自然的起火,都會想方設法地撲滅。

1911 年起,撲滅野火成爲剛成立不久的林務局的官方職責。1910 年的愛達荷州大火燒掉了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三百萬英畝的林地,並造成了 85 人死亡。火災損失引起的政治抗議,讓林務局開始專注於野火控制。到了 1935 年,規定林務局滅火的政策甚至有了一個名字——“早上 10 點規則”,意思是林務局一旦在公共土地發現新的火情,應當在次日早上 10 點前將其撲滅。

剛開始的時候,政策還有些效果,但是隨後人們漸漸發現一旦出現火情,火勢就會變得難以控制。

當人類開始見火就滅之後,火災的隱患就在慢慢積累。隨着枯枝落葉堆積得越來越厚,可供燃燒的燃料也變得越來越多。一旦着火,火勢就很有可能大得不受控制。消滅野火的結果就是製造更大的野火。

而林務局,這個曾經以保護森林可持續利用爲使命成立的政府部門,如今卻將森林防火作爲最爲首要的任務。儘管每年用於滅火的支出高達十億美元,火災發生的頻率卻越來越高。

1988 年的黃石大火,讓生態學家開始重新思考野火的生態意義,林務局的防火目標也開始受到質疑。但是多年來的錯誤政策所造成的公衆認知卻難以在短時間內扭轉。隨着西部越來越多的居民搬到森林附近居住,爲了保護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居民們會通過選舉議員向國會施壓,繼續撥款讓林務局控制野火。

越控制野火,野火來得越猛烈,於是居民會向政府施壓進一步控制野火,這個惡性循環最終爲營溪大火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與此同時,野地-城市交界帶的不斷擴大,已經讓更多的人暴露在野火和人爲火災的風險之下。

根據景觀學家 Schoennagel 的統計,2000 - 2016 年這 16 年間裏,加州是全美野地-城市交界帶火災發生最多的地方,約35% 的交界帶都曾發生過火災。除了林地本身的野火外,交界帶擴大之後帶來的基礎設施建設,如電線、油氣管道,都增加了火災發生的風險。

Schoennagel 預計未來 20 年裏,加州將會是全美交界帶火災增長最快的地方。

野火的發生不僅在不斷增加,野火的行爲模式也越來越難以預料:現在的野火已不像從前,燒一整夜就能平息下來;火焰沿着山坡向下蔓延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以前認爲安全的城郊社區現在也面臨野火的威脅。在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火災科學家Max Moritz看來,野火對氣候變化的行爲響應比任何人想得都快,基於過往經驗建立的火災模型已經難以適應今天的情況。

目前,這場花費將近 1 億美元的滅火行動已漸入尾聲。目前仍有至少 475 人下落不明。而這不會是最後一次人們面對棘手的森林火災問題。

題圖來自:USGS/NASA/Joshua Stevens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