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特自6日到達武漢“方艙”重病區18號房後,視患者爲戰友,開始並肩抗“疫”,至今已近兩週。這段時間,巴特以醫者特有的細心、溫情贏得了戰友們的信賴。

在赤峯市腫瘤醫院(赤峯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援鄂戰“疫”隊伍中,蒙古族小夥兒巴特是10名護理人員之一。

巴特自6日到達武漢“方艙”重病區18號房後,視患者爲戰友,開始並肩抗“疫”,至今已近兩週。

這段時間,巴特以醫者特有的細心、溫情贏得了戰友們的信賴。一聲聲親切的阿姨、大爺,一句句真誠的“加油”,猶如習習春風,熨帖了戰友們焦灼不安的情緒。

巴特心裝戰友,想其所想急其所急,爲他們解決生活困難:把自己的洗漱用具讓給戰友;主動爲飯量大的戰友額外申請盒飯……幾多付出,贏得戰友發自肺腑的“謝謝”!

起初是好感,如今是信賴!戰友親切稱巴特爲“老巴”,當他是大哥,是主心骨!

巴特的豪爽性格讓戰友們有了“信心比金子更寶貴”的人生感悟。擅長素描的老人方艙中用素描向他致敬!

於是,心存感恩的戰友趁巴特專心工作甚至“犯困”的空檔兒,冒着被網友狂噴的風險,用手機記錄了一幕幕讓人心疼的場景……

紅山晚報記者:張學通

新媒體影像編輯:王布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