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在我的認知中,日系汽車品牌三菱,雖然銷量以及認可度在華沒有什麼優勢可言,但論技術以及硬件,的確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總結:不可否認,在目前同等陣營中,可供我們選擇車型有很多,而且不乏認可度以及銷量均主流的產物。

其實在我的認知中,日系汽車品牌三菱,雖然銷量以及認可度在華沒有什麼優勢可言,但論技術以及硬件,的確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但任何車企都是以營利爲目的,如果沒有銷量,有再多的黑科技都是空話。畢竟中國作爲汽車消費大國之一,也使得三菱不得不重視起來,而今天要說的這款小型SUV,算是三菱的誠意之作,它就是奕歌。不可否認,論誠意以及厚道,並沒有太多挑剔的地方,但銷量不溫不火,甚至呈現出無人要的局面,的確讓人唏噓。

雖然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而且並不是咱們所能掌控的。但個人作爲汽車編輯,無論是主流還是非主流車型,都必須秉承着客觀公正的原則。並不能因爲銷量差,就人云亦云,將它噴得一無是處。因此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拋開其它外在因素,單從奕歌的產品力分析,看看到底有着哪些優勢和劣勢呢?同時產品力能否做到和價格成正比?

奕歌作爲全球同步上市的車型,國在外觀造型上,和海外版本保持高度一致。而且面對當下年輕人成爲消費主力軍的現狀,偏向於個性運動的風格,也是自身值得加分的地方。其中前臉方面,將家族全新設計語言應用其中,除了有着較高的品牌辨識度以外,兩側銳利的大燈組合,再加上諸多線條的充斥,營造出很強的時尚氛圍。說一說一,或許是個人看倦了繽智之流的造型,看到奕歌后,不免給我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至於車身側面,也和目前很多常規車型劃清了界限。雙腰線的設計手法應用其中,偏向於平直的線條,立體感十足,層次感分明,成爲了我對於奕歌側面的評價。除了和前臉起到很好呼應效果以外,也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設計美感。長寬高分別爲4405*1805*1685mm,軸距爲2670mm,定位小型SUV的它,在同等級別中還是很有優勢可言的。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內部乘坐空間。

爲了使其空間更具說服力,特意選擇了一位身高180的朋友來體驗。坐進後排後,腿部空間仍有一拳的距離,而頭部也有將近四指的空間,這麼一來,在咱們一般家用情景中,奕歌的空間表現還是很值得稱讚的。只不過有優點就勢必少不了缺點。其中後排中部位置較高,再加上背部有凸起的緣故,後排坐三人的情況下,中間的那位兄臺就要委屈一下了。

再看配置方面,因爲手動擋僅僅是拉低門檻的產物,毫無誠意的配置,我們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從1.5T兩驅無畏版本來看,膝部氣囊,胎壓監測,ESP,後駐車雷達,上坡輔助,分段式電動天窗,多功能方向盤,車載導航等都應用其中,日常使用可以很好滿足。不過高性價比在它身上並不存在,畢竟這一版本的指導價超過了15萬。

動力上,全系搭載1.5T發動機,最大功率爲170馬力,與之匹配六速手動和CVT變速箱。除此之外,懸架方面,採用前麥弗遜+後四連桿全獨立懸架,單從這些硬件來看,就足以看出自身的誠意所在。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於,頂配還將S-AWC超級全輪控制四驅系統應用其中,分爲自動、雪地、砂石三種駕駛模式,在同等級別中,還是很值得稱讚的。

總結:不可否認,在目前同等陣營中,可供我們選擇車型有很多,而且不乏認可度以及銷量均主流的產物。或許有朋友會說了,放着主流的車型不選,爲何要買小衆的奕歌呢?對此個人感覺,銷量好,和產品力出衆並沒有直接關係。對於那些主流車型而言,或許是品牌質量佔優,但上升到產品力的話,就沒有什麼出奇之處了。反觀這款奕歌,入門170馬力,頂配還帶S-AWC四驅,着實成爲了品質玩家。當然在這裏,個人也不是刻意誇它好,畢竟小衆有小衆的劣勢和短板,如果看重保值率和保有量的朋友,奕歌依舊不是最好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