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國際軍事領域最重要的事件,自然毫無疑問是美國與伊朗之間圍繞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蘇萊曼尼少將遇襲身亡後展開的一系列防禦和報復行動。作爲中東地區又一次走到戰爭邊緣的的關口,美國、伊朗以及身處其中的其他中東國家的利益所在與能力所及,在這次所謂的"大規模報復"裏展現的相當透徹。

與此同時,中國臺灣地區的"大選"在週六晚上決出勝負,蔡英文連任的消息,將海峽兩岸帶入了又一個四年的"小氣候"中。

美伊"報復"的"寶貴經驗"

在上週的1月2日,美國發動空襲炸死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蘇萊曼尼少將之後,伊朗方面揚言"報復"的聲音就一浪高過一浪。從加姆庫蘭清真寺升起象徵復仇的紅色旗幟,再到伊朗最高領袖發表煽動復仇的演講。在1月7日哈梅內伊指使伊朗武裝力量"直接報復美國"之後,1月8日凌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發起代號爲"烈士蘇萊曼尼"的軍事行動,向伊拉克境內的美軍所在的阿薩德基地和埃爾比勒基地發起了導彈襲擊。

一週軍評:蔡英文連任,臺海下個“新週期”

伊朗發射的導彈殘骸,可能是"起義"系列的液體彈道導彈

與之前幾乎所有發生在中東地區的戰報一樣,伊朗的這一輪對美軍基地的報復襲擊在交戰雙方兩邊各有不同的消息版本:按照伊朗方面的說法,革命衛隊向美軍的兩個基地發射了"數十枚"導彈,造成了阿薩德基地內至少有80名美國"恐怖分子"被殺、200人受傷,此外還有大量無人機和直升機被摧毀。

而按照美國中央司令部的說法,伊朗發射了兩輪總共15枚導彈,其中10枚導彈攻擊阿薩德基地,5枚導彈攻擊埃爾比勒基地,由於事先探測到導彈發射,絕大多數人員在導彈來襲前進入掩體,美軍在襲擊中沒有人員傷亡,甚至還用"密集陣"近防系統攔截了一枚來襲導彈。

襲擊後的衛星照片顯示,伊朗的導彈中確實有多發命中了阿薩德基地,只是無法判別人員傷亡;而後也有一些介於二者之間的傷亡版本出現。在缺乏更多更權威消息來源的情況下,這些數字也未必合理多少。這種各說各話的情況顯然也將長期持續。

一週軍評:蔡英文連任,臺海下個“新週期”

遭到伊朗導彈襲擊後的阿薩德基地,有多處建築嚴重受損

伊朗外長扎裏夫隨後在推特回應稱,這是"伊朗根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採取的適當自衛措施",針對的是對伊朗公民和高級官員們發動武裝襲擊的美軍基地。現在自衛措施已經完成,"我們不尋求(局勢)升級或(發動)戰爭,但將保衛自己不受任何形式的侵犯。"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則在此後的講話中繼續展示強硬。

不難看出,伊朗這一輪導彈襲擊的目的並不在於造成美國實在的傷亡,而在於進行伊朗國家態度的展示。這種突然開始,還沒有任何發展就宣告結束的"反擊",之前也曾多次爲其他與中東局勢有關的國家所應用,也算是當代中東外交與軍事行動話術的一種"新常態"了。

一週軍評:蔡英文連任,臺海下個“新週期”

相比伊朗人悼念蘇萊曼尼的規模,襲擊的規模總有點耐人尋味的意思

對於這樣相對近距離的軍事目標,伊朗革命衛隊手頭可以選擇的武器種類很多,實際使用的"起義"系列和可能使用的"征服者"系列彈道導彈,也確實是伊朗武器庫裏進行類似打擊最成熟的兩種武器。這兩款導彈的技術路線都可以追溯到兩伊戰爭時期伊朗獲得的各類地地導彈上,雖然性能有限、精度也不高,但對於這種表態性的襲擊而言影響不大。

加上駐伊拉克美軍基地內也基本沒有類似"愛國者"這樣的高性能反導武器,雖然可以實現對導彈的預警,但也只能用"密集陣"之類反迫擊炮和火箭彈的武器"應付",因此這類武器雖說易被攔截,卻也不至於奈何不了美軍在伊拉克的防禦系統。加上導彈飛行至少要十幾分鍾,美軍的反應時間相對充裕,進行有效避險的難度也不算太高。非說什麼伊朗選擇這些導彈有別樣的深意……那就是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僞的"智者見智"了。

解讀這一波中東變局的時候,在覈心問題上將各方力量簡單化和臉譜化可以算是不少誤讀產生的源頭,本來中東地區的政治宗教形勢就互相影響、錯綜複雜,在伊拉克這樣的國家,宗教領袖很多時候就發揮着比政府更大的影響力,而伊朗本身更是一個政教合一卻處在不斷演進中的民主國家,加上美國國內無論是民主、共和兩黨,還是五角大樓與特朗普之間都處於罕見的複雜關係之中,再加上蘇萊曼尼這樣一位在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什葉派和伊朗本國都有相當影響的人物的存在,使得在探討當下中東局勢時,不少場合如果武斷地使用國家來代替一派利益,往往都會陷入過分簡化的陷阱之中。

一週軍評:蔡英文連任,臺海下個“新週期”

將美國和伊朗都簡單一元化討論,自然會離題千里

從1月2日蘇萊曼尼遇襲身亡到1月8日伊朗革命衛隊發動導彈打擊,前後過去了整整6天,但需要注意到,革命衛隊是在1月7日接到哈梅內伊的命令,也就是其在任期以來第一次參加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並表示"爲蘇萊曼尼的復仇行動必須由伊朗軍隊直接公開地實施"之後,纔開始策劃實施這次攻擊的。

而在此之前,在伊拉克的一些什葉派武裝力量雖然也對駐伊拉克的美國機構展開了襲擊,但是其規模顯然沒有達到伊朗方面在口頭表述的那種"人民戰爭"的強度。按照這個時間線推測,有理由認爲前一階段什葉派武裝"自發"的襲擊數量和水平都明顯偏少,是哈梅內伊要求伊朗武裝力量動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在某種層面上更加反映出蘇萊曼尼本人的巨大聲望與他的死亡對伊朗造成的巨大損失。在過去十年中,蘇萊曼尼憑藉其在中東地區什葉派累積的巨大聲望,不止一次通過對伊朗和什葉派的資源進行所謂的"跨區域整合",將阿富汗的阿拉維派和黎巴嫩、伊朗的什葉派送到敘利亞支持巴沙爾政府,利用伊朗"聖城旅"在伊拉克的網絡和本國的資源,武裝和組織伊拉克什葉派抵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入侵……但在蘇萊曼尼死後,要繼續有效經營和擴大這一網絡的難度非同一般,哈梅內伊無論作爲伊朗的最高領袖,革命衛隊的總負責人還是什葉派的大阿亞圖拉,其地位都遠高於蘇萊曼尼,但在他的號召下真正對駐伊拉克美軍"開展復仇"的武裝組織,滿打滿算也沒有多少。

一週軍評:蔡英文連任,臺海下個“新週期”

對很多伊拉克人來說,悼念蘇萊曼尼是情之所至,爲伊朗的國家利益犧牲自己卻不是理所應當

當然這不單純是所謂伊朗的號召力問題,更是中東地區不同派別長久以來實際情況的體現。蘇萊曼尼雖然在中東地區有着巨大的聲望,在過去十年也因爲其縱橫之術,幾乎整個中東的什葉派都在伊朗的號召、協調和支援下,加入到了支援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和抵抗"伊斯蘭國"的戰鬥中去,但說到底,阿拉維派也好,什葉派也好,歸根到底都是在爲"自己的命運而戰",其主要的鬥爭矛盾最高也就是"反極端遜尼派"。在這樣的戰鬥中,由於"反對極端遜尼派"這一根植於什葉派中的共識的存在,伊朗的介入協調與支援是一種額外的收益,而蘇萊曼尼的號召甚至指揮則事關他們的生死存亡。

但如今哈梅內伊所代表的就是伊朗自身的國家利益,而他所號召和希望的,則是整個什葉派團結起來成爲一股完整的反美力量。但中東地區,特別是伊拉克的什葉派在過去多年的鬥爭中,"反美"都不是其主旋律的話題,甚至蘇萊曼尼本人也一直試圖避免與美國的正面衝突。在強烈反美的中東什葉派這樣的政治概念客觀上不明顯甚至不存在的情況下,無論伊拉克的什葉派對於蘇萊曼尼的死有多麼痛心,要他們因爲哈梅內伊的一聲號召,用自己的本部兵馬對駐伊拉克的美軍實施註定得不償失的"復仇",用伊拉克的什葉派力量爲伊朗的國家利益"火中取栗",能夠奏效的可能性依然十分有限。

一週軍評:蔡英文連任,臺海下個“新週期”

相比之下,美軍的選擇更爲有限,他們必須爲他們的總統做點兒什麼,以便讓他連任下去

相比伊朗"自吹自擂"的報復行動,無人傷亡卻炸死了蘇萊曼尼的美國雖然因爲捱了伊朗的一頓導彈之後選擇"忍氣吞聲",在美軍看來面子上有些過不去,但在實際利益上算是有了一定的收穫。中東地區的話題轉換也是十分迅速,襲擊過後沒有幾天,媒體的關注重心已經從伊朗的反擊轉移到了被伊朗擊落的烏克蘭客機身上。

然而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而言,儘管他選擇了在五角大樓看起來"出格"的報復選項,但最後事態的發展並未讓他實際受損,反倒是"悶聲發大財"獲得了一些好處。作爲一位總統治國理政的重要經驗,"炸死蘇萊曼尼"事件是否會讓特朗普在未來處理國際事務,特別是對美國和伊朗在未來註定越來越多的分歧、爭端甚至摩擦中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也自然會成爲更加值得外界關注的重要內容。


臺海開始"新週期"

就在昨天,中國臺灣地區進行了新一輪的地區領導人選舉,臺灣地區現任領導人,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以明顯的優勢戰勝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以"大選"爲週期的兩岸關係又進入了新一輪"聽其言、觀其行"的週期。而對於兩岸的解放軍和臺軍而言,新一週期"秣馬厲兵"的準備與"以武拒統"的妄想,也隨着此次選舉的結束而正式開始。

從1996年(實際可上溯到1995年甚至更早)至今的24年裏,臺灣地區進行了7次直接民選的地區領導人選舉,先後發生了3次所謂的"政黨輪替",而幾乎每一次選舉前的一年,臺海區域都要進入相對危險,甚至劍拔弩張的狀態。在這幾輪緊張之中,海峽兩岸的軍事力量也同樣歷經此消彼長,成爲兩岸軍事鬥爭中頗爲重要的"階段測試"。

在這其中,1995-1996年之間發生的"臺海危機"無疑令人記憶深刻,這段由李登輝訪問美國康奈爾大學引發,由199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走向高潮的系列對抗,在本質上與後來的反"臺獨"軍事鬥爭並不完全相同,它在內容上更加接近於冷戰結束後所謂"歷史終結論"在兩岸關係中的反映。如今回看這段歷史,中央電視臺製作的新聞中"千軍萬馬過海峽,萬里驚濤把路開"的解說詞至今讓人感覺心潮澎湃,但在當時的軍事對峙情緒下,兩岸的整體情緒多少有點"麻桿打蛇兩頭怕"。

一週軍評:蔡英文連任,臺海下個“新週期”

當時的解放軍和臺軍作戰能力都十分有限

對於臺軍而言,當時臺灣三軍的二代兵器,諸如"成功"級巡防艦、F-CK-1戰機和CM-11主戰坦克的換裝都只進行了一半,圍繞提高軍隊效能進行的"精實案"編制改革尚未開展,數量龐大的臺軍依然要以組織效率低下的舊編制和老裝備(其中一些甚至是過期裝備)展開臺灣防禦作戰;對於解放軍而言,由於之前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帶來的"軍隊要忍耐",90年代初的解放軍雖然依靠引進俄製裝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裝備落後的面貌,但無論是編制上還是裝備上的落後在這一時期都十分明顯,想要依靠上世紀60-70年代技術水平的武器裝備來打贏一場90年代的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即使在理想化的兵棋推演中也需要藉助偶然性的力量。在兩岸軍事對比的同時,對於大陸而言更加重要的是時隔45年,美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再度確認了對於干涉兩岸事務的意志,而在此之後,在"實現祖國統一"的同時"阻止境外勢力干涉",也同時成爲了兩岸軍事博弈中不可忽視的話題。

一週軍評:蔡英文連任,臺海下個“新週期”

美國航母的大規模調動,也表明解放軍在面對美軍時的無奈

不過站在反"臺獨"的角度看,1996年的臺海危機雖然看起來劍拔弩張,但兩岸捲入真正戰爭的可能性並沒有之後的幾次選舉來得大。2000年的選舉中,臺灣地區首次出現了"政黨輪替",民進黨的執政,進一步加大了臺灣走向分裂和實質性臺獨的風險。

爲了能夠在關鍵時刻具備"使用武力"的能力,解放軍在這一時期進行了大規模的臨戰軍事準備。這些準備既有部隊在編制上的改革與充實,諸如在東南沿海組建適應大規模登陸作戰的兩棲機械化師,增加這一地區的陸航部隊編制和裝備數量,也包括一系列裝備建設上的發展,後者既有外界容易觀察到的,例如63A水陸坦克和63C兩棲裝甲車、蘇-30MKK戰機、22型導彈快艇、現代級驅逐艦等新裝備的批量入役,也有外界不易發現,但對於作戰相當重要的全軍敵我識別系統的統一換裝。

這一系列短期備戰行動雖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解放軍正常武器裝備發展的節奏,但卻在2004年臺灣"大選"來臨之前,爲解放軍打造了一支相對精銳的"拳頭部隊",能夠在面對臺灣實現"精實案"後的新銳機械化部隊時有相當的勝算。

蔡英文連任,臺海局勢迎來下個“新週期”

當然,所謂的勝算也需要付出不小的犧牲和代價

在2008年臺灣第二次"政黨輪替",馬英九上臺執政之前,這種軍事鬥爭形勢確實在不斷升高,特別是2005年以後,隨着05系列兩棲裝甲車族、96A主戰坦克、04式步兵戰車、039型常規潛艇、基洛級潛艇、殲-10、殲-11系列戰鬥機、東風15B/C等新一代裝備的全面入役,讓解放軍面對臺軍的勝算越來越大,在許多主戰裝備領域也有了明顯優勢。

在此之後的幾次臺灣選舉過程中,儘管臺灣再次出現了"政黨輪替",蔡英文當局在執政之後也沒有停止過其"去中國化"的臺獨行徑,但相比2000至2008年的臺海局勢,"緊張"對於中國大陸似乎已經不那麼明顯了,與此同時,解放軍將自己的目光放到了海峽之外,更爲遠大的地方:以轟-6K爲核心的遠程航空兵部隊和以071型綜合登陸艦爲核心的遠海兩棲作戰力量,讓繞過海峽從西太平洋方向發起進攻從純粹的可能性變成了現實,而以反艦彈道爲核心構建的中國區域拒之/反介入作戰力量,則成爲中國在解決臺灣問題時防備境外勢力干涉的最強保障,加上以航空母艦爲核心的遠洋海軍以及以殲-20爲代表的新一代空軍力量的出現,中國軍隊的目標早已超越了單純和越改編越脆弱的臺軍一較高下,而在更大的舞臺上開始向更強的目標進行挑戰。

一週軍評:蔡英文連任,臺海下個“新週期”

畢竟這樣的武器,對付臺灣也不一定用的上

當我們的目標已經走向"星辰大海"的時候,小小蚍蜉撼大樹,自然已經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註定要失敗的"臺灣獨立",也只會淪爲島內一些政治勢力自我高潮的笑話而已。

伊朗外長扎裏夫隨後在推特回應稱,這是"伊朗根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採取的適當自衛措施",針對的是對伊朗公民和高級官員們發動武裝襲擊的美軍基地。現在自衛措施已經完成,"我們不尋求(局勢)升級或(發動)戰爭,但將保衛自己不受任何形式的侵犯。"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則在此後的講話中繼續展示強硬。

不難看出,伊朗這一輪導彈襲擊的目的並不在於造成美國實在的傷亡,而在於進行伊朗國家態度的展示。這種突然開始,還沒有任何發展就宣告結束的"反擊",之前也曾多次爲其他與中東局勢有關的國家所應用,也算是當代中東外交與軍事行動話術的一種"新常態"了。

一週軍評:蔡英文連任,臺海下個“新週期”

相比伊朗人悼念蘇萊曼尼的規模,襲擊的規模總有點耐人尋味的意思

對於這樣相對近距離的軍事目標,伊朗革命衛隊手頭可以選擇的武器種類很多,實際使用的"起義"系列和可能使用的"征服者"系列彈道導彈,也確實是伊朗武器庫裏進行類似打擊最成熟的兩種武器。這兩款導彈的技術路線都可以追溯到兩伊戰爭時期伊朗獲得的各類地地導彈上,雖然性能有限、精度也不高,但對於這種表態性的襲擊而言影響不大。

加上駐伊拉克美軍基地內也基本沒有類似"愛國者"這樣的高性能反導武器,雖然可以實現對導彈的預警,但也只能用"密集陣"之類反迫擊炮和火箭彈的武器"應付",因此這類武器雖說易被攔截,卻也不至於奈何不了美軍在伊拉克的防禦系統。加上導彈飛行至少要十幾分鍾,美軍的反應時間相對充裕,進行有效避險的難度也不算太高。非說什麼伊朗選擇這些導彈有別樣的深意……那就是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僞的"智者見智"了。

解讀這一波中東變局的時候,在覈心問題上將各方力量簡單化和臉譜化可以算是不少誤讀產生的源頭,本來中東地區的政治宗教形勢就互相影響、錯綜複雜,在伊拉克這樣的國家,宗教領袖很多時候就發揮着比政府更大的影響力,而伊朗本身更是一個政教合一卻處在不斷演進中的民主國家,加上美國國內無論是民主、共和兩黨,還是五角大樓與特朗普之間都處於罕見的複雜關係之中,再加上蘇萊曼尼這樣一位在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什葉派和伊朗本國都有相當影響的人物的存在,使得在探討當下中東局勢時,不少場合如果武斷地使用國家來代替一派利益,往往都會陷入過分簡化的陷阱之中。

一週軍評:蔡英文連任,臺海下個“新週期”

將美國和伊朗都簡單一元化討論,自然會離題千里

從1月2日蘇萊曼尼遇襲身亡到1月8日伊朗革命衛隊發動導彈打擊,前後過去了整整6天,但需要注意到,革命衛隊是在1月7日接到哈梅內伊的命令,也就是其在任期以來第一次參加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並表示"爲蘇萊曼尼的復仇行動必須由伊朗軍隊直接公開地實施"之後,纔開始策劃實施這次攻擊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