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看現在俄方視察的這個模型,說破天也沒有突破蘇聯時代,最後一艘航母,也是唯一的一艘大型核動力航母的設計。當時那艘核動力航母的一個堪稱奇葩的設計,就是彈射器和滑躍起飛相互混合。


俄羅斯海軍的航母設計爲何至今還是滑彈結合?

俄最高層視察了一個航母模型,現場看來是一臉的凝重。很明顯,俄方面現在還很難有經濟和技術實力把這個模型變成現實。而俄聯邦成立到目前也快30年了,計劃中的大型航母到目前沒有8艘也有7艘了。而最終一艘也沒有落實,只剩下一艘蘇聯時代的庫艦還事故百出,因此作爲俄最高層肯定是高興不起來。無論如何,俄方作爲5常之一而沒航母可用,總是一項超級尷尬的事情。俄海軍今年定下的最“宏偉”的造艦計劃,也不過是到2026年服役2艘2.5萬噸級的兩棲艦艇,這已經是俄海軍目前聲稱的最現實的“航母”了。不過這個噸位也叫航母,甚至不如意大利、土耳其海軍已經下水的“航母”大。讓俄海軍和這些二三流的海軍混到同一個級別,顯然是不可接受的。俄高層既然鄭重其事的視察一個模型,那麼就說明,

俄方仍然沒有放棄6萬噸以上的大型航母的計劃。不過看現在俄方視察的這個模型,說破天也沒有突破蘇聯時代,最後一艘航母,也是唯一的一艘大型核動力航母的設計。當時那艘7.9萬噸滿排的核動力航母,船體只建造到40%,就趕上蘇聯解體,成了烏克蘭的無用資產。美國人給了一筆小錢,就直接拆毀了。這也算是俄方作爲一個世界大國最不能忘記的負面記憶之一。當時那艘核動力航母的一個堪稱奇葩的設計,就是彈射器和滑躍起飛相互混合。2部蒸汽彈射器安裝在斜角甲板上,基本和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斜角甲板的兩條彈射器的安裝位置一致。而最前部的船頭卻沒有彈射器,是上翹的14度滑躍起飛甲板。當時的設計,似乎2部彈射器只負責彈射4架渦槳固定翼預警機。而所有的艦載戰鬥機,仍然採用滑躍,


俄羅斯海軍的航母設計爲何至今還是滑彈結合?

起飛的模式。這樣看上去就知道效率很低。畢竟2臺斜角甲板上的蒸汽彈射器,重量很大,而且這樣安裝會大大降低斜角甲板的整體強度,如此巨大的兩部蒸汽彈射器只服務4架飛機,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但是有沒有證據表明,這些蒸汽彈射器可以彈射蘇33艦載機。要知道彈射型的艦載機和滑躍型的同型艦載機的前起落架結構大相徑庭。彈射型甚至爲了加強起落架,要付出至少半噸以上的多餘結構重量。沒有道理讓一種主力艦載機在可以彈射的情況下,還要保持日常滑躍起飛的方式。這樣在甲板上要多亂有多亂。這樣一個不着調的設計,居然到目前俄方的最新模型,仍然一點也沒變,甚至有更奇葩的延伸。這就是在艦島的右側,還額外的再多出一塊停機的平板。因此這個所謂的新航母模型,看上是相當的彆扭。說明雖然過去了40年,俄方關於頂級航母的設計毫無長進。模型上的主力艦載機仍然是蘇33,再加上少量的米格29K。瀚海狼山認爲這說明俄方仍然沒有放棄大型艦載機。


俄羅斯海軍的航母設計爲何至今還是滑彈結合?

也知道中型的米格艦載機終究不堪大用。但是現在蘇33的生產線也早關閉了。俄方的新方案毫無長進,很大程度上在於一直沒有真正突破彈射技術。蒸汽彈射雖然早年在陸地上試驗過,但是卻只彈射了配重而從來沒彈射過任何一架艦載機。至於新型的電磁彈射更是需要從零開始研發。沒有彈射就無法安全放飛預警機,過去的噴氣預警機方案也已經沒有了。說到底,目前俄方唯一有經驗的還是滑躍起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