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私塾班·儿童必背古文之一:《论语十则》

龙门私塾班·儿童必背古文之一:《论语十则》

【孔子小传】

孔子(前551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可谓孔子教学的实录。

【题解】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龙门私塾班·儿童必背古文之一:《论语十则》

【正文】

1、子(1)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2)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3),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道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4)曰:“吾日三省(xǐng) (5)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6)。”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7),诲女(rǔ)(8)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9)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明智的。”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人的行为则要反省自己。”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及时改正。”

8、曾子曰:“士(10)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曾子说:“有远大志向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遥远。”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一年到了最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11)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

【注释】

(1)子:先生,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说:通“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3)愠 :生气,发怒。

(4)曾子:孔子弟子,以孝闻名,著《孝经》。

(5)三省:多次反省。三,泛指多次。

(6)殆:有害。

(7)由: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以政事见称。

(8)女:通“汝”,指你。

(9)知:通“智”,明智。

(10)士:有远大志向的人。

(11)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

龙门私塾班·儿童必背古文之一:《论语十则》

———————————————

弘扬传统文化,作新中国人!

希望你即是真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