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以後,誰來幫忙帶娃,幾乎是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家裏老人都會幫忙照看一下,然而事實上,老人沒有幫忙帶娃的義務,他們帶大他們的孩子,供其讀書,幫助其成家立業,就已經完成了他們的責任。如果老人不願意幫忙帶娃,寶媽彆強求,也別埋怨老人,自己的責任還是得自己扛。

01 婆媳矛盾尖銳

婆媳矛盾是中國社會的普遍問題,如果同住一個屋檐下,會因爲生活習慣,育兒觀念等等經常產生小摩擦。時間長了,可能會水火不容,婆媳關係更糟糕。兒子夾在媳婦和母親中間左右爲難,幫媳婦可能被母親說成不孝,幫母親可能被媳婦數落,兩邊不討好。家中經常爭吵不斷,既影響自己的心情,又影響自己的工作,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有些老人不想摻合小夫妻之間的事情,更不想家庭矛盾升級,所以不願意幫忙帶孩子。寶爸寶媽應該尊重老人,不要勉強。自己帶大的娃,親子關係會更好,對孩子的成長也更有利。

02 老人身體不佳

現在的年輕人流行晚婚晚育,等到了結婚生子的時候,父母可能年紀不小了,身體也不好了。很多老人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等,幫忙帶孩子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的確,帶孩子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別說老人帶娃喫力,就是年輕人自己帶,也沒幾個說輕鬆的。特別孩子小的時候,幾乎24小時要照看,餓了哭了拉尿了拉臭臭了,非常耗神!待孩子稍大一些,能走了,會跑了,老人更是跟不上,一不留神娃就不見了。要是把娃磕着碰着受傷了,也少不了寶爸寶媽的埋怨,真是喫力不討好。

所以,當老人身體不好,不能幫忙帶孩子的時候,不要埋怨他們。萬一勉強幫忙帶,老人身體搞垮了,麻煩更大,又要照顧小的又要照顧老的,簡直分身無術了。

03 老人想培養自己的興趣

大部分老人前半輩子都在爲子女操勞,兒女成家立業之後,他們也算完成任務了。很多兒時的興趣和夢想沒機會接觸和實現,正好到晚年了可以重溫一下,做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情。

如上老年大學,養養花草,跳跳廣場舞,練練書法,唱唱戲曲,打打太極,或者和老伴一起去旅遊等等。這是老人自己選擇的晚年生活,做兒女的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不應該強迫父母幫忙帶孩子。老人有自己的興趣是挺好的,至少比只會打牌消磨時光的人要強很多。

04 老人對孩子寵愛無度

老人大多比較寵愛孩子,但是也要有原則。如果老人對孩子寵愛無度,這並不是愛孩子,而是害了孩子。錯誤的愛就是害,比不愛還不好。所以,寶爸寶媽們要想清楚,家裏的老人適合帶孩子嗎?不要因自己的懶惰而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現實總是殘酷的,儘管幫忙帶孩子,不是老人的義務,但我還是想說,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都挺大的,如果在困難的時候,家裏老人能夠幫助一把,對夫妻二人來講,一定是感激不盡的!

如果自己有經濟實力,不妨請個保姆幫忙帶娃;如果寶媽自己帶娃,也請不要放棄了自我提升,否則,娃帶大了,自己弄丟了;如果老人身體不錯,願意幫忙帶娃,寶爸寶媽可以付費給他們幫忙帶,自己的家人帶娃總比外面請的人放心。

總之,帶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用情用錢更要用心,誰帶都不如寶爸寶媽自己帶!而很多留守兒童地區,父母不得不丟下孩子去賺錢養家,老人不帶也不行了。

(圖源網絡,侵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