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由心生,這個心就是神,古代的中醫們通過用心去體會肉眼看到的物質—動物、植物、草木、金石,最後得出了相,然後告訴肉眼凡胎的人,這些東西的氣是應的,是能夠共振、共鳴的,或者說它們背後的神是一樣的,這就有了“五行歸類”。研究關係學,第一要歸類、分類,中國人把這些東西分成五行,就是五大類。

人的內臟,跟四季的變化有哪些對應關係?前面,我們講到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等,這些都與天之陰陽相應。接着往下講“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乎”。下面這段要講人的內臟器官再細分,跟四季的變化有怎樣的對應關係。“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乎?”什麼叫“應”?應是要動心的。我們講過和諧的“諧”,就是共振、共鳴的意思。中醫有句話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意思是說,兩個人踩到同一個步點、頻率上的時候,一個人動,另個人也會跟着動;一個人發聲,另一個人也跟着發聲,這叫“應”。當四季出現了變化以後,人的內在的臟腑也會跟着變化。人身是個小天地,人們都說“天人合一”,那麼人和天是怎麼合的這個拍子、合的這個步點呢?黃帝問了:有種說法說,五臟隨着四季的變化(四季的氣的變動),也在跟着變化。重點落在下一句話:“各有收受乎?”什麼叫“收”?什麼叫“受”?古人講:男女授受不親—個是接受的“受”。

“授”和“受”發音雖一樣,但意思卻不同:一個是給予,另一個是接受。兩個陌生男女之間互相傳遞東西,給的那個人叫“授”,接的那個人叫“受”一他們是不直接發生這種授受關係,而是通過第三方,這叫授受不親。“各有收受乎”中一個字是“收”,收割的收;另一個字是“受”,接受的受。那麼,收和受區別在哪兒呢?我經常給大家提議,當你研究漢字搞不清楚的時候,碰到“疼者痛也,痛者疼也”等分辨不清的問題時,把它翻譯成英文,就能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樣一來,你馬上便會跳出漢語思維的圈子,有一種新的理解。比如說把“收”翻譯成英文,“收到了”我們可以翻譯成 receive. I receive a letter.“受”可以翻譯成 accepto Receive the gift doesn't mean I accept it.我收到你寄來的一封求愛信,這叫“收”;我是否接受你的求愛,這叫“受”。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各個臟腑都要 receive——收到了春天的信息,但誰跟它和諧共振、跳起舞來了?是肝。這就是說,“五臟皆收,唯肝受之”。東方青色,和肝相對應。“東方青色,入通於肝”,怎麼解釋?我們的五臟是怎麼跟着季節的變化去“受”、去“應”的。首先講的是—“東方色青”,這就涉及到“五臟”和“五行”了。前面,我們講的是“陰陽”。在講“陰陽”之前,我做了一個鋪墊說:中醫是門關係學,研究“人和天地之間的關係”、研究“人與人的關係”然後研究人的內部“五臟六腑的關係”。爲什麼要研究關係呢?因爲發現很多人身體出了問題,是把關係搞錯了,或者把關係搞亂了。只要把種種關係調和了,人就健康了。講個“田忌賽馬”的故事。

春秋的時候,齊國有個大將名叫田忌,這個人跟齊王一樣,喜歡賽馬。賽馬的規矩是各選三匹馬,最快的、中等的和次等的,最快的和最快的比,中等的和中等的比,次等的和次等的比,如果贏了兩組就算贏了。結果,田忌老輸。後來,他請到孫臏,孫臏說:“我保證你贏。”田忌說:“齊王有好馬,我沒錢買。”孫臏說:“我不需要你換馬。”他出了個主意—以弱配強,以強勝中,以中勝次。最後,田忌勝出。

原因是什麼?孫臏改變了馬與馬的關係。中醫的智慧在於:我沒給你換心,也沒給你換肺,我只不過發現你五臟之間哪些關係出了問題,我把關係理順了,你自然就健康了。中醫的“五行”理論第一條:歸類。有一句話叫“取類比象”,“象”是什麼?象者心生。這個“象”不是單立人的“像”,肉眼看不見的叫“象”。

憑什麼把東西歸類?普通人歸類的時候,靠的是肉眼看到的“形”—形狀,形態、形體:內眼看到的色一顏色。我們經常說“形形色色”,歸類要靠“形”、“色”。但是,光靠肉眼歸類不太準確,因爲肉眼看到的往往不是真相,真相都是掩飾在有形的實體背後的東西。這個東西,在“形”和”象”中間。比如說,人要怎麼分類?分成男人和女人。怎麼區分男人和女人呢?原來都是根據“形”來分類。我們都有第一性徵—男人有男性生殖器,女人有女性生殖器。還有第二性徵——比如說,女性的骨盆比較寬,乳房比較充盈飽滿,男人有喉結。但是,發現問題了,有一屆奧運會上,一個人參加女性比賽項目,按性徵來看是女的,成績卻比其他女選手高得出奇。最後,通過查DNA查出來他是男人,結果組委會把他的獎牌取消了。這說明一個問題——肉眼看到的“形”,有時候會欺騙我們,代表不了它的本質。所以,看一個人是男人,長着男人樣,有男人的性徵,但是他的言談舉止過於嫵媚、娘娘腔,這是陽中之陰。可見,在形的後面有個氣,這種氣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爲舉止和談吐。

在氣背後呢?這就講到了“神”。我們講“精、氣、神”——有形物質的背後,是它的氣,氣後面是神!比如說,有的人長得一副男人身體,卻有一副女人的靈魂,就想通過變性把自己變成女人,這就是肉體和神沒匹配對。那麼說,一個人最本質的不是肉身。普通的人能觀察到他人的舉止行爲,能看到他人的氣,而那些有着高智慧的古代中醫,看到的都是他人的神。相由心生,這個心就是神,古代的中醫們通過用心去體會肉眼看到的物質—動物、植物、草木、金石,最後得出了相,然後告訴肉眼凡胎的人,這些東西的氣是應的,是能夠共振、共鳴的,或者說它們背後的神是一樣的,這就有了“五行歸類”。我們要學的就是古代這些大智慧家給我們留下的、他們用心體會到的東西:有形的物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是應的。

就是說,氣要是動,和它有關的物質是全動的,如果氣被某一個東西生,和它有關的物質會全生;氣被某個東西克,和它有關的物質全被克,這是一類。研究關係學,第一要歸類、分類,中國人把這些東西分成五行,就是五大類。五行理論的另一個核心就是研究這五類東西之間的關係,誰生誰、誰克誰。在西方的統計學裏面,有所謂的統計迴歸,透過現象去統計,找到事物之間的呼應關係。但是,我認爲有意思的是中國古代的人們,他們不僅僅看到了事物之間的共同性,還找到共同性背後的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