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马自达过得不算太好,从5月开始,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经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左膀右臂”一汽马自达、长安马自达均遭遇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此背景下,长安马自达即将国产全新的中型SUV CX-8,预售价26万元起,并强调品牌方向指向“二线豪华品牌”,圈内人士不禁想问,你哪来的自信?

销量口碑双失 还要定位“二线豪华”

仔细来看,马自达目前在华国产、进口共计销售6款产品,其10月在华销量仅为2.19万辆,同比下降25.3%,这一销量数据甚至不及当今中国自主品牌一款SUV的月销量。

比一汽马自达产品线更占优的长安马自达也处于下滑趋势,1-10月份累计销量为14.36万辆,同比下降7.3%,并且已经连续4个月销量状态不佳

众所周知,在国内车市中,紧凑型轿车、紧凑型SUV该是最走量的产品,而这两款产品(昂克赛拉、CX-5)均在长安马自达渠道销售,还取得如此不堪的表现,“一手好牌打烂”的确不应该。

如果说销量表现不佳有多重原因,产品线单一、产品更新换代慢、市场大势不好等都可能造成这样的结果。

但长安马自达没能认清国内市场发展态势,还希望转型“二线豪华”,这一“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

在此次广州车展期间,长安马自达官方表示:“让客户认为马自达的产品不管是从外观上、还是从操控上,都物有所值,物超所值。实际上,目前我们也在逐步的提升我们的品牌,向二线豪华品牌进行转变。”

客观而言,在国内马自达算是二线合资品牌,谈不上主流,更与豪华不沾边。从个人角度看,在主流市场中,马自达的品牌力、知名度尚不及大众、丰田、别克,更何谈二线豪华品牌领域的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沃尔沃、林肯等。

而产品但凡想摸高“豪华”,就需要产品力、服务、品牌、口碑都达到相应高度,可以说现阶段的长安马自达没有一项达标“豪华”。

并且,它的各合资对手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多款产品“重兵把守”,销量是长安马自达数倍,产品更新频率也领先于它。更为残酷的是,中国自主品牌的产品以高性价比的优势,形成了对20万元内轿车、SUV等领域的全面部署,领克、WEY等“国产豪华”品牌也在崛起。

就以紧凑型轿车领域为例,客观的说,长安马自达昂克赛拉产品力、性价比相比领克03毫无优势

在此背景下仍罔顾事实,自我感觉良好,长安马自达该醒醒了。

CX-8配置无诚意 定价“虚高”

短时间内,长安马自达能拉动销量救市的新产品就是CX-8,这款车被认为是“CX-5同平台加长”车型,配备了跟CX-5完全相同的2.5L+6AT动力总成,尺寸更大且有7座。

它的动力跟日版CX-8柴油动力不同可以理解,但北美版CX-9配备的2.5T动力,还是没有被引入,猜测个中缘由,无非是不愿再扩充生产线以节省开支。

但对于用户来说,相同的排量税,获得更强的动力才更为实用,长安马自达无视用户期待无疑伤害了用户感情。

仅以现有配置,CX-8的预售价达到惊人的26万元,相比于汉兰达、锐界2.0T动力要缴纳更高的排量税,却没有得到任何动力优势,这个价位、这笔买卖用户肯定能算得清。

政策倒逼推“中国特供车” 马自达“学坏了”

除了销量和定位的危机外,马自达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众所周知,马自达对于燃油发动机有近乎“痴迷”的研发,但这也带来隐患:新能源产品的缺失。

而在国内油耗法规、“双积分”等政策的倒逼下,马自达希望能加快新能源研发进展。

马自达官方表示,计划于2020年推出只面向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并且将与长安汽车共同开发。其中长安负责采购发动机、电池和其他零部件,马自达则负责整车设计以及其他与车身相关的领域。

长安汽车自己的新能源公司“玩不下去”,试图甩卖51%的股权吸引新股东,暂且不论它能给马自达多大帮助。

仅这款产品的“中国特供”,就意味着马自达并不看好新车的全球竞争力,只是在中国推出一款电动化的产品以解燃眉之急。

这种“赶鸭子上架”的行为也出现在了以痴迷技术研发著称的“日本匠人”身上,不得不说,入华这些年,马自达被长安“带坏了”。

━━━━━

你认为长安马自达转型“二线豪华”的愿景能够实现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