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工作的原因,每天經常和很多家長、小朋友打交道,在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經常發現身邊有很多的家長,寶寶都十個月了,還沒有給孩子喫肉。問其原因,家長們都異口同聲的說:孩子這麼小怎麼能喫肉?根本就消化不良呀.....其實家長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而飲食營養均衡是基本的要求,先來了解一下寶寶輔食添加的小知識。

《中國膳食指南(2016)版》中明確指出:當寶寶滿六個月,既可以添加輔食,輔食添加的原則爲:從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當寶寶達到輔食的時間,在適應米粉、水果、蔬菜等輔食的過程中,逐漸由糊狀輔食,慢慢過渡到粒狀時,說明寶寶的腸胃已經做好了準備,可以喫肉了。

家長都納悶爲什麼要給寶貝添加肉類的輔食呢?我們身邊不同的食物,營養的含量也不同。肉類食物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肉類蛋白質含量爲10%--20%,並且是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其中的必需氨基酸的種類、組成和構成比與人體組織蛋白質接近。脂肪含量約在10%~30%之間,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維生素B2的含量也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肉類中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孩子出生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體內儲存的鐵含量會大幅度的降低,此時會面臨缺鐵的危險,迫切的需要從外界食物中獲取鐵元素,而喫肉是獲取鐵元素的較好來源。缺乏鐵不僅僅會造成缺鐵性貧血,抵抗力下降,更重要的是對智力的發育都會有影響。而另一方面,此時的寶寶開始長乳牙,添加肉類食物,既可以充分的鍛鍊其咀嚼能力,還能促進牙齒的正常發育。

給寶寶添加肉類,最好按照魚肉、蝦肉、雞肉、豬肉、牛羊肉順序添加,這是因爲魚肉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最容易被消化,所以先讓寶寶嘗試了魚肉之後,再慢慢嘗試脂肪及蛋白質量高的雞肉、不容易消化吸收的牛羊肉。需要家長注意的是:在輔食製作的過程中,一開始家長要加工成容易消化的肉泥給寶寶喫,建議選取各類肉的細嫩部位,比如選擇裏脊肉或者臀部肉,如果搭配各種蔬菜加工成肉泥營養價值更高,味道更鮮美。有些孩子不愛喫肉,媽媽可以換着花樣來做輔食,將肉末放在粥裏煮,也可以試試先做成肉餅蒸熟,再搗爛成肉泥,這樣可以保留肉的芳香味。不建議媽媽給孩子添加烤肉,因爲肉在高溫炭火燒烤過程中,脂肪會高溫分解產生一些有害的物質,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會給健康帶來一些潛在的風險。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必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