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福建省衛健委老齡健康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國家層面的法律尚未有相關規定,老年人在福建而其獨生子女在沒有相關規定的省份工作的,也無法享受帶薪護理政策。今年5月將施行的《西安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規定,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期間,其子女的用人單位應當支持護理照料,給予獨生子女每年累計20天、非獨生子女每年累計10天的護理時間,護理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福利待遇。

今年5月將施行的《西安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規定,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期間,其子女的用人單位應當支持護理照料,給予獨生子女每年累計20天、非獨生子女每年累計10天的護理時間,護理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福利待遇。

什麼是帶薪護理假?哪些地方出臺了類似政策,各地標準如何?現實落實情況如何?

13省份已明確,增設新假期,內蒙古20天

西安:獨生子女享帶薪護理假20天


1月9日,陝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批准《西安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下簡稱《條例》),由西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佈。


《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倡導家庭成員與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承擔照料責任。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期間,其子女的用人單位應當支持護理照料,給予獨生子女每年累計20天、非獨生子女每年累計10天的護理時間,護理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福利待遇。


13個省份明確帶薪護理時間,有的地方每年有20天


截至2019年10月1日,已有包括福建、廣西、海南、湖北、黑龍江、重慶、四川、河北、河南、寧夏、內蒙古、山西、雲南等13個省份以及廣州市、淮安市兩市,以地方法規或行政規章的形式明確了子女每年可用的護理時間,且大多規定了護理期間工資福利待遇不變。


13省份已明確,增設新假期,內蒙古20天


各地的護理時間通常在15天左右,河南規定獨生子女每年累計不少於二十日,黑龍江則規定獨生子女每年累計20天。


爲了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權益,四川、黑龍江、寧夏、雲南等地還規定了非獨生子女也可帶薪護理,時長略短於獨生子女,但也能達到7-10日。


各省份都規定了子女帶薪護理需滿足“老年人患病住院期間”的條件。其中,四川等省份的規定較嚴格,要求符合“老年人患病住院期間不能自理”的條件,重慶還規定了“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且需要二級以上護理時”的條件。


福建作爲最早將帶薪護理列入法規的省份,相關政策自2017年3月1日起實施已有兩年多的時間。


政策落地遭遇三道坎:缺細則、限制多、無硬約束


儘管帶薪護理生病老人政策受到普遍認可,但現實中不少人遭遇護理時間難申請的尷尬。在湖北一傢俬營企業上班的馬女士表示,需要哪些證明、走什麼樣的程序都不清楚;在福州一家醫療設備經營企業工作的80後張敏告訴記者,其公司從未宣導過帶薪護理政策。


記者調查發現,帶薪護理生病老人政策落地難與執行、監督等多個環節有關。


1.條款缺乏細則,企業選擇性忽視。今年上半年,四川王女士的母親生病住院,她按照《四川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的規定申請一週護理時間。但其所在單位卻以條例規定了前置條件——“老年人患病住院期間不能自理”爲由,要求王女士出具“母親不能自理”的證明。王女士無奈地說,醫院無法出具這個證明,“而僅憑我一張嘴說,公司又根本不相信”。


2.地方性法規限制多,難落地。根據廣州市出臺的規定,只有父母、獨生子女本人戶籍均在廣州的才能享受政策,非戶籍老人被排除在外。因此,大量“新廣州人”因父母戶籍在原地無法享受該政策。在廣州工作的張瑤說,父母住在鄰省湖南,兩個小時高鐵就能到,但她從未享受過政策。


福建省衛健委老齡健康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國家層面的法律尚未有相關規定,老年人在福建而其獨生子女在沒有相關規定的省份工作的,也無法享受帶薪護理政策。


3.無硬約束,落實打折扣。“一說要請假公司就拿年假抵扣。”在廣州某商業銀行工作的唐女士說。


“地方出臺的相關條例、規章多是倡導、呼籲性質,沒有硬約束,導致執行不力。”武漢大學城市安全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重生說。


廣州市老齡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實際操作中,有的用人單位以程序不明晰爲由,變相拒絕員工的請求;有的用人單位擔心讓獨生子女享受政策引起非獨生子女的不滿,乾脆“一刀切”不執行。


專家倡導更多地方推行,進一步明確相關細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到2018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約爲2.49億,約佔總人口的17.9%。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認爲,各地出臺帶薪護理生病老人政策順應老齡化社會的需求,是文明進步的體現。一方面,要在全國更多的地方推行;另一方面,要推動已出臺的政策落到實處,不斷完善法律法規的配套,監督用人單位的執行情況。


在落地實施中,最不可迴避的是,的確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洛陽市一家小微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要讓獨生子女護理假更可行,就要建立合理的社會成本分擔機制。”對於落實獨生子女護理假到位的企業,應在財稅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激勵,提高企業的參與積極性。


同時,要明確相應細則和具體監督機制,以支撐護理假的落實。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于丹丹認爲,可以由工會或民政等部門負責監督各企事業單位的落實情況。一旦發現有單位違反相關法規,即由勞動監察部門出面進行懲處。


針對護理假實行省(區、市)較少且長短不一,導致在全國層面出現不均衡的問題,有專家提出將獨生子女護理假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並且上升至國家層面進行立法,由國家出臺統一的政策和標準,讓各界共同爲獨生子女護理假兜底。


來源:北方新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